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长文——何谓通证

 阿强abcd 2018-09-25

前段时间我们有谈过关于通证方面的话题。今天重新梳理一下,重新理解何谓通证。

通证经济可解释为权益通行证明、闭环经济、消费型证券。通证如今最普遍的含义是账本,所有权,积分等等可以数字化的东西,证明唯一性的数字化产品。可惜很多人简单的把通证称之为代币,这是非常错误的。

比特币是通证里代表账本唯一性的货币应用。比特币代表的是货币的唯一性,不可复制的货币。是货币方面的通行权益。这是通证的1.0。

权益通行证明关键点在于证明,这是通证的核心。比如个人身份的证明,也是通证的一种,但我们不能把这样的身份证明称为代币。通证最初级状态是进行唯一性标记。比如个人身份、积分、版权、等等。可惜我们在看项目的时候,非常多的项目方把通证的类型都搞混了。有些项目方甚至在鼓吹把个人身份当成流通型代币。所以千万不要把所有的通证都称之为代币。数字化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做到了,只不过区块链的出现,使得数字化变成唯一性,前几年出现的房姐拥有8张身份证,这些身份证在国家的数据库里同样是数字化的,但并没有做到唯一性。通证里的个人身份数字化却能保持个人身份的唯一性,即使再大的权利也不能删减增加。但这样的通证并不是代币,不是炒作的对象。

通证的2.0是浮动价格权益通行证明,这才有了些代币的味道。比如版权,很多时候我们所理解的版权仅仅是图书的印刷与销售,其实并非如此。版权在区块链上的应用关键在于创作的确权,证明出自谁之手。当然这样的版权确认是价格浮动的通证。在解决盗版方面是把版权物品,比如音乐下载等等变成唯一性,下载之后的传递不再像以前一样可以复制然后传递,版权方面的传递从过去的复制分享时代,变成了唯一性传递时代,如同我们的手里的比特币传递出去之后,便不会再有第二份。

我看过非常多的关于版权方面的项目,大多在说明代币如何流通,如何增值,却对版权传递,创作者的保护,以及创作者对于身份入口管理,对作品的管理与修改闭口不谈。如果不懂通证背后的运行原理,估计就十分容易被高大上的概念所迷惑,进而遭受损失。

通证2.0时代代表的是事物通证化之后的保护,所需要关注的是通证后的秩序管理。这方面的通证是技术性的,也是如今区块链公司研究最多的领域。当然版权只是举例。背后所类同的还有票据管理,数据管理等等。

插句题外话。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懂得多少技术,但一定要懂背后的设计原理。一个项目的背后不用去看代码是如何写出来的,但一定要看创始团队对制度的设计,对区块链制度的设计,对通证制度的设计。如果创始团队设计出来的通证模型、区块链模型是错误的,那么即使技术到位了,这样的通证同样注定要失败。因为整个通证设计的背后是用户的使用程度,是用户的接受程度。倘若用户不接受那么注定是失败的模型。比如,我需要一件衣服而已,但你给我说要造太空服出来,这显然不合理。就像很多高大上的概念一样,不能落到实处,终将不能被用户接受。

以上我们所说的是通证而不是通证经济。通证代表的是权益,区块链领域真正的通证。但划分在经济上太过小众。通证加上经济二字必须是大众,是实体经济可运用,是全面化的经济。通证经济是一种闭环经济,是公司治理里的通用型证券。这是通证的3.0时代。是抛弃区块链概念的公司生态通证权益。

当然不能完全称之为公司化通证,在很多信徒心里应该称之为去中心化的社群通证经济。这不是谈论的重点。重点在于通证经济给公司治理带来全新的概念,全新的治理思路。说到通证经济,有个人不得不提。闭环生态概念的发明者,乐视曾经的控制人假药停。当然这是戏称。在乐视的闭环生态里,用户的整个观看欣赏行为都被乐视包揽。从手机端、电视端、汽车端、甚至到锻炼的晨跑阶段。把用户的所有观赏行为都封闭在乐视的生态圈里。这是贾跃亭所设想的闭环生态经济。沿着这个思路我们来看看,通证经济如何通过闭环生态来进行公司治理。

当代的公司,存在许多间接控制,关联公司。但这样的公司群体却也面临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协同越来越难。即使是关联度十分强的公司在协同方面也会碰到诸多问题。这些公司的协同与利益相关中,并没有将员工、用户组成更有粘性的群体。这也是市面上讨论最多的话题,用户即股东,员工即股东问题。这样的问题讨论太多了,我们就不再赘述。

我们关心的是用户行为问题。当用户持有公司通证的时,行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用户的观念里,通过分享或者贡献获得的公司通证里,所面临的是后续行为问题。是出售还是用于公司生态里的消费?当今的通证经济发展还不是特别普及,跨链交互还不是特别成熟,用户获得通证之后的行为只有消费或者出售交易。明显二者行为都会存在。在消费一端,用户手中的通证并不是通用的货币。消费只能在发行方内部消费。也就是俗称的闭环生态。通证经济里的用户环节在被通证资产牢牢锁住了。这是通证经济里对于用户粘性最大的贡献。

通证经济的3.0时代增加了同用户的更深层次互动。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说明一下其中的关系。比如今天上市的美团。美团由团购起家,随后杀入外卖市场。之后是四处出击,如今美团的业务涉及酒店旅游、外卖、点评、团购、出行等多个板块。但我们知道的只有外卖。其他业务并不算成功。美团2017年的用户数是3.1亿。但对于业务协同跟导流来说,做得不是很理想。关键因素在于这是美团的业务板块协同,并没有做到用户对这些板块的认同与协同。我们知道业务的发展,仅仅是协调内部是不够的。达到协同用户才是真正的协同。在这点上腾讯就做的非常不错。如果在美团的整个生态里加入通证模型,那么美团的通证会把这些用户协调至所有的板块里。用户持有的通证只能在美团整个生态里进行消费。这是对用户的协同。

我们看到很多关于多元化失败的例子,深层次原因在于,大多数的多元化只是做到了内部高层的协同,但对于底层员工与消费者的协同并没有在意。

通证经济3.0在于打通内部员工的激励问题、消费者的融合问题。把组织、员工、消费者紧紧捆绑,使得三方构成一个整体的利益群体。当然,通证经济不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现在仅仅是通证经济开始的阶段,未来会有更多的创新出现。但是对于通证模型的设计,不会仅仅停留在流通领域。可惜我们能看到的很多项目仅仅是强调流通,而没有更为深度的设计。这也是大多通证项目失败的原因。

我们最近看到最多的通证化设计,是证卷化通证,流通化通证。能够将三者融合的通证模型太少太少。如今对于通证化的探索仅仅是个开始。未来我们能看到的通证经济会是,股权、积分、数据、消费、劳动力的融合。

过去我在投项目的时候犯过一些错,太过关注需求跟痛点,但是忽略了项目对于通证制度的研究。好在人是会反思的动物。未来会更多的思考融合问题。对于一些大型公链项目也是如此,不仅仅要看团队的技术,还需要更深沉的分析整个架构问题。

好了,时间有限。关于通证经济今天就先聊到这里。

如果喜欢我们的观点请点击关注。明天见。

深度长文——何谓通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