分享

承认是谦公或珪公的后裔就属于泉溪支派

 荷香月暖 2018-09-25

广西     贺州     董全吉

 

董槐在南宋修谱,湖北江夏有熹公以及珪公后裔见我《九江武宁泉溪村部分后裔分布的谱序记载与注解》一文后,来了一个《泉溪德昭暨熹之宗源流坑探讨》大言不惭的直白“既然一直想证明金牒不污,就玩儿点儿新鲜玩意不行,怎么这么多年了还在翻炒那几段复制的破字!想证明“瑕不掩瑜”,那也很简单啊,只需证明你的祖上是如何做到连续的十代人,都是七点五岁就出生一代人!七点五岁,连续十代人啊,你的那些娃娃先祖都可以穿着开裆裤就会人伦,就懂得造人育人了?强悍的繁殖能力是何方仙家指点?”,该虚无历史观,仅仅从董槐的谱序写董晋到三大庭”谊、谦、让,以“七点五岁,连续十代人”为不符合常理,却不知道流坑的清然是什么时候成为董晋的孙子的?枉费心机不去考证修谱的历史,大谈“穿着开裆裤就会人伦”?却不知道流坑等地族谱且至今流坑支派有地方修谱保留董槐谱的事实?

 

1、虚无的历史观,会成为无源之水

董槐的谱在流坑使用三百年,我在《流坑宗谱三百年传承董槐谱世系》早论证“静轩公开尧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   的《董氏世次考》时间,距离董槐去世时(公元1262年),相距285年,以董燧嘉靖四十二年(1563)便辞官归乡,则相距301年。那么,流坑以董槐谱序世系排列最少有300年。”。然而,确有湖北这哗众取宠之人,不去看看“强悍的繁殖能力”为何一直使用?空谈什么造人能力,有意忽略修谱历史,把其后修改的面目全非的谱作为引经据典,把清然列为董晋的孙子作为金科玉律,反而来一个“不要似是而非不懂而卖弄痴傻的闭门作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难道这句话的意思百度不告诉你?不要契而不舍恬不知耻的乱点乱指,恶剧搞多了、玩儿过了小心遭报应。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看看,谁在闭门造车?这些话语采取“小心遭报应”?是理屈词穷只有叫骂狂吠的地步?

没有研究修谱的历史,任意割裂取舍某一段的谱序,况且还是流坑错误的统谱危害。这样的研究方法,舍去历史的原本,就如空中楼阁,却不知羞耻,来大谈谱的造人能力?

董槐谱才是三大庭最早的修谱,连万历年间的流坑董裕都说“故吾董之派直溯仲舒,而系详清然徵所信也。尤加详於司徒合以下,而谱而祠咸祖合者重始迁也,乃清然以上则不详者,匪不欲详不敢详也。”,就已经直白告诉人们,清然以上的世系不可信,也就证明有很多世代?为何当今却有人把清然列在董晋的孙子去了,就相信?就以此为名门望族?

2、敢不认“熹公----珪公-----山广-----有林-----孝均------汝楫------艺俊-----硕”就算厉害了?

某人想去错乱“认祖归宗”,别人是无可厚非的,可耻的是他背着泉溪支派数典忘祖去乱认祖宗?

陕西镇安有“1熹(字德昭留武邑泉溪里居焉。贤良博学,后唐征为武宁令,转任临川郡守,终为中书参知政事,追赠文忠公。生五子:、璋、、琨、瑗)----2-(时随父在邑,好游观骑射,性耽山水,因畋邑中,至安乐乡二都泉溪里,爱其山秀泉清,遂买田筑室而家焉。生三子:嵩,崇、山广)、璋、、琨、瑗------ ------3嵩,崇、山广【生团(生一子:信)、(名:有林)】----4、园、囿、团(生一子:信,后省略……)、(名:有林,生一子:仕,名:孝均)-----5仕,名:孝均(生三子:汝明、汝霖、汝楫)----6汝明(生一子:艺杰)、汝霖(生四子:艺、艺侦、艺仙、艺偕)、汝楫(生子二:伦、俊)----7艺伦、艺俊(生四子)---8硕(生子一:道)、----9道(生子:甫祥、甫寿)”;《山溪口分迁序》:“……吾支祖山广公由其祖德昭公宦游武宁。长子遂家泉溪,生嵩、崇、山广。山广居修坡旋迁建昌石门,至汝楫公迁麻溪禾场。后俊公长子硕,从麻溪迁湖北麻城。传一世至之子:艺道,字福三又由麻城迁通羊,石门,越其孙临六公迁咸峰山。迨十五世孙荣诏公由峰山迁义宁州四都、山溪口。”

