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烧糖还是烧油?自由基、衰老和一个简单的计算

 昵称54023156 2018-09-26

人们曾经认为,动物的寿命与其心率相关——心跳越快的动物,寿命越短;越慢则越长。

(后来发现)某些动物却完全不是这样——比如鸽子的心跳(600次/分钟)比老鼠(400~500次/分钟)的还要快一些,但前者的寿命(平均30年)几乎是后者(平均3年)的10倍。

后来人们发现,这是因为鸽子体内产生的自由基比老鼠的少很多。

自由基

现在提到衰老(还有各种疾病),总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自由基——这种东西(通过氧化反应链)破坏体内的蛋白质、脂肪、多糖、DNA等等,引起细胞损伤,减少细胞寿命,加速端粒缩短和干细胞储备枯竭……即会加速身体衰老。

自由基主要产生于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也有其他的产生方式,比如某些免疫细胞会特意制造自由基来攻击“入侵者”),而作为细胞能量代谢中心(所谓“发动机”)的线粒体则是其主要的产地(因此生命过程本身无法避开自由基,只能设法与其同存)

鸽子产生的自由基少,是因为它们的“发动机”在工作时产生的“烟尘”(自由基)更少。

对于多数动物来说,心率之所以会显得与其寿命有相关性,应该也与自由基有关——一般来说,心率越高的动物,体内产生自由基的速率也越快。

在线粒体中,能量以电子的形式穿过其中的“电子传递链”,把质子(H+)泵到线粒体膜间隙中以积累电化学势差,最后用这种势差来(产生质子流从而)制造ATP。

而电子在穿过电子传递链的过程中,有可能会泄露出去,从而与外面的氧气分子结合,将其(部分)还原为“过氧负离子”(O2·-)——虽然过氧负离子本身的氧化能力不强,但它是其他自由基的前体——这些由氧气分子衍生出来的自由基又被称为“活性氧簇”(ROS)。

过氧负离子发生歧化(或者自然发生,或者通过过氧化物歧化酶)产生过氧化氢(H2O2),后者可以被还原为羟基自由基(OH·-)——这可以算得上是有机生命体中最强的氧化剂。过氧负离子还可以与其他自由基,比如一氧化氮(NO·)反应产生过氧亚硝基(ONOO-)——也是非常强力的氧化剂(现在倾向于将后者称为“活性氮簇”(RNS))

电子在传递链上总会有一些泄露,于是线粒体总会产生一些活性氧簇——不过“适量”的活性氧簇还算是“健康”的:线粒体内有一定的机制可以消除它们(细胞还会利用这些信号来判断是否需要添置更多的线粒体);但如果活性氧簇太多,会引起不可控制的氧化反应链,从而损伤细胞中的各种结构。

电子传递链上有4种“复合体”(或者叫复合蛋白),其中最大、最复杂的“复合体1”(又称NADH脱氢酶)是过氧负离子的主要产地(复合体1有两种机制产生过氧负离子:一是通过还原其中的“黄素单核苷酸”(FMN),二是通过“反向电子传递”),其次是复合体3(但在一般情况下,它相比于复合体1的产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复合体2和复合体4则几乎不产生过氧负离子。

鸽子的线粒体之所以会产生更少的自由基,一大原因是其线粒体中的复合体1很少(而它们的复合体1与老鼠的相比,在产生活性氧簇的能力上差别不大)

但是,知道这些于我们有什么用呢?

显然,我们不能改变自己体内线粒体的蛋白质构成(至少目前还不能),使我们有像鸽子那么少的复合体1,从而产生同样少得多的活性氧簇。

但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复合体1的使用率——即让电子少走复合体1这条险路,从而更少“失足”。

这个怎么做到呢?

