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文化 天机

 执天之行尽矣 2018-09-25

很多国人一提到中国传统文化,要么会扯到与封建统治历史有关的变种儒家文化,要么就是术数文化,或者就是沿用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的中医文化。
其实,这三种观点都较片面性的、阶段性的解读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
试想一番,每当我们对海外朋友介绍自己引以为傲的中华历史时,是只提及起源于战国时期,秦王嬴政时正式形成相应的封建文化?还是会骄傲自豪的说,我们的历史有上下五千年啦。
儒家文化在上两篇博文《终南山主人解析之儒家思想上篇·儒家思想的起源和本真》和《终南山主人解析之儒家思想下篇·鬼神崇拜与变种的儒家思想》中已经详细解读过了,而有关玄门法术的道教文化与药食同源的中医文化将在此篇系列博文中以3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话题进行讨论,分别解读终南山文化与奇门遁甲、易、黄帝内经的历史关系。
神秘的三式
提到中华术数,就不得不说被世人合称为三式的太乙、奇门、六壬,中国术数史上的三大绝学!
太乙术一直被认为可以测国运及天灾,为一国大事之掌控,需研究天文学、星象学,在封建社会时期擅太乙者多担任钦天监一职,重国运与天灾的预测。
相传太乙产生于轩辕氏战蚩尤氏时。
昔黄帝命风后作太乙,雷公或九宫法,以灵龟洛书之数┄《奇门五总龟》
仿易理所作,属易经象数之学。其法大抵本于《易纬。乾凿度》太乙行九宫法。采用五元六纪,三百六十年为一大周期,七十二年为一小周期,太乙每宫居三年,不入中宫,二十四年转一周,七十二年游三期。
传承至今,其传承已经隐秘几不可寻。当然,如果没有奇门,太乙学成后堪比仙人,学这套绝学需耐得住寂寞,正因为少,所以也显得格外神秘。
再来说说六壬。
六壬的别名九天玄女式,是一门地支学。自封建社会起内政大臣擅六壬,主要是大六壬,尤其擅长占日常百事。得精髓者,多为帝王的高参幕僚、名相首辅,如东方朔、范蠡、萧何、魏征、包拯、张居正、纪晓岚等人物。现在可以找到的较权威的六壬典籍多出自明末清初, 到了现在的市场经济社会,擅六壬者自可在这个世界创造一番天地。
最后,就是要解读的重点了: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一直以来运用在军事上,主兵杀的行兵布阵。西周时的吕尚、汉朝时的张良、明朝时的刘伯温均擅于此。
这里所提的奇门与社会流传的有些不大一样。奇门遁甲实际上是能够变革历史的军事决策学,中华术数的至高机密,百度可以找到的普传奇门遁甲歌诀只有结论判断部分,没有起局方法部分,根本学不通。真正的奇门遁甲在太乙、六壬的层次之上,不让学,也学不会,学会了也是九死一生,源自其主兵杀的宿命。
下面引述百度对奇门遁甲的描述吧:
《奇门遁甲》是中华民族的经典著作,也是奇门、六壬、太乙三大秘宝中的第一大秘术,为三式之首最有理法,被称为易经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号称帝王之学,其本质是一门高等的天文物理学,揭示了太阳系九大行星和地球磁场的作用情况。奇门就是指八门,遁甲就是甲这个天干在奇门局里隐藏不见。《奇门遁甲》又称“奇门”、“奇门遁”、“遁甲”,其预测准确度很高,有古语为证:学会奇门遁,来人不用问。 ---------《中国古代术数理论》
从上面的引述可以得知两点
·奇门遁甲与易经有关系
·奇门遁甲的本质是一门高等天文物理学,揭示了太阳系九大行星与地球磁场的作用情况。
下面要谈的,就是以主兵杀的行军布阵为主的奇门遁甲。
九天玄女与三式起源
有术数基础且有心的人仔细看过前面关于“三式”的概念,会发现一个有趣现象:九天玄女不是轩辕氏族战蚩尤氏族时帮战轩辕氏的那人吗?奇门遁甲据说也是九天玄女传轩辕氏的。
大多数术数爱好者对于九天玄女的认识,模模糊糊的停留在轩辕氏族与蚩尤氏族的那场世纪之战,除此以外就是怪力乱神的部分了。
这奇门盾甲的产生,的确与一个人有关,她最早为风姓氏族女娲部落中的一风师,名为风后,后世又有多个名字,黎山老母、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其本人出生在距今5300年,那时他的名字叫风后,是整个女娲部族的风师(相当于大法师),因她多次代表女娲部族出行,故后世将风后和女娲混为一人。真正给风后带来杀身之祸的,是蚩尤和炎黄间的争斗。