要说,这人的虚荣心是他自己的私事,可是他的先祖“艺道,字福三者”,这福三的先祖是“熹公----珪公-----山广-----有林-----孝均------汝楫------艺俊---------道”他本人不认泉溪支派的熹公后裔“熹公----珪公-----山广-----有林-----孝均------汝楫------艺俊-----硕”也就算了,可他列了泉溪支派后裔的先祖,不仅仅泉溪不会学他数典忘祖,他自己“证明了山溪口董氏与武昌董氏,与镇安董氏就是绝对的同宗同支。由此,无需多叙,湖北黄石地区以及黄石市下辖的大冶、阳新、铁山等地的董氏公和公之后裔,与武昌董氏同出一支,是绝对的同宗同支。”可是,湖北武昌、湖北黄石地区以及黄石市下辖的大冶、阳新、铁山等地、陕西镇安、陕西柞水、包括安徽、陕西武宁、修水、永修、都昌等县的珪公后裔,也不会背着“熹公----珪公-----山广”等先祖去卖祖求荣啊。

我到了修水、都昌等地查阅族谱,里面清朝与民国的谱序,很多对把后唐德昭列为南宋德昭,进行了大量批驳,只是之前没有放到网络,多地方的谱记载如陕西柞水一样“有林,号尧选,志载登:宋崇宁二年(北宋时期,公元 1103年)进士,霍瑞有接任荆州刺史,墓在县北三十里虬津新城乡董家岭江宅前,娶湖山王氏生一子:孝均。”一个北宋的进士,还有墓在江西永修县,难道他的曾祖父是在南宋,真实滑稽?我想一个小学生多会觉得不可信。董熹曾孙董有林(10821154 ,宋崇宁二年(公元 1103)进士,其墓在永修县虬津新城乡,董家岭江宅前,保存完好。泉溪祠堂始建于宋嘉泰三年(1203年)……这些都是事实说话。可见,珪公后裔没有几个想乱认祖宗的,竟然还有叛逆来一个《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确定无疑》?《再论<泉溪董氏熹公即流坑董氏德昭公确定无疑>》、《泉溪德昭暨熹之宗源流坑探讨》。不管如何跳,都早被《泉溪董氏谱系订讹》的董振批得无地自容。

就算这些数典忘祖之人,武昌四大房能够删去“熹公----珪公-----山广-----有林-----孝均------汝楫------艺俊-----硕”就算厉害了?量他没有这个胆量。

我看这粗心狂妄之人,开始以为董振不姓董?至今也不知道“削去十代人”的含义?那些在德昭董熹公之上的十世代都不是泉溪支派的,删除才是泉溪支派。还是读一读《<泉溪董氏谱系订讹>的注解》。建议不懂要虚心一些,否则落个笑柄。“《订讹》的最后一句“书此收俟后之明达参考焉”,还是很客观,他也知道暇疵明显,故留下一句清醒的话,书此收俟后之明达参考焉:先就这样收录写记吧,等待后世贤明资料搜集确凿了再考证吧!”词不达意,还卖弄什么呢?

 

3、泉溪的谱为何敢保留错误的《乾隆辛丑重修谱序》?

历史,就是历史。不必要有意割舍。泉溪保留错误的《乾隆辛丑重修谱序》、《辛未董氏统谱序》,试问:麻城的谱是嘉靖年间第一次带去的谱,现在流坑与麻城都没有保留了董开尧的《董氏世次考》等谱序?两者对谱序的保留,对待修谱的看法,有明显的态度取舍。

然而《泉溪德昭暨熹之宗源流坑探讨》来一个“依然不敢在‘整理’时刊发这篇泉溪乾隆辛丑重修谱序。简直是可笑至极!”,我看这样的狂妄自大,应该看看我早之前的《后唐董熹被统在南宋德昭的过程与反思》,该文章几乎全文引用《乾隆辛丑重修谱序 》,阐述我的观点。时间是20151023日,且其他文章还有出现。

我之前写了《后唐董熹被统在南宋德昭的过程与反思》、《宗谱己弃他存抱怨显心虚》就抨击了乱改族谱乱统谱的篡改行为。

 

4、流坑的居住,泉溪支派先居住早有记载,但不等于是流坑支派后裔

我在《开展学习<董氏谱系订讹>的大讨论》、《从碑文记载考证董谦董合两支派的流坑迁徙》、《谦公及其后裔在流坑的初探》论证了泉溪支派为何先居住流坑,其后流坑的董合才迁徙的原因,与南唐迁都有关。