葡萄糖的燃烧过程

我们(粗略)看一下葡萄糖在细胞内的能量代谢过程(左边是葡萄糖到丙酮酸的过程,右边是丙酮酸到乙酰辅酶A,后者再进入三羧酸循环的过程)

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总共产生了10个NADH+H+,2个FADH2,它们都会进入电子传递链——不过前者进入的是活性氧簇的主要产地——复合体1,后者进入的则是几乎不产生活性氧簇的复合体2。

原来真的有能完全绕过复合体1的存在……如果能量代谢中产生的都是这些无害的FADH2该多好……

可惜是不可能的(至少目前是),但我们可以让身体在产生能量的过程中,多点FADH2,少点NADH+H+——怎么做到呢?

脂肪酸的燃烧过程

这就需要看下脂肪酸(示例为棕榈酸)的燃烧过程了:

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总共产生了31个NADH+H+,15个FADH2——FADH2与NADH+H+的比例接近1:2(具体比例取决于脂肪酸长度)(而在葡萄糖代谢中,这个比例为1:5)

一个棕榈酸最终会产生129个ATP,而一个葡萄糖会产生30~32个(根据细胞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在最多的情况下,4个葡萄糖能产生相当于一个棕榈酸的ATP:128个。为了产生这么多ATP,用葡萄糖的话,需要出现40个NADH+H+,用棕榈酸的话,则需要出现31个——少了接近1/4的NADH+H+——这意味着电子传递链上的复合体1被少使用了9/40次,从而(在一般情况下)少产生了接近同样比例(取决于其他各种因素对其他复合体的影响)的活性氧簇。即:

产生等量的能量(其实还略多一些,尤其是考虑到葡萄糖往往只能产生30个ATP),同时却少了接近1/4的自由基

或者换一种说法:

用葡萄糖来供能时,线粒体会多产生接近1/3的自由基……

如果把线粒体比作细胞的发动机,那么相比于“烧油”,这个发动机在“烧糖”时会产生更多的烟尘(自由基),从而更容易出故障,工作寿命也更短……

的确,在各种其他因素(比如杜绝种子,保证各种微量营养(尤其是镁),保证日照和睡眠,控制总热量,甚至受冷)都控制得很好的情况下,碳水化合物(各种淀粉类蔬菜,还有适量的水果)本身是人体“还行的”的能源——但终不会是“最好的”。

所以,只要让线粒体主要代谢脂肪酸,就可以尽量减少对复合体1的使用率,从而在源头上最小化活性氧簇的产生

所以,如果让身体完全进入以脂肪(而非葡萄糖)为主的代谢模式,让全身的绝大多数发动机都偏爱烧油(而非烧糖),那么(至少在理论上)可以延缓衰老。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影响因素:

比如摄入的卡路里总量——一般情况下,热量越多,自由基越多——除非身体大力启用解耦联蛋白3,使得线粒体可以在不产生ATP的情况燃烧热量(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比如线粒体内的抗氧化机制——含锰过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至少后者在脂肪代谢模式下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但“烧糖还是烧油”总归是更根本的问题。

烧糖还是烧油?

如果你觉得1/4(还有1/3)听上去不算很多,那么可以考虑下:

人体内有接近40万亿个细胞,每个细胞平均有1000~2000(极度耗能的组织(比如心、脑)中的每个细胞甚至有10000)个线粒体,平均每个细胞每分钟内要(循环)产生30亿个ATP分子……

心脏本来就偏好使用脂肪酸(也许正与此种考虑有关);而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脑不能直接使用长链脂肪酸,于是在脂肪代谢模式中会主要使用酮体(β-氨基丁酸和乙酰乙酸),它们产生的FADH2和NADH+H+的比例大约是1:3——为了产生128个ATP,需要出现近35个NADH+H+,比使用葡萄糖少1/8。

而我们的一生又有多少分钟……

1/4(好吧,9/40;好吧,(对于脑来说),1/8)的自由基减少量,积累到上述尺度中去,会是怎样的不同……

另外,注意鸽子的线粒体复合体1的量,也不过比老鼠的少大约3/8。

让我们期待那样的不同吧。

加油!(不是“加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