在那场浊陆之战中,蚩尤一族运用了行云布雨之法,使得轩辕氏族和炎帝部族无法辩明方向,也无法看清眼前景像,又不熟悉地形,被熟悉地形环境的蚩尤氏族轮番攻击,无法自顾。
风后为扭转战局,以女娲氏族所独有的八风八方之法,进行布阵。
作战之时,如果把敌人的军队当成风,他们只可能从八个方向来袭,这八个方向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以此八方为据,安排军队,每支军队占据一个方位,指挥官占中,共九个方位,名为九宫。
这九个方位中,指挥官居中,有三支力量可供调配,名为三奇,每一方位,是为一门,共有八门,合称奇门,其中因指挥官隐于阵中,又以甲相代称,故名遁甲。
当时的奇门遁甲,是自造天地,每一门的队伍,共分为里中外三层,其中,中层为地盘,保持九宫格局不变。
作战之时,外层应时间变化,顺时运行,内层应外层之变,逆向交替,每个时辰变化一次,自成天地。
每次敌军来袭之时,利用阵法之变,将敌中的一部分人马困与阵中,迅速判定对方的的五行能量属性(按对方的强弱程度及兵种分析判定),采取生、克、耗、助、泄五种能量关系的消长,最终化解对方实力。
最早的奇门遁甲,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外应天时(八风八卦),中定方位(九宫),内运五行。
风后用此阵法化解了蚩尤军队的攻势,蚩尤一气之下,强力直取风后,风后亦被杀,但帮轩辕氏打赢了那场战争,轩辕氏感其恩,也为好向凤姓部落交待,便许黎山为风后之地,因此。黎山老母,便为风后。
轩辕氏族最初在黎山供奉风后,称为黎山老母,但归根结底,风后是凤州女娲氏族的人,不能长期在外,于是女娲部族派人将风后的牌位接回,自己供奉,供奉时定是不能再称为黎山老母了,称为玄女,后世又称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的道场在紫柏山。
简单来说,黎山老母最早是运城、陕西渭南一带对风后的称呼,而玄女,则是女娲部族对风后的称呼。
风后因在女娲部族时便主兵杀,出面帮轩辕氏打蚩尤时,也是主兵杀。他的弟子,也如出一辙。
到目前为止,九天玄女共收了三位弟子,分别为姜子牙、张良、刘伯温。
所以有条件、有师门的术数爱好者们所学习的奇门古籍,多为风后的这三位弟子所著。
九天玄学女除了收了这三位弟子,更重要的一件事,便是掌管神仙谱。
后来在距今3000年时,终南山的主人有意要去除神仙谱,九天玄女明里不敢反对,暗中便让自己的弟子姜之牙来掌管神仙谱,后世的《封神演义》的故事,借了神仙谱的一些传闻,只是《封神演义》中的女娲,并不是指真的女娲,而是女娲部族的代表——风后,也就是九天玄女。
因此,奇门遁甲最早之时,是仅用于行军布阵之用,直到了西周之后,人们将文真传授给周文王和周公的八风八方理论,用于占事,形成了奇门遁甲的第二大作用——预测吉凶和趋利避害。
发展到现在,本初的原始兵杀运用已经不复重现,留给历史的除了三位门人辅佐君王时的宏大战役、传奇志异,唯剩下与易经结合的预测功能,还在现世中给世人无限遐想。
奇门遁甲的现代传奇
奇门遁甲传世的,目前而言分两大板块:数数与术数。
前者即诸多奇门遁甲爱好者们所熟知的预测学的奇门遁甲。
后者为常被世人所误解的、难以用世人能理解的语言解释的自然界的神奇力量,后被传说的现代名称为“法术奇门”。
关于预测的奇门遁甲,百度搜索就会出现大约12,700,000个相关结果,诸多靠此为生的人都会有所讲述,这里不敷多言。
下面主要谈谈较少被人解读的“法术奇门”。
解读之前讲述一个我老师与奇门结缘的奇特故事,有常识免疫抗体的网友且当故事看就好。
我的老师在70-80年代期间借阅同族表兄的一套传自刘基的古籍,名为《七彩奇门遁甲》。老师表兄对这套古籍视之若宝,好说歹说得以借阅3天。
老师拿着这套古籍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把书往脑袋一放做了一梦,进入了奇门遁甲的世界,8个古装打扮的小孩玩跷跷板出现在老师面前,一同玩游戏。还书后老师在奇门遁甲的法术与预测方面就有了不一样的收获。
后来我与众人初次拜访终南山时,大雨不止禁止入内。而山内有要事,必得近日入山。站在岸边看着汹涌的山洪一浪高过一浪,卷着古树顺流而下,不禁想起老师曾提过的友人术数大家陈维辉在自家院里运用阴阳二合太极曲线止雨宴客的故事。
于是捏好法印,默运方法,大雨在三分钟内逐步变小,最终竟停了!