     就如泉溪支派原来有在麻城,现在没有发现在麻城一样。不必重复阐述。但不能因为记载有居住,就列为另一支系的后裔。

然而,湖北该珪公后裔,承认自己是珪公后裔,却不敢承认源于泉溪?《泉溪德昭暨熹之宗源流坑探讨》以“不能明确德昭之前的源流,也不敢否定德昭及子嗣源自流坑”,试问,董槐的谱,不是在清朝流坑后裔董楷认可存在三大庭,“司徒仲五公廿四世孙贡生楷谨撰”董楷!嘉庆十二年岁次丁卯(1807年),董楷撰《统宗重立字支派序》,该序肯定了董槐的谱序,且以江西谊、让、谦三大祖庭,主张“取字派立新派”:今统谱重修,於前而续修,於后后以行派可考,分支各公各省郡州邑迁居焉,世系可考,尊幼使卑不喻,尊疏不喻,戚亦欧苏二公之遗意,及历来至晃公之孙曰谊、曰让、曰谦三大祖庭焉,夫发源吾家,前有槐公成金谱牒,主修世系以同,支派征兵讨乱疏散,各族未知藏焉,后古今数百载,世远年湮,派杂详述,夫木本虽同,支派不一,水流族大,支繁皆共,分别各殊,惟历来卜居焉,新老之丁世传矣,曰谊、曰让、曰谦各公支下分徙各省郡州邑,诸宗族新立有字派不同,一体一家派流紊乱,亲派不一,不知长幼尊卑,亦乱其本者忘也,至谊、让、谦公各支下历查世系传矣,至四十世满,至四十一世起立字派,吾族及各省郡州邑聚集各族宗台诸君定议,取字派立新派,夫木本一世起日字派,二世起正字派,三世起升字派,而有宗支各族各居,历求倘有万安派之公支下传矣……

 

5、以删改董槐谱,乱接董晋孙子,错误统谱,才出现拨乱反正

 

没有了解乱接族谱的历史,简单攻击一点,不及其余,都是故步自封的表现。《泉溪德昭暨熹之宗源流坑探讨》以“究竟是乾隆辛丑1781年的泉溪重修谱序早,还是后来人皇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董春的《扩源序》、抑或是董振清咸丰九年1859年的《订讹》早?难道说泉溪乾隆辛丑1781年修谱之序,就可以被时隔不久的、后来参与修谱的董春和董振一段文字就修改了,就全否了?”。试问,为何之前修改使用几百年的董槐谱?丢弃了董槐谱,随意舍去还是原本面貌吗?

把同是堂兄弟的,一方一下接到董晋的孙子,可堂兄弟却成为十世裔孙,这样就符合实际?不管之前的谱如何,历史就是历史。也不能随意改动,自己乱接成为董晋的孙子啊。难道董槐的谱以及万历年间的泉溪谱不比《乾隆辛丑重修谱序》、《辛未董氏统谱序》早?

从这也看出,是否还原历史概况?是否知错就改,就判别高下。出现错误,不赞成别人恢复原本族谱,岂不天大笑话?

 

最后,还是多看看《开展学习<董氏谱系订讹>的大讨论》,以董振的劝告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数典而忘祖者悖也,淆其祖者均之悖也

 

201892514:56荷香月暖作于广西贺州

 

以下附注《泉溪德昭暨熹之宗源流坑探讨》一文:

【泉溪德昭暨熹之宗源流坑探讨】

 

泉溪·乾隆辛丑重修谱序

 

南昌郡,西越三百余里,为武宁境,山势蟠欝,水据上流迤逦数邑与章贡汇彭蠡口。而泉溪地亘其中东西北连吴楚,南则毗邻建、德、瑞。左绕宁、奉、靖。右环江以。右近六郡者多宗之。然而溯厥渊源则自乐安流坑,始由司徒合公孙、屯田、文肇、文世孙德昭公所衍而流焉者也。后唐兵乱,长眉隐公讳珪遂家于此生子嵩、崇、山广。三派鼎立,蕃衍日盛,居者,徙者不知凡几矣。自宗法废而族非古,求其亲疎联昭穆序。历千百年如一日者,不可得矣。此庐陵者山之所由兴感也,而谱之修所由昉乎,考乐安于元季(注:指修谱于元朝)时天衢公修者,曰:原谱;尚公修者,曰旧谱。自明洪武至成化御史时望公续修而未卒业,宏治间司训续修,校书一派。然皆略而未备;嘉靖初庠士润则合通族而修之。谓之新谱。虽备于前而制犹未尽善。迄嘉靖末,谱所弗录者,四十余年又值辛酉流寇祠燬,谱亦散亡;迨万历七年已卯刑部正堂燧致政归,慨谱缺修巳久,因思雪峰公谱例中一图一传之说。格而未行时大足县极久归田,御史公裕亦按秦还复续修。之谓重新族谱。今首卷吾泉溪尚有存者,序、跋、表、传。前颇全,后多缺,简前辛巳年(乾隆辛巳年(1761))有流坑庠士谟烈族,彦仪、彩有常以联谱事,来得彼所携诸箧中者核对之无殊也。只因旧谱世次不全,因有万历丁未草谱之悮牵缀支离自伤矛,贻误至庚申重修,世系舛错,宗祖混淆。可胜道哉。今辛丑吾泉溪仍会数郡宗长,奉上复校遍。为搜讨于尚漳,得尚公所修旧谱壹帙。端委蟲蚀,蠧而中自连伸公起世,以至德昭公者,世系井然,始知吾泉溪係軄方渊派五世孙之苗裔,信不诬也。而从前原本流坑岂攀援乡附者,所可得而比擬哉。不然胡尚公所修之旧谱与刑部正郎燧御史公裕大足县极所修之重新族谱。经数百年之久,吾族尚存两帙可稽也,不惟向日之讹传,足以水释抑以见吾泉溪之所。从来为不谬矣。又得族彦良仪、字凤鸣者捐金以主修,先肇南三,祝文恒,有彰映,蟾庭璧捐金以辅修。倡其间竭力而勷事者,特书别简以彰其义,而著其劳也。谱成而亲疏联爱敬隆人伦,厚风俗美将于斯而得之矣。谱牒之有关于世道人心岂曰小补之云尔是为序。

