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永:写尽世间情爱,却一生爱无归宿

 老呆1967 2018-09-25

1


公元984年,柳永出生在山东费县。


柳永祖籍是福建人,出生时,刚好父亲柳宜为费县县令。


也算是半个福建、半个山东人了。


说起来是出身官宦世家,但祖父和父亲其实都是小官。


祖父柳崇曾为沙县县令,就是那个世界级品牌沙县小吃的发源地。父亲柳宜也差不多总是个县令一类的。


柳永最开始不叫柳永,他原名叫柳三变,名字来源于《论语》的“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意思是:君子,第一印象可能看起来非常严肃,但与他相处却又觉得如沐春风,听他言谈又感觉非常睿智犀利。


再直白一点:男人不止一面,七匹狼男装。


父亲可能希望他成为一个谦谦君子,未来仕途一路顺风。


但他最后自己改名柳永,父亲希望他三变,他却希望永远不变。


这是个有意思的改名。


由于他排行第七,所以江湖又称:柳七



2

柳永很小就为自己赢得了神童之名。

10岁时的某一天,柳永午睡起床,看到窗外蝉鸣树摇,写下了超越他年龄的《劝学文》,抄录如下:

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

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也。虽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也。

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

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意思是:他认为父母不教育孩子、不严格教育孩子都是不真正的爱自己的孩子。而孩子不学、不勤劳地学,就是不自爱。

所以说,父母要对孩子严格,孩子自己要勤奋,好好学习,普通人都可以成大才,不好好学习,即使你有个叫李刚的爹,也会成为普通人。

这篇文章一出,简直立刻就震动了乡里,纷纷夸赞柳家出了一个神童。

1000多年前的柳永,用自己10岁孩子的视角,说出了很多大人还没有明白的道理。

公元998年,柳永跟着叔叔一起回故乡福建,在福建的中峰寺游览时,14岁的他写下了有名的诗:

《题中峰寺》

攀萝蹑石落崔嵬,千万峰中梵室开。
僧向半空为世界,眼看平地起风雷。
猿偷晓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槛来。
旬月经游殊不厌,欲归回首更迟回。

一个14岁的孩子,奇幻的想象力、宏大的叙事手法,说柳永是神童毫不夸张。


3


公元1002年,柳永18岁。

从小成名的他豪情壮志,决定去京城赶考赢取功名。

然而就在路途中,古往今来最奇葩的事情就那么轻易地发生了。

柳永一路风尘,途中路过杭州,准备吃顿饭继续赶路。

结果,从小地方来的柳永,看到繁华的杭州,直接就懵逼了。

卧槽,世上居然还有这么好的地方?

于是,他决定停下来好好玩几天,看看西湖美丽的风景,以及西湖边跟西子一样美的妹纸。

但是,几天体会下来,柳永同学简直是大开眼界啊,于是作出了一个非凡的决定:

还考什么试啊,还不如找个小姐姐一起切磋诗词歌赋就好啦

结果,这一停留就是六年。

六年啊,这柳永堪称第一心大哥,赶考因为杭州好玩,耽误了六年。

柳公子,你还记得“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的豪言么?


4

柳永一头扎进杭州湖光山色、花红柳绿宴浮桥的繁华中。

开始了喝酒、唱歌、写词的快活日子。

当时的词,跟今天的流行歌曲的歌词非常类似。


在宋代,歌伎以歌舞表演为生,其表演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她们的生活处境。


而演出效果取决于演技和所演唱的词,演技可以靠个人的勤奋练习,但词则靠专业词人填写。

歌伎为了使自己的演唱吸引观众,往往主动向词人求词,希望不断获得词人的新词作。


使自己成为新作的演唱者,以给听众留下全新的印象,同时也希望通过词人在词中对自己的赞赏来提升名气。

所以,像柳永这样拥有一手好词的人,跟妹纸可以无限接近。

柳永就这么开心地喝着酒、撩者妹、填着词。

一天,北宋大臣孙何到杭州为官。孙何也是当时有名的文人,又是朝廷高官,柳永作为一个无名小辈,决定上门拜访。

去的时候带上了自己的词《望海潮·东南形胜》,其中一句是: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意思是: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他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会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这杭州醉人的景色。

孙何看完,拍手叫绝,逢人就夸柳永有才。

而柳永凭此一词,杭州人一夜之间都知道杭州有个叫柳永的人,才华出众。


5

孙何非常看重柳永才华,所以吃吃喝喝都叫着他。

可惜好日子不久,不到一年,孙何就被升官调回京城。

走的时候,柳永也挺失落,毕竟好不容易有个大官可以当靠山,这么快就走了,这个情绪在他词里也有体现。

好雍容、东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léi 】。且追陪,凤池归去,那更重来。 

意思是:权贵带来的妓女雍容华贵,他真有东晋谢安的儒雅之风。而陪他饮酒之人都极善饮酒,可以和汉献帝时的孔融媲美。姑且也追随他做个陪客,像他这么大的官郊游厌足回到京城了,哪能再来呢!