以上内容,且当小说,博君一笑。
老师传授此等于我时,没有现行于世的诸多名词,唯有一句“三白落地、五黄居中”。不过,授的内容不是现世所盛行的奇门知识,唯有洛书。
洛书与北极的关系
终南山主人之中华文化寻根X
九宫数运行
前人指出,洛书数字本太一下九宫而来,以四十五数演星斗之象。九宫八风图配合八风,八卦,中央一宫,即洛书的中宫,乃周围八宫的核心。古人观测天象,认为北极星(太乙)之位恒居北方,可以作为中心以定位的标准。九宫是据北斗斗柄所指,从天体中找出九个方位上最明亮的星为标志,便于配合斗柄以辨方定位,发现九星的方位及数目,即洛书的方位和数目。
可能只是这样解读,仍会让许多普通网友对上述的内容不大理解,唯有从社会民俗中大众时有所闻的内容去旁敲侧击、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解读,才更易被人所理解吧。
关于风水,许多人都听过,也许对此的褒贬不一,却有一个神奇的建筑现象:凡在神州大地的任一建筑均不得正南正北修筑,政府大楼、农民宅基地等例外。
后者还好理解,我行我素的依照风水建设,而前者的建筑态度就值得玩味了。
这种建筑态度不是今朝才有,自公元前5千年人们对墓葬与建筑方向的选择已经是这样了。至于为何是这样,许多人的理解不一,大多是历史所传,所以就这样承载下来。
如果一定要以严谨的态度来解读,那就是与天文有关。早在公元前5000年,人们已经注意到太阳位置的周日变化与季节变化。
如《终南山主人解析之儒家思想下篇·鬼神崇拜与变种的儒家思想》中所解读的,在鬼神崇拜的夏商时期,礼乐的目的就是祭祀,而祭祀的场所与政治性建筑一律都是四方形的,对应着东南西北。建筑的纵轴均以不同精确度呈现南北方向,如同今朝的政府大楼一般,感兴趣的网友去谷歌地图自己所在地吧。
在夏商周时期,宫殿与王室墓葬均以这样的方向呈现。其中主通道经由南方主墙上的主门,私室位于相对应最远的位置,靠近后墙或北墙。
如下图
终南山主人之中华文化寻根
偃师商城遗址图(河南,商早期),左上角箭头为正北方。(张之恒、周裕兴,《夏商周考古》,南京,1995,49页)
鉴于此篇博文不是考古为免偏题,有兴趣考证的网友可以在图书馆找到这本《夏商周考古》,书中49页、51页、54页均有相应的描述与照片,这里不再复述。
可能解读到这里,仍然让部分人迷惑:这个风水布局与洛书、与北极有什么关系啊?
