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我对爱的认识

 山泉51 2018-09-26

一生中,我们都在为明天打拼,就像蚂蚁一样勤勤恳恳,忙来忙去,不倦地与命运抗争,而未来一直在逃避我们。


不知不觉,岁月已被昨日的镰刀大片大片地收割走了,最终生命似秋后空旷的田野沉静下来,只剩得寂寞与我们相伴,曾经的欢愉与忧伤随往日时光埋葬,而我们再不复从前模样。


省视自己忽然发现,何时我们已成了环境的奴隶和贪欲的玩偶?我们认为一直在寻找幸福,却早已远离了内心的安宁;我们认为能够把握命运,可却被自己的习气和情绪操控。当设想过的美好前景象五彩的气球遭遇现实无情的踩踏,对于流逝的岁月,我们该是感激还是叹息?


从纷乱的尘世中回归,来到内心的精神世界吧!


世上最可珍贵的是什么?我们学习知识,却不去获得智慧;我们喜爱事物,却不明白爱的真谛;我们向外探寻,却忘记去认识自己。一切的贪取,不就是为了内心的自在满足吗?而这一切就储藏在我们心灵深处。


英国作家西比尔.F.巴崔基说:“快乐发于内心,它不是一件外在的事情。”哲学家叔本华说:“人的最高,永恒和丰富的快乐是他的心灵。”可是,我们就像失去记忆的国王,离了自己的国土却来到他人门前乞食。

浅谈我对爱的认识

那么心灵的快乐在哪里?英国作家葛德文说:“快乐最可靠的来源就是善心。”只有对他人的爱才让我们感到富足,爱是上帝,爱是最强大的力量,因为爱没有限制。一切价值都是从爱中生成。尼采曾说:“一个人知道他是为什么而活,他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而任何一种生活最终都是为了爱。人生路上,我们不就在探索内在的宝藏,以开发出自己本自具足的爱的光明吗?


拋开我们的理论吧,它被一些偏见和有限的经验所束缚,只有去了解爱,我们才能找到人生的智慧和生活的真谛。美国著名成功学典基人马尔腾感言道:“假使一个人能够大彻大悟,努力为他人服务,他的生命一定闪烁着光彩。”


爱,说起来高大上,但具体操作起来并不简单,只有真正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够去包容和理解他人,而那些不断反省和改变自我的人就是这种人,他们相信人生的目的就是提升内在的精神境界,他们追求高尚和美德,以修身养性为至要,这正是智者的人生选择。正如被恩格斯称为天才预言家的英国诗人雪莱说:“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

浅谈我对爱的认识

现实中,人们就像冬天相互取暖的豪猪,期待靠近又怕被对方刺伤。爱自己喜爱的人不难,难的是去包容自己所不喜欢的人,这正是体现人的心胸和肚量的时候。


叔本华说:“承认差别的存在其实就是宽容的最佳途径。”伟大的佛陀说:“嗔不止嗔,唯爱能止。”


只有谦卑能使我们减少偏见,那些自以为是的人,看不清楚自己也很难去理解他人。正如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对其生命的嘲讽:“充满声音和狂热,里面却空无一物。”


英国有一个叫波尔顿.霍尔的诗人有一首诗写道:


我在批评的显微镜中看着我的兄弟,


我说我的兄弟是多么的粗鲁!


我再次在望远镜中看着他,


我说,他是多么地渺小!


当我面对真理之镜时,


我说 我是多么象我的兄弟啊!


人之愚惧谈己过,人之恶爱论人非。心理学上有一词叫“自我服务偏见”,是讲人的潜意识里总是在宽容自己而苛求他人,这是人性中的弱点。


因此,要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总之,学会包容别人,就会扩展我们的爱,而那会增强我们爱的能力,因此也必将使我们收获心灵的快乐与满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