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情商与讨好型人格

 夕阳下的一条狗 2018-09-25

曾经有一段时间,有一个词特别流行:“讨好型人格”。这个词有一些偏贬义的色彩。

我也一度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总觉得自己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说话“不硬气”,“不犀利”,“不抨击”,“不横”。

最近读了一些文章,自己也静下心来专门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回想自己过往的各种人际交往或者与身边人的日常沟通。不难发现,有些人说话是顺耳的,有些人说话是刺耳的,有些人说话听着舒服,有些人说话听着难受;

有些顺耳的话听完是苍白的,有些刺耳的话听完是让你成长的。有些顺耳的话听完让你觉得如沐春风,有些刺耳的话听完让你感到心如刀割。

我发现,无论对方说的话“顺耳”还是“刺耳”,都可能有好的结果,也可能有不好的结果。既然这样,问题就不是出在说话本身,而是出在“说话人的发心”。

如果发心是刻意逢迎博取好感,即使和风细雨也无益;如果发心是真诚提醒对方避免犯错,即使言语犀利又如何?

常听人说某某人特别会说话,所以人缘好。我是不太认同的。刻意逢迎,只能换取一时的好感,却换不来长久的信任。(特别会说话却被标上“小人”标签的人也大有人在。)人缘好,那是因为“人好”,而不是“特别会说话”,两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曾经以为,社会处处是套路,见了一些有大成就的人之后发现:“最厉害的套路,是真诚”。

古语也有“忠言逆耳利于行”,有时说话的内容让对方不舒服,但你的发心却是真心为了对方好,那也不必纠结。“舒不舒服随他去,我心坦荡有何惧?”。

记得一次跟兄弟聊天,聊到我想给另一个朋友一些重要的忠告,旁边的兄弟问我:“如果你跟他说完,他就跟你绝交,你还会不会说?”我毫不犹豫的说“会”。我觉得,我是真心为他好,想帮助他,如果要绝交,那也无妨!做朋友不就应该这样吗?这有什么好犹豫的。况且,人都不傻,能成为你朋友的人,即使当时听着不舒服,以后他也会想明白的。

于是我总结,说话究竟要“顺耳”还是“刺耳”,核心是要看发心,只要发心是好的,其他可以不拘小节。

但是,也有很多情况自己也分不清发心是好还是坏。

比如“傲慢”。

很多人是察觉不到自己是否“傲慢”的,就像察觉不到自己“贪心”一样。佛家观点里有“五毒”:贪,嗔,痴,慢,疑。我以前还以为这里的“慢”是指“行动缓慢/懒惰”的意思呢,后来才知道是指“傲慢”。

人一旦傲慢起来,说话时就会脱离真实的自己,潜移默化的变得妄自尊大,刚愎自用。带着傲慢心说话,会让别人觉得极不舒服,自己虽然有短暂的语言快感,但过后也会不自在的。听过一个和尚讲法时这样解读:人的傲慢,是有了能力之后,内心却依然自卑的表现。

可能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傲慢的时候吧,我当然也有。能做的,就是时常反省自己,说话做事时是否有了“傲慢心”,如果有,就要及时克制,否则既无益于别人,也有害于自己。

《易经》云“厚德载物”。这里的“物”指所有你想要拥有的财富/名利/幸福,你能享有多少“物”,终归看你拥有多少“德”。而傲慢,就是给“德”减分,谦虚就是给“德”加分。正所谓“满遭损,谦受益-《尚书》”

在日常沟通中,语言的威力是巨大的。它既可以鼓舞一个人,让人奋发积极,也可以伤害一个人,让人痛不欲生。

我们往往犯一个低级的错误,就是与越亲近的人说话,越不在意对方的感受。但这些不在意对方感受的话,却可以给人造成内心的伤痛,有些伤痛甚至难以愈合,这里面是否也有自己的“傲慢心”存在呢?

有个比喻:用语言伤人,好比用鞭子抽人,而且威力更大。

那么想想,我们忍心用鞭子抽我们亲近的人吗?肯定不忍心。但为什么忍心用恶语来抽他呢?

于是我又总结,学会换位思考,言语坦诚,但不伤害对方,确实需要一定的功底,这是高情商能做得到啊。(总觉得看起来有点复杂,有点难)

直到昨天我无意中看到一句话,就不觉得这有多复杂了:

有人说情商高的人,说话就是让人觉得舒服。这话说的也对,但最高的情商它不是心机,而是说话时“真心替人着想的善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