这还得再次强调:建筑承载着文化的内涵,夏商周以鬼神崇拜为价值观导向的社会里,传承着上古之人对天文的认识,这种认识延续到了今天,成为民俗的风水。而这一切,都与北辰有关。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仍以北极比喻君主应为的政治。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如果看不清这里的逻辑,请翻回前面“洛书与北极的关系”的那一段关于洛书与九宫的内容,结合理解。
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页。《史记·天官书》
太微者,太一之庭页,紫宫者,太一之居也。《淮南子·天文训》
中央者,太一之位,百神仰制焉。《鹖冠子·泰鸿》
礼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礼记·礼运》
太一形虚。《庄子·列御寇》
太一,在此为道的代称。。。文中的“太一”就是先秦时期所称的道。《太一新证:以郭店楚简为线索》,中国出土史料研究会(东京,1999),51页
《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对祷祀以“太一”为尊,太一居斗极,为众星所拱。如果依据《史记》、《庄子》和其他文献的成书时间推算,太一(北极星)的历史可以追溯的更加遥远的远古时代。
终南山主人之中华文化寻根
洛书星相图
先天八卦流落人间的背景
解读到这里,就要开始涉及天象之局与先天八卦流传人间的背景。
距今约8900年,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伏羲仰观象与天,俯察法于地,以求悟得大道,得以用简为简易的方式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后世将其所画的规律图称为先天八卦图。
伏羲从天象中悟到天象之局,并以木星为主观测星,以织女星为北极星,以北斗九星的斗柄——“梗河”与大角、摄提、角宿,为天下春季之始。确立勾股弦周天历度位360度。以每月为36日,每年为10月。每年360日。以大风雨表测八方风,定八极,四时,八节。每时90日,每节45日,总共360日。
然此后实测推算日月失序。三百六十日为一年,日数不足,便把每年增加五日,为年与年之间的过度期,称作过年。
伏羲定八极,四时,八节之后的第五年,也就是公元前7710辛卯年,迁居于宝丰,并以王屋为天下之中,山名中条山。水为中河,地为中原,表为中央,建木棱罗。封女娲于汝阳,统领中州。
至此,表有中央,四时有始,此为地脉之轮回也。
为何我这么确切的解读伏羲的时间点呢?
目前藏于故宫博物院、国内最早的太极八卦图为1987年6月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含山玉版,其八方图形与中心象征太阳的图形相配,玉版上八等分圆的作法可能与冬、夏二至日出、日落方位及四时八节有关。
专家推测,汉代纬书中普遍流行“元龟衔符”、“元龟负书出”、“大龟负图”等说法,认为含山玉版可与古谶纬书中的《河图玉版》对观。
而依据水书学者韦章炳的观点,含山玉版属于八千年前文物。
综合目前国内考古界的发现与我所了解到的信息,一一佐证了上述我的观点。
终南山主人之中华文化寻根
含山玉版
伏羲悟道,以能近取诸身为长,故以己身之长,选与地面(石质)相同的柱形材质,观察太阳从起至落之时,柱影变化。
此石柱本为一物,只观其形,可知此为石柱,只观其影,也可以只此为石柱,一体生二相者也。
若无日光,石柱仍在却无其影,其影并非不存,隐而不现,故,阴者,源于形之影也,影为阴,则形为阳,柱(表)影在地,则为阴。
若要观天象之运行,并以此为象,要推衍天地万物的诸般规律,则以北斗九星斗魁(北斗九星中,七明两暗,七明星中,把状前四颗星为斗魁)建极,表与北极星相齐,以此为北,坐北而朝南,以左手为东,右手为西,方位定矣。
解读到这里,想起老师授法时提到的观星之学。方法如上,左东右西,三年大成。
终南山主人之中华文化寻根
后世封建帝王时期依其原理仿照的日晷
观表(石柱)之时,有一日表影最长,将此日定为冬至。冬至日后,日影渐短,阴短则阳生。有如鸡鸣至平旦,表影(阴)多比表(阳)长,则位为阴,但阴中有阳,阴盛阳生,此时太阳在位东方。此后不久,东南风起,风生草木,其色青苍,有类草木。
昼可查太阳运行轨迹,夜可观月亮及众星的运行,故自西向东排列出四方28星宿, 东北西南各七宿。作辅助观测之用。
与冬至日表影最长相对应,有一日日中时表影最短,则定夏至。冬至与夏至日确定后,夏至到冬至中分,则为秋风,冬至到夏至的中分,则为春分。此为四节,亦为北南东西四方。此为万物生长收藏之机,以水、木、火、金相应,此为皆为四时之象,唯有中土,脱于四时交接之际,位处无极。
之后,在表上安上可随风向而动的相风,用来测定风向,风从东南来,得春气而兼夏气,风从西南来,得夏气而兼秋气;风从西北来,得秋气而兼冬气;风从东北来,得冬气而兼春气。
八方分测定后,最终确定八极、四时、八节,知四方,明春生(木)夏长(火)秋收(金)阴藏(水)之理,便可定八方。
先天八卦与“无”的思想
为何天尊伏羲看到天象之局而画下的是流传至今的先天八卦图呢?
为何道家文化的《道德经》老子答尹喜问以旋转的车轮作比喻呢?
为何佛家文化的乔达摩成佛作祖时是以夜睹明星而悟道呢?
