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适度地追求,生活才会有滋有味
2018-09-25 | 阅:  转:  |  分享 
  
适度地追求,生活才会有滋有味

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

——海伦-凯勒

下面是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微克在于1888年出版的《资本实证论》中,为论述边际效用时讲的一个故事。

一个农民独自在原始森林中劳动和生活。他收获了5袋谷物,这些谷物要使用一年。

他是一个善于精打细算的人,因而精心安排了5袋谷物的计划。第一代谷物为维持生存所用。第二袋是在维持生存之外增强体力和精力的。此外,他希望有些肉可吃,所以留第三袋谷物饲养鸡、鸭等家禽。他爱喝酒,于是他将第四袋谷物用于酿酒。对于第五袋谷物,他觉得最好用它来养几只他喜欢的鹦鹉,这样可以解闷。

显然,这五袋谷物的不同用途,其重要性是不同的。假如以数字来表示的话,将维持生存的那袋谷物的重要性可以确定为1,其余的一次确定为2,3,4,5.现在要问的问题是:如果一袋谷物遭受了损失,比如被小偷偷走了,那么他将失去多少效用?

故事中的这位农民面前合理的选择,就使用剩下的四袋谷物供应最迫切的四种需要,而放弃最不重要的需要。最不重要的需要,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边际效用最低的部分。庞巴维克发现,边际效用量取决于需要和供应之间的关系。要求满足的需要越多、越强烈,可以满足这些需要的物品量越少,那么得不到满足的需要就越重要,因而物品的边际效用就越高。反之,边际效用和价值就越低。

经济学家认为,人之所以执着追求幸福,就是因为幸福能给人带来效用,即生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农夫拥有的五袋谷物,就好像是幸福能为我们带来的不同层次的效用——有健康,有美食,也有精神的享受。我们追求幸福其实就是为了追求需求的满足,幸福效用的实现。

不过,幸福终究逃不脱边际效用递减的厄运,好不容易实现的幸福很快就会让你不满足,追求幸福的道路因此注定永远没有尽头。

曾经有一个笑话,能够很好地说明人们的贪欲。仙女答应一个烦人会帮他实现一个愿望,不过只能是一个。凡人思虑良久说,好吧,我的愿望是:让我拥有无数次许愿的机会。可惜人生没有实现无数个愿望的就会,那么,就请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

其实,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我们就成了欲望的奴隶了。我们所拥有的东西不是越多越好,凡是要适可而止。懂得适可而止,欲望会带给你快乐;不懂得适可而止,欲望只能成为你的包袱。

有一个印第安人酋长对他的臣民说:“上帝给每一个人一杯水,于是你从里面体味生活。”生活确实就是一杯水,无色无味,对任何人都一样。你有权利加盐、加糖,只要你喜欢。你有欲望,不停地往杯子里加水,或者加糖,但必须适可而止,因为杯子的容量有限。啜饮的时候,你要慢慢地品味,因为你只有一杯水,水喝完了,杯子便空了。

生活中,很多人为了让自己那杯水色香味俱佳不停地往里面加各种各样的调料。诸如爱情、友情、金钱、喜、怒、哀、乐,等等,所以都感觉活得非常“累”。其实,只要你适度地,有选择地放入调料,你的生活便会过得有滋有味。

许多人认为压力无处不在,其实有许多压力来源于做事不“量力而行”。俗话说:“是多大人穿多大的衣”,我们在做事时首先要考虑到自己能否胜任,自己有无必要为此努力,而不要被炫目的外表与光明的前景所迷惑,什么都要而忘记选择。



献花(0)
+1
(本文系千機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