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氏家训”修于心,“爱国主义”立于行

 木头风筝1 2018-09-25

在海盐县沈荡镇中钱村,有一座古朴的祠堂――钱氏宗祠,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沿河而建,孕育出了优秀的家风家训。钱氏家训中的“重德修身”精神,不断吸引着人们前来学习。

观“钱氏家训”之机,沐“爱国主义”之风

自海盐县司法局与中钱村村委会签订《海盐县社区矫正修心教育基地合作协议》以来,钱家祠堂成了社区矫正人员特色修心教育的好去处。在通往学堂的必经之路上,立着“钱氏家风家训”的石碑。“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钱氏家训——个人篇的开篇之语就为社区服刑人员正了心、纠了行。

适逢国庆前夕,沈荡司法所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社区服刑人员个个精神饱满,静静地聆听着工作人员为他们带来的一堂别样修心课。


以“爱国守法”之名,修“崇德向善”之心

“爱国就像爱自己的家,爱家的首要条件即是规范自身。”在教育课堂上,工作人员为大家解释了爱国主义的概念,讲解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分布以及观赏了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在层层深入学习中,社区服刑人员纷纷在修心教育手册上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并相互交流。“我明白了爱国就是要遵纪守法,要珍惜当下美好的生活,从自身做起,安心服矫,常怀感恩之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社区服刑人员小张在课上总结道。


凭“重德修身”之义,行“力所能及”之事

在钱氏家训“重德修身”精神的提倡下,社区服刑人员们分成了若干个小组,对祠堂周边的环境进行了整治。清除杂草、捡拾树枝、搬运芦杆……活动现场气氛火热,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之义,在劳动中得到了快乐,提升了自我。

通过此次在钱家祠堂开展爱国主义修心教育活动,社区服刑人员一方面体会到了钱氏家风家训的独特魅力,并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提升了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了遵纪守法意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