现在,我们都不得而知。
唯一可以明确的是,这些前人的悟道与星空中宇与宙交合之道有关。
下面试图以一幅星空图来解读这个宇宙万物的阴阳化合的规律。
终南山主人之中华文化寻根
商代早期北斗与北天极位置的关系((Dance of the Planets © ARC Software))
我想,以上三位各自关于星空的神秘运转规律的一致性见解来源于同一个源头的启发,那就是地球上的人们也许会因为地理位置、人文社会的不同,对地球的认知不一,但是仰望的为同一片星空。
在上图中可以看出,软件模拟的图片中在商代时天轴处没有显著的极星,没有实际的星体,可以想象一幅画面:夜晚中旋转的星空中心是一片空荡荡的“无”。
这种场面,足以让有智慧的人踏上探索宇宙运行规律的道路。
斗转星移的北极
北斗绕着位于天极中心的神秘的、似乎人为的轴的旋转让它有着天球钟的作用,其变化表明夜晚时间的流逝,也表明一年中季节的更替。
对于行走沙漠的游牧民族而言,北极星就是生命的灯塔。
对于靠天吃饭的农耕民族而言,北极星就是耕种的闹钟。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鹖冠子·环流篇》
依据传说,汉朝都城长安的布局就是模仿大熊座与小熊座的星。而秦朝首都咸阳包含着星象象征的因素,暗含皇宫的位置就类同于北极星相对于其他星座与银河的位置。
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解读到这里,想起老师曾说的一则趣闻,咸阳的“咸”字,当“全”讲,此地为咸阳即阳光最充足的地方。
通过上面解读的内容,谈论北斗与地球的关系,普通人很容易陷入一个逻辑死角:北斗作为天体时钟的作用是恒久不变的。
实际上,北斗指示季节变化的功能是在历史中的某个时期至今,而更为上古时期较明亮的大角(牧夫座α星)则是在该历史时期以前值守着这个功能。
现今来看,大角星由于岁差的原因远离了黄道。
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馀,於是有天地神只物类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灾祸不生,所求不匮。
少昚氏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扰,不可放物,祸菑荐至,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
其后三苗服九黎之德,故二官咸废所职,而闰馀乖次,孟陬殄灭,摄提无纪,历数失序。尧复遂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而立羲和之官。明时正度,则阴阳调,风雨节,茂气至,民无夭疫。《史记·卷二十六·历书第四》
依照司马迁的记录,这个“二官咸废所职”即为大角的左右。查阅同为古文明的希腊,发现公元前1000年早期的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对于这种现象也有提到关于大角星的废弃。
结合我所知的,地球自转轴以周期性的缓慢摆动,由此可见地球自转轴北极所指的星空也将会有所变动,自有相应的星来行守北极星的功能,这种现象即为斗转星移,方位有变。
以此推算,在距今3000年前的北极星为天龙座α星,国内称之为右枢,而非现在的北辰星。而这颗上次生化校对的极星右枢,位于紫薇垣,对术数、古代天文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明白这个官僚化的含义。
目前地球自转轴北极所指的星空以每年15角秒的速度接近北辰。写作此文的日期为12。28,那么还是以2013年计算吧。再过87年即2100年前后,地球自转轴北极所指星空与北辰的角距最小,约28角分。此后将逐步远离北辰,在4000年前后,仙王座γ星将为北极星,14000年前后,织女星将继伏羲后二度成为北极星。
终南山主人之中华文化寻根
四季的北斗九星的星空图,右上、左上、左下、右下以此为春夏秋冬四季
终南山主人之中华文化寻根
给喜欢实地考察的网友们提供一个互动游戏,引用一则旧闻,喜欢游学考古的朋友可以前去验证一二。
传说中的北斗九星图现身
作者:吕超峰耿亚伟摄 新闻来源:许昌晨报  2008-10-30 9:19:43
终南山主人之中华文化寻根
昨日,参加禹州市大禹文化论坛的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王蕴智,水利部水利史专家徐海亮,河南博物院研究员张维华,北大教授、环境考古专家宋豫秦等一行人,在具茨山神秘符号发现者刘俊杰的陪同下,前往禹州市具茨山实地考察。
