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臣妾而言,最贵重的不是这些身外华物,而是在绝境里,皇上不会放开臣妾的那双手。” 第一次看《如懿传》片花,周迅饰演的如懿用低哑却坚定的嗓音说出这句台词的时候,突然心中就有所松动。 身在帝王家,作为站在权力的巅峰的两个人,竟然还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或许看起来是有些天真的,在深宫之中要求一段真心,是难得的,更是艰难的。 若非是之前就知道了结局,在看到这个开头的时候,一定想到的就是两个人相守到老共同扶持的大团圆局面。原来才明白手猜中了开头,猜不中结局。 盘根错节的家族关系,后宫中的权力博弈,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诸多厉害,都让原本相知相爱的两个人逐渐也生出了各种嫌隙。 站在万人之上,便是处在了无人之巅。 人们都说帝王之爱最是难得,伴君如伴虎,再诚挚的感情在欲望和权力的多重倾轧之下最终也变得那么岌岌可危。 《清史》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辉发那拉氏满洲镶蓝旗,佐领那尔布之女。弘历即位后初封娴妃。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册立为皇后。三十年正月随驾南巡,闰二月十八日忤旨截发失宠,提前送回京;三十一年七月薨,以皇贵妃礼葬,乾隆四十年,追封为皇后。葬裕陵妃园寝纯惠皇贵妃地宫之东侧。且不设神牌、无祭享。 这便是《如懿传》中如懿的原型辉发那拉皇后,一个原本该被敬重之极却最终被乾隆厌弃的女子,她的存在仿若是一点尘埃,可以轻轻被人揭过。 《如懿传》中的乾隆皇帝自小被熹贵妃收养,母子二人互相猜忌互谅利用,最终弘历走上了帝位,熹贵妃也从宫斗之中胜出,成为了最终的佼佼者。成长于这样环境中的弘历不得不处处小心,讨着拥有不是生身母亲的熹贵妃的欢心。这是他唯一的助力,也是唯一的希望。要知道一个失去母亲的皇子,若无实力强大的背景支持他是很难走上皇位的。 所以就算不是如懿,是任何其他的一个人,弘历与其最终的结局也都不会好上多少。因为他常年生活在猜忌和试探里,是做不到毫无防备的去爱一个人的。 爱与权势很多时候看起来无甚关系,可是一旦当他的身上有着他人都向往的尊荣,太多炙热的目光降落在他的身上,弘历开始怀疑那些人究竟想要的是爱,还是只是权力。 如懿以侧福晋的身份走入了弘历的府邸,原本为弘历所青睐的她最终还是没有做成嫡福晋,这也预示着帝王之家中情感往往是最不能随心所欲的。弘历还是接受了能够对他所有帮助的富察氏做为皇后,还一同将高氏也收入了府邸。 纵然万般无奈,他还是这样选择。 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何况是入了深深的红墙之中,并非是路人,不过是从此成了无心人。所有的情感在积攒了欲望之后都不再变得纯粹。 弘历比谁都清楚这个会吞噬人欲望的皇宫有多么的可怕,他从小见证了作为一名帝王的无奈,自然也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他的一举一动,觊觎着这至高无上的权力。 将故事翻至结局处,忽然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如果从一开始两个人就是彼此信任的,且行至中途依然牵着彼此的手,那么自然是不会轻易离心的。 而能够让彼此失和的,是因为一开始就不曾真正了解对对方。 后来的如懿发现,乾隆已从少年夫君成长为成熟帝王,他的多疑善变以及帝王自私不断显露,两人间的情意信任渐渐破灭。他拥有了成为一名帝王的一切,却独独失掉了原本纯粹的情感。以为站在了万人之上便拥有了一切,那么连感情也是不再被需要的吧。 开篇中弘历在登基之后迟迟不让熹贵妃入住慈宁宫,可知非熹贵妃亲子的弘历身处复杂的深宫之中处境有多么的复杂。熹贵妃成为太后之后,不断地在不是自己亲生儿子的弘历身旁安插嫔妃作为眼线,可见两者之间的忌惮有多深。 世间的美好安静都是难得的,倔强的如懿一心想要两心相许,人影成双,却发现自己想要的不过是一场空。或许从一开始就不存在两心相许,正如从前太后给她赐名“如懿”一般,“懿”本就是安静美好的寓意,“如懿”虽然美好,但也确实预示了人生在世定会有诸多不如意的宿命。 如懿至死后悔入宫,她念及从前红荔青樱的种种美好不过是曾经最甜的回忆,而最终不过是大梦一场,所有的幸福全部都是虚妄。倔强如如懿,自然是眼里揉不得一点沙,面对一次次地不信任和猜忌,如懿最终选择斩断了所有情丝。 一生一次心一动,墙头马上的爱情故事,终究只能活在戏文里。 一语成谶,抱憾终生。 《如懿传》从书页之上搬至荧幕之中,将那些爱恨情仇全部幻化成了影像,忽然想到了如懿的原型辉发那拉氏皇后,那个南巡途中突然与乾隆皇帝失和,毅然决然选择断发断情的女子,一定拥有不符合那个时代的倔强。 她究竟是放肆还是勇敢,也终究是一个千古之谜。 剧中西洋画师郎世宁同如懿所说的:天下的男子只可以有一个妻子,有一天两个人不再有感情,女子也可以自行离开。 听闻这段话的如懿心中似有所动:一生只和一个人相守那该是多么美好的图景。也预示着她最终想要自由离开不被束缚,却依旧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换着封建社会之中位为数不多做自己的机会。 如果要被束缚着去爱去奢求,那还不如斩断情丝,勇敢放手... 后宫之人或许只想获得宠爱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唯独如懿,求的是一生只爱一个人。 |
|
来自: 快乐老年435 > 《明清时期(1368年——18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