6

六年后,也就是1008年。

有一天,柳永从酒后醒来,发现曾经的一同赶考的同学,尼玛现在都快退休了,自己还没参加考试。

于是,推开怀里妹子,扔下酒杯,决定继续往京城开封赶考。

但是,可能对考试的训练荒废已久,柳永开始了他的考场噩梦。

1009年,柳永踌躇满志,志在必得,但是当年皇帝降旨,说那些“属辞浮糜” 都不录用。

也就是说,辞藻太华丽、立意太糜烂的文章不提倡。

很不幸,柳同学的文章刚好就是这一类,而且还特别浮糜。

1009年春天,25岁的柳永第一次落榜。

他怀着极大的不满,写下了《鹤冲天·黄金榜上》

看这词名字就知道他有多不服气: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意思是:在金字题名的榜上,我只不过是偶然失去取得状元的机会。即使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君王也会一时错失贤能之才,我今后该怎么办呢?既然没有得到好的机遇,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地游乐呢!何必为功名患得患失?做一个风流才子为歌姬谱写词章,即使身着白衣,也不亚于公卿将相。

在歌姬居住的街巷里,有摆放着丹青画屏的绣房。幸运的是那里住着我的意中人,值得我细细地追求寻访。与她们依偎,享受这风流的生活,才是我平生最大的欢乐。青春不过是片刻时间,我宁愿把功名,换成手中浅浅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转的歌唱。


这就是柳永,第一次落榜,大家是不是已经看出来他的兴趣和爱好了?

后来,他干脆自称“白衣卿相”,表示自己穿着白衣,撩妹填词,这幸福指数也不输你们当丞相的人啊。

而我最爱最后一句,“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7


又过了6年,1015年,柳永再次参加礼部考试,第二次落榜。

而此时,情场和考场双双失意。

因为柳永这几年,词写得越来越好,跟妹子的纠缠也越来越多。

京城的歌妓都是闻名而来,都想让柳永作词,所以市井中一直流传着一段话: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

不愿千两金,愿得柳七心。

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其中有四位跟柳永的关系特别好,名字分别是:心娘、佳娘、酥娘、虫娘。

柳永同学除了给她们写优美的歌词外,还给每个人量身定做了一首情诗,由于太过于香艳,只摘录其中一首吧:


酥娘一搦腰肢袅。回雪萦尘皆尽妙。几多狎客看无厌,一辈舞童功不到。星眸顾指精神峭。罗袖迎风身段小。而今长大懒婆娑,只要千金酬一笑。


柳永红粉知己甚多,除了心娘、佳娘、酥娘、虫娘,还有陈师师、赵香香、徐冬冬三位女子。

他的一首西江月就描述了“调笑师师最惯,香香暗地情多,冬冬与我煞脾和”


另外,还有一位谢玉英。是柳永上任之时,途经江州所交往的名妓。江州名妓,当数谢玉英,才色第一。” 


几天后,他们暂时分别,彼此已经到了非你不嫁、非你不娶的地步。


谢玉英立下誓言“从今为始,即当杜门谢客以待”。


柳永也当即表示:“赴任不便,若有心,任满之日,同到长安”。


但是,柳永任满时候,来到江州,发现谢玉英由于生活所迫,已经早开始开门接客。

柳永伤痛欲绝,含泪离去。

不是柳公子,你都有七八个了,你还不满足还想怎样?



8


1018年,柳永第三次落榜。

原因是,宋真宗在阅卷时,他发现柳三变这个人尼玛考了几次没过。

居然还敢来考。

你说这古代皇帝真够辛苦,阅卷这事儿都得干。

更重要的是:皇帝还看了他以前写的那首词。

你特么柳三变不是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吗?你不是自称白衣卿相吗?

既然功名都是浮名,你不想要,你更愿意喝喝酒、唱唱歌,那你现在又来考,这是几个意思?