专家们在具茨山现场察看了神秘符号和一些刻画,以及我国已发现的现存最早的日晷,并第一次看到了上古时期传说中的北斗九星图和远古时期的生殖崇拜图。他们认为具茨山是中国三皇五帝时期文明的发源地,这些神秘符号和刻画,已具备最早的文字形态。专家们希望当地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具茨山的保护,为今后的研究开发奠定基础。
  记者吕超峰通讯员耿亚伟摄
具茨山,位于河南省中部禹州市、新郑市、新密市三市交界处,属于伏牛山余脉,新郑市区西南的辛店镇境内,欢迎多晒几张图片回来。
五行与十天干、木星与十二地支的关系
伏羲立表测影,定四时、四方、五行,并借立表相风,测定八方风,以定、八方,分别为: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
四时者,春夏秋冬,四时之变,在其生长收藏,中土谓其化,此为五行之性,其方分别为东南西北中。立表在地,与地面相平者为土石。立春之前,东风至矣,究其理者,阴极阳生,其类草木,万般草木未出地面之前,籽有萌芽,此为阳生之象,为万物之始,为立春。
立表测影,可知万物,可明万法,立表测影之时,以斗魁建极,并与用斗魁与摄提(木星、岁星)相连所指,为其所向,而摄提(岁星)运行一周,地球之上则经十二个寒暑,将与此十二寒暑所对应地划为十二个部分,可表摄提之位,以此配合二十八星宿,可断月亮之位,自西向东其名依此为: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此后,可以北斗九星直斗杓所指岁星方向,可判月行远近方向(配合28宿,则更为明确),以岁星(摄提)的所指,以现月亮所处的时节,后以上述为据,为表月亮所处时节,故得十二份,因表月而立,故称之为“月”,故,一摄提格为一岁,一摄提格为十二月。
终南山主人之中华文化寻根
28星宿图
mg alt='终南山主人之中华文化寻根' data-role='img-slide' src='http://s12.sinaimg.cn/bmiddle/001Pxpacgy6FmOObvUDbb&690' />
北斗九星图
此前,伏羲曾以日为考,用以纪时,得四时八方五行十天干为据,故一岁应之为十月,后轩以月为考,用以纪时,得二十八星宿十二摄提格,故一摄提格为一岁应之为十二月。
阴阳化合,气灵相感,而有万物,日月轮替,月行远近,潮来汐往,暗合大道,故世方生诸般生灵,月为母,日为父,水为体,气灵为精血。
诸般生灵因运日月而生,表其形状,当参合日月、阴阳、气灵,诸般情状,莫不如是,表纪年之法如是。
故,先有日,断其方,得四时八方五行十天干,多为时为灵后有月,断其位,得二十八宿十二摄提位,则为空为气。二者相合,则日月相照、方位相应,气灵相感、阴阳化合,终为一体。
简言之,十天干用以表太阳的方位,多为时为灵,十二地支用以表明月亮的方位,多为气为质。此间诸般生灵,无不是日月轮替、阴阳化合、气灵相感、方位相应而生,诸般变化,推之可十,类之可百,数之过千,概莫如此。
故天干地支、八方五行、四时、气灵、阴阳之法,于此宇宙(地球)间,可纪年月日,可表万物情状、可了断生死,可造化万物、可终究万法,而得一理。此一理者:一体生二相,二相为阴相,阴阳化合而生气灵,气灵相感而有形。
先天八卦流落人间如前所解析的,由于伏羲仰观象与天,俯察法于地。我们姑且看看后世们是如何解读伏羲画先天八卦的。
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尚书中侯·握河纪》
河出马图。《礼记·礼运》
后世的传说中,伏羲由于看到“龙马”负图出河,由此感悟出先天八卦。
再看看后世人们又是如何解读“龙马”的呢?
龙马者,天地之精,其为形也,马身而龙鳞,故谓之龙马。高八尺五寸,类骆有翼,蹈水不没,圣人在位,负图出于孟河之中焉。《龙马记》
传说在历经岁月时总会有所变迁,其中原貌也许不见,原理经过解读也许还能重现。
个人认为,伏羲所见“龙马”为象无疑,调星布象的大道经伏羲解读出来方有先天八卦。
如果上面的推理是正确的,那么依照这种规律,周易流落人间必然也有所师承。
后天八卦的入世背景
众所周知的《周易》为周文王姬昌姬旦所著,为后天八卦。那么这后天八卦与先天八卦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前所述,先天八卦为四时八节的显化。周文王姬昌与周公姬旦依八方八风之法,创设64象之格局,源于此。知一而观形影,则可明阴阳,知阴阳则可明二相,知二相则可明气灵,观形影则可知四方,知四方而知一(无极)、则可明五行(五气、五藏),知四方而明春生(木)夏长(火)秋收(金)阴藏(水)之理,则可明八风(八方、八卦、八节),知五行则可明十天干,知摄提之运则可明十二地支,知天干地支之合,则可明六十,知八风,则明六十四卦。
整个姬姓王朝的祖业在哪?在今天的陕西咸阳杨凌区揉谷乡一带,古称有邰氏国,也就是终南山附近!