 

乾隆四十六年(1781)岁次辛丑修坡成章暗亭氏敬譔

 

德昭公二十九世孙邑廪生雷公坳振谨识(清咸丰九年(1859)德昭公董熹二十九世裔孙雷公坳董振):爰是同堂商订,将清然公以下十世削去,仍照原谱从谦公之孙述公之子起世,庶不至因仍谬误贻憾无穷也。书此收俟后之明达参考焉。

董振於清咸丰九年(1859)在《泉溪董氏谱系订讹》也知道需要削去十代人名讳,泉溪即与流坑世系自晋公而至合公就是一致,他也明白这十代人是平均7.5岁出生一代,不符事实!但还是坚持用谦让谊三大祖庭为起始,但是《订讹》的最后一句“书此收俟后之明达参考焉”,还是很客观,他也知道暇疵明显,故留下一句清醒的话,书此收俟后之明达参考焉:先就这样收录写记吧,等待后世贤明资料搜集确凿了再考证吧!

还有早前于董振之仲三公之裔孙爰廿三世裔孙太学生董春,他在皇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岁次丁卯仲夏月谷旦重修撰题中,不能明确德昭之前的源流,也不敢否定德昭及子嗣源自流坑。由此我就想,究竟是乾隆辛丑1781年的泉溪重修谱序早,还是后来人皇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董春的《扩源序》、抑或是董振清咸丰九年1859年的《订讹》早?难道说泉溪乾隆辛丑1781年修谱之序,就可以被时隔不久的、后来参与修谱的董春和董振一段文字就修改了,就全否了?

“因家谱湮没,志存聿修,幸遇临川祖居树英等,会同各省、郡、州、邑、各族诸君建局重辑,喜不自胜,遂绊众定议,秉笔置书,集成一族。夫木本支系,赴谱局以共劝美举,俾历代祖考森然应列贤,哲源流灿然丕著是修也,继述先祖文人,焕百代之光肇,开奕世登堂拜昭穆之序,则家声有不由是而振也,哉予也,黍居义交方乐,且观厥成矣,於是乎序。”这也是泉溪董氏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之序原文,“遂绊众定议,秉笔置书,集成一族”!

 

原文发于今年四月十八日,今再重发一次,因为刚才晚间私聊时,聊到此话题,广西某人于今天“再次整理”编发了一组文字,再次触及德昭话题。

有幸刚才粗略又拜读了一下,观其,依然在沿袭其一贯的拼接凑字游戏,依然搞不懂武昌四大房的关系遥空乱指,依然不敢在“整理”时刊发这篇泉溪乾隆辛丑重修谱序。简直是可笑至极!

既然一直想证明金牒不污,就玩儿点儿新鲜玩意不行,怎么这么多年了还在翻炒那几段复制的破字!想证明“瑕不掩瑜”,那也很简单啊,只需证明你的祖上是如何做到连续的十代人,都是七点五岁就出生一代人!七点五岁,连续十代人啊,你的那些娃娃先祖都可以穿着开裆裤就会人伦,就懂得造人育人了?强悍的繁殖能力是何方仙家指点?

否则,拜托,不要似是而非不懂而卖弄痴傻的闭门作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难道这句话的意思百度不告诉你?不要契而不舍恬不知耻的乱点乱指,恶剧搞多了、玩儿过了小心遭报应。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