皇帝愤然说:那就让他去填词好了,别做官了

结果,他苦逼躺枪再次落榜。

于是开始了 “奉旨填词”,这个当然不是荣耀,这只是他无奈的自我解嘲。

人一旦破罐子破摔,世界就会豁然开朗。


于是,柳永高傲地将身一转,背对着皇上,直往那烟花柳巷而去。



9


1024年,40岁的柳永不服气决定再考一次。


结果,不出意外地他第四次落榜,于是愤然离开京城开封。

这次,他决定放飞自我,由水路南下寻访祖国的大好烟花柳巷,巡察各地妹子生活状态,寻找诗词创作灵感。

走的时候,他与自己的相好虫娘依依不舍。

于是,柳永写下了名传千古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我想,大多数人对于柳永的印象,也应该是这首词吧。

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道尽离别伤感。

一言“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道尽无限的失意和失落。


从此,他四处漂泊,到过成都等地,多次写词追忆“却返瑶京,重买千金笑”,感叹“芳年壮岁,离多欢少”。


还写下了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一刻,柳永把落寞和孤独写进血液里。



10


公元1034年,亲政不久的宋仁宗大赦天下,同时降低科举考试难度。


50岁的柳永,终于金榜题名。


从25岁考到50岁,从少年考到白头,辜负了青春,也辜负了门楣。


唯独没有辜负宋代的文坛。


已经双鬓斑白油腻的中年老大叔,高兴地写下自己的开学典礼:


“遍九陌、相将游冶。骤香尘、宝鞍骄马。”


意思是:新科进士游完了御花园又结伴游览京城,他们骑马飞驰,京城街区为之尘土飞扬。


从他得意的表情可以看到,出身传统世家的柳永,骨子里还是期望走仕途的


随后,他被任命为睦州团练。

次年,改任余杭县令。

后来被提拔为著作郎,授西京陵台令兼永安知县。

三年后,又赴太常寺任职。

就这么不大不小、不痛不痒地在官场混着。



11


也许命运,本就是安排柳永属于烟花柳巷。


为官没有多久,有一次,柳永给当时的皇帝宋仁宗献上自己的一首词。


因为其中有两句: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声脆。


意思是皇帝乘坐的凤辇何在?虽然看不到皇帝,但是听到随风传度过来的歌舞管弦吹奏的声音嘹亮清脆。


这本来是赞美的歌词。但是,悲剧的是:“宸游凤辇何处”这六个字,是仁宗哀悼真宗的哀挽联句里边的一句,是说他的父亲不在了,现在他的凤辇到何处去了?


后面的一句更悲剧:“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太液波翻”是说水波在秋风中动荡,皇帝大怒,说为何不用 “太液波澄”?


原来,“翻”就是动乱不安的意思,这个词是皇帝统一江山的大忌。


于是,刚刚开心没多久的柳永被贬。


往后13年,他辗转于成都、潭州、杭州、苏州等地,直到60多岁才调回京城。



12 


柳永的词,大多数以描写市民阶层男女感情、都市生活、市井风光、羁旅行役为主。


其手法独特,把宋朝市风情画、太平气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正是因为如此,柳永的词才获得大众的欢迎,为宋词普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叶梦得曾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意思就是,只要有人家的地方,就有柳永词。


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所谓小令,就是篇幅较短,节奏较快,方便词人信手拈来,即刻成词,短、平、快是小令的特征。


而柳永则将慢词发扬光大,慢,古书上写作曼,亦是延长引伸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慢词的篇幅较长,采用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节奏较慢。


而且,很多慢词名词后面都有个“慢”、“怨”字,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等。


柳永是两宋词坛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在宋词880多个词调中 ,属于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的就有100多个。



13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影响甚大。


苏东坡曾经评论柳永:“人皆言柳耆卿俗,然如“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唐人高处,不过如此。


意思是:都说柳永很俗,但他能写出“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样的佳句,即使是唐朝的诗人大家,也不过如此了。


他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佳句: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问甚时与你,深怜痛惜还依旧”

“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

“算何止、倾国倾城,誓回眸、万人断肠”


14


公元1053年5月,69岁的柳永去世。

去世后,晚年潦倒的柳永已无钱安葬。


然后,古往今来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全国各地的歌妓听说柳永去世,瞬间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成千上万人,买机票坐高铁都要来送柳永最后一程。


来了以后发现,尼玛居然我的男神没钱安葬,这怎么行。


歌妓们最后决定集体众筹,要为柳永置办一个超级豪华的葬礼。


在葬礼上,没有人痛哭失声,歌妓们全部歌唱柳永为她们作过的词。


一曲又一曲,一遍又一遍。


这场面是何等的壮观啊,简直成了北宋好声音啊。


而且,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歌妓聚集来到柳永坟头凭吊他,当时称为“吊柳会


有诗云:


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

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确实,人世间的冷漠与歌妓们的纪念,形成巨大反差,可笑那些所谓的有钱人,怜惜人才还不如这些歌妓呢。



15


柳永曾经作词说自己:


平生身负,风流才调。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


人世虽有万千凄苦,幸好还有人记起你。


杨柳岸、晓风残月。


希望照你来生轮回,依然挥洒笔墨。



苏秦: 苏东坡第44代,北大硕士,金融投行男,爱文字,喜笔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