于是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姬姓王朝的文化背景起源于终南山文化。
如果结合《终南山主人解析之儒家思想上篇·儒家思想的起源和本真》和《终南山主人解析之儒家思想下篇·鬼神崇拜与变种的儒家思想》解读,不难发现周公的敬德保民思想在政治意义上领先于当时的鬼神崇拜盛行的奴隶制社会。
八风八方之法将于历经数百年后,广布人间,是时,众人虽敬鬼神,亦可自断吉凶,通晓天道,因此,数百年之后,众神多将失其尊位,如想世人事事禀告,犹如痴人说梦。
因此,易书盛行之日,鬼神愁怕,非众神可挡。
因而,而周易的流传也将把鬼神崇拜的正主---轩辕氏神族赶下神坛,世人自治。
这引发的后果就是周王朝在300年后,也就是东周时期,世间巫人不再身居宫中,不再传鬼神之意于君王,流落民间。
中医里的巫医
了解中医史一二的人,都会对“医”这个字充满感情。现代简体版的医已经看不大出其历史渊源。
为置医巫,以救疾病。《汉书·晁错传》
地无医巫,药石万里,病者有百死一生之虑。《叙诗寄乐天书》
巫与医是同源的,从字型上看,医最初写作“终南山主人之中华文化寻根”,下面是巫字。最早的时候,巫医是一个具有两重身份的人。既能交通鬼神,又兼及医药,是比一般巫师更专门于医药的人物。从殷墟甲骨文所见,殷周时期的巫医治病。
那么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与这些巫医有什么关联吗?
答案是肯定的!
五行与五味的关联
辅佐商汤建立商朝的伊尹的后代在姬姓王室里担任厨师长,名为伊小。
这伊尹与终南山有莫大关联!感兴趣的网友去搜索当世的一部奇书《终南山主人》,其中自有暗语。
伊小曾与周武王有过这样的一番对话:
水土相化,气灵相感,是为有形,在天为象,在地为形,世间万物,形异而性同,何谓性同?道为五行,食为五味,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五味者酸辛苦咸甘。
五行之中,水土不自显,可内化万物而不为害,故可调和阴阳,生化诸味,运用得当,可得诸般滋味,然欲得味之本,必以陶土为容,以水为用,调而生之,以火为纪。
五行之中,火为五味之纪,或疾或徐,皆应心观,五味之浓淡,皆在火候之用,以木和之。
五行之中,木为五味之和,或取或弃,皆以味得,五味之杂陈,皆在木和生发,以金取之。
五行之中,金为五味之取,或鲜或辛,皆得以存,五味之鲜烈,皆在金取其要,木火补之。
五味之道,简言之,有五法可为,其五法为调、和、取、侯、补。得此五法者,可得世间万般滋味,故五味之道,即五行之道,水土调之,以火候之,以木和之,以金取之、木火补之。
简单来讲,用火的时候,需要注意火的大小和时间长短,此二若有变化,必然影响味道的浓淡,是否入味;
木指的是各种食材的搭配放置,你想去腥消膻,都要靠食材间的搭配取舍来决定,食材要分批放入,才能使得菜虽然五味杂陈,但层次分明,和而不同。
如果你要吃到菜的鲜香滋味,必须用金取之,置于锅内或火上,急火攻之,再配上调料食材,可得美味,因此说,金取其要,木火补之。
若是你想吃到最为自然的味道,那必须借助于水土,在陶土容器内,放入适量的水,用小火慢炖。
黄帝内经的起源
西周灭亡之时,伊小的后代,不得不逃离宫中,隐居沣都,遇来遇到同样流落民间的巫人,俩人合回想自己祖上多年在宫中做事,今日却流落至此,其祖传技艺有可能不保,便私下召集众人,汇编经书。
他们认为,人食天地之气(能量)得以生(动物、植物,水和空气,都只不是固态、液态、气态化了的能量)气分天地,天有六气,分别为寒暑燥湿风火,天气应时入身,则养六腑,六腑者,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地有五气,因生时(春风、夏暑、秋燥、冬寒、湿长夏)不同,而有所异,此五气为风、暑、湿、燥、寒,地气应时入身,则养五藏,五藏者,心、肝、肺、脾、肾。五气应时入身,则养五脏。
