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子恺的笔误

 板凳门铃 2018-09-26

《一组丰子恺的赏月漫画,祝大家中秋快乐》是我2017年中秋节推送的小文,去年首发时三天的阅读量1万出头,对于我这个只有千人粉丝的小号而言,也算不错的成绩了。

今年中秋节偷懒没写新文,将这篇旧文换了题图重新排版再发一次,没想到昨天一天的阅读量即达2万以上(含新旧两篇文章),并不断收到读者互动信息,感到非常意外和感动。

尤其感谢这位朋友@吴勇对我文中一处错误的指正:

的确,我原文为“《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笔下的月色,映照着夜间劳作的农人,别是一番风味。”

根据诗意,描述的时间应为拂晓时分,这一处“夜间劳作”显然不是很贴切。好在现在公众号文章发出后允许修改几个字,我将此处“夜间”改为“田间”就没大毛病了(首发文章未做改动,留作参照)。

更有意思的是,有朋友指出了丰子恺原画中的瑕疵,这是我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其实是根本不知道,汗!)。

我尊敬的一位师友@xutch 留言:

而另一位热心的读者朋友@岭南尘 则具体解说了这两种月相的区别:

新月只在上半月的傍晚至上半夜出现,残月只在下半月的下半夜至凌晨出现,具体形状应该是这样的:

再对照一下丰子恺先生的图:

这位仁兄在等候客人,时间应在上半夜,月亮当为新月(上弦月),子恺先生画成了只会在下半夜才出残月(下弦月)。

以上两幅都是经典之作,意境相似,但“一钩新月”也被画成了残月(下弦月)。

这“晓风残月”,当然指的是拂晓时分的残月(下弦月),但画中月亮的形状却是只会出现上半夜的新月(上弦月)。

丰子恺先生的作品隽永绵长,艺术创作也未必苛求拘泥于科学真实,这处小瑕疵并不会影响这些画作的艺术感染力。

但对我个人而言,通过与读者朋友的互动,能将早已还给老师的中学知识重新捡回来,这仍然是一件非常有益且有趣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