他们最早为了方便理解,将人身体的十一个部分,按天气和地气的规律,分别称为五藏六腑。因为胃和身体接收的“食物“化为精气后,会进入到五藏中进行深加工,最后被心、肝、肺、脾、肾五个部位加工成为气、血、精、津、神,方才被运送到全身各地,进行使用和储存,所以上五个器管的主要作用,是人能生精化神,藏而不泄,故名五藏。
而人身体的另外六个部位,则起到的作用是腐化万物而不藏日作用,故名六腑。
因此,人身所需,皆由五藏六腑供给,神仙用天地之气(气态能量)直来养生,凡世之人,无法食气而生,故以固态或液态化的食物来养生,因此,作为伊小后代的厨师长,成为《黄帝内经》的第一作者。
经众多学者考据,可以肯定的是,《黄帝内经》为战国时期的多个作者多个地方逐渐发展而成,到了秦汉补充而形成的。
但在当时,他们总共写了四本书,只有这一本,完整的留下来了,《黄帝内经》可以用一个字来讲——养,治病于未生,疗疾于未发,将食材的搭配,烧菜的原理,演变成了后世中医的理论。
他们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完成了另一本书,那就是在一个受到外界影响(饮食、感染等)而生疾病后,如何利用食材治病。五脏可生成气、血、精、津、神,其中,气血又能通达全身各处,所以这本书主讲的是如何利用气血运行,来解决通身各处所感染的疾病,并将治疗方法逐条列出,加以汇总。
这些由两厨三巫汇总起来的资料,每人都记了一份,用以传世,但只传自家,绝不外传,不外传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十分实用,可以用来养家糊口,安身立命,不能轻易传给他人。到后来,慢慢散落人间,如果还齐全的会,汇总起来,应当成为《黄帝内经》的下篇,讲应用之法的《黄帝外经》。
当他们整理完这本书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能有那么多的草(药),来通过气血,运送到全身各处,去治不同的病。
在此之前,通常是一草治一症,或是一草治多症,用草(药)方式也极为简单,但这种单一的草无法真正达到要求,有些时候是草的药力甚微,无法消疾去病,有的是毒性过大,使得气血有损,得不偿失;有的是药力单一,无法根治。
后来伊小的的后代想起祖上做饭之时食材搭配的思路,来草草相配,开启制药之道。在此之前,所有能治病的植物,皆称为草,只有草物相和之后,才叫药,因古代的药多以草为主,故以草药相称。
草物相配,是为和,和之道,即为五味之道,其核心要义便为“五味之道,简言之,有五法可为,其五法为调、和、取、候、补。得此五法者,可得世间万般滋味,故五味之道,即五行之道,水土调之,以火候之,以木和之,以金取之、木火补之。”
五味之中,木为五味之和,故草药相和,可生其效,如酸入肝,故肝经之疾病,须以酸味之药医之;
五味之中,金为五味之取,故草药相取,可耗双效,如辛入肺,故肺经之疾病,须以辛味之药医之;
五味之中,火为五味之候,故草药相候,可助其效,如苦入心,故心经之疾病,须以苦味之药医之;
五味之中,水为五味之用 故草药之用,可泄其效,如咸入肾,故肾经之疾病,须以咸味之药医之;
五味之中,土为五味之调 故草药之调,可克其效,如甘入脾,故脾经之疾病,须以甘味之药医之。
这本书,以上五法为纲,配药治病,这本书后来散落世间,直到后世整理出来了一些,变成了一本书,叫做《神农本草经》。
另一本书,是由宫中的巫编写完成的,编完后没来得及流传,便被人告发,以对鬼神不敬的名义,全部被秘密处死,有一两个逃脱的,也都得了怪病死了。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家只要听到有人提这本书,便会声色大变,赶快离去,而这本书上所记载的内容,便是如何化解因鬼神施加的疾病,记录着治疗疾病的符咒和各种方法。
这本书成了人们心目中不敢泄露的天机,没有多人敢想着去窥探个究竟,以至于到了后世,几乎没有知道这本书存在过。
作为后世的中医们,对于药食同源的职业认识,现在可以得到一个圆满答案:是的,《黄帝内经》、《黄帝外经》、《神农本草经》的起源,起源于厨房之中。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