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别想太多,做了再说

 mswms 2018-09-26


(王阳明简介)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王阳明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崇德尚义,文韬武略,成就卓著,尤其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在明以后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也因此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流传至今,堪称学界巨擘、“百世之师”。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但这句话的后面还有一句:再,斯可以。


意思就是说:想得差不多就可以了,不用想太多。


想太多,顾虑就多,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计划最终都会流于破产。


想太多,其实是拖延症发作,不愿付出努力,最终只能碌碌一生。


阳明先生说:在事上磨炼。


很多事情,只有做了才能明白,做了才能有结果。




一、别想太多,因为没有万无一失




很多人之所以想太多,是想务必周全,不要路上出岔子。


但是诸葛亮尚且算有遗策,何况是我们呢?


世界像一座大山,上面雾气朦胧,我们永远不知道它的全貌如何,只能一边走,一边摸索。


王阳明说:夫学、问、思、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


想了解一个东西,就要去实践,不能只是学习思考,那没有用处。


王阳明很小的时候立志当圣人,很多人都嘲笑他自不量力。


但是王阳明二话不说,马上去“格物致知”,去格竹子,去边关闯荡,发奋读书。


虽然一直受挫,但是他却在行动中不断发现理学的问题,这才有了后来心学的建立。


不要想太多,没有头绪也不要紧,先行动起来,事情会一点点露出眉目。


做,就有成功的机会;不做,就只能等待失败。


华丽的跌倒,也胜过无谓的徘徊。




二、不要急功近利,要懂得循序渐进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口也吃不了个胖子。


很多年轻人不懂得“循序渐进”的道理,才做几天就想要结果,


一旦失败,就开始自暴自弃。


王阳明曾言:“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


学问是一点点增加的,今天又一点领悟,明天又有一点领悟,循序渐进,一点一点去成长。


就像是浇水一样,树木刚开始长出嫩芽的时候,浇一杯水,长成大树的时候,浇一桶水。


上来就浇一桶水,只能把种子淹死。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塌下心来扎根,不要急功近利。


王阳明曾经有个朋友,脾气不好,修养极差。


王阳明耐心的开导他,他连连说知道错了。


但是第二次见面的时候,还是没控制住情绪,发完牢骚后,朋友很不好意思的跟王阳明道歉。


王阳明却说:你第一次来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自己情绪差,现在却知道跟我道歉了,这就是进步。


王阳明就这样一点点把朋友的坏脾气矫正过来了。


不求一蹴而就,不要急于求成,一点点改变,就能抵达终点。



三、笃行才能出奇迹



行百里者半九十。


很多人失败不是因为不够聪明,不是因为机遇不够,只是因为没有坚持下来。


很多人说要减肥,但是锻炼一周,就放弃了,然后开始埋怨减不下去。


事情是一点点改变的,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


王阳明有句话: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


道理已经很清楚了,那就得持续不断的用功才能见到效果。


王阳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少年立志成圣以后,哪怕在瘴毒遍地的龙场,他也依然手不释卷,参悟天地的道理。


孔子手不释卷,韦编三绝;司马光做警枕,发奋苦读;王献之依缸习字,勤练不辍。


古往今来,但凡稍有成就的人物,都曾坚持付出,加倍努力。



不要踌躇不前,在前行中不断矫正自己人生的航向,一点点前进,一点点接近,我们终究能抵达人生的彼岸。


知行合一是一种智慧,坚持不懈是一种境界。


在年老的时候,我们终究会为自己感到骄傲,而不是为自己虚度一生而感到遗憾。




四、不要急功近利,要懂得循序渐进



一年春天,王阳明和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的回答用现在的话来表达就是:


你没有看这朵花时,这花就和你的心一样是寂然,像是没有存在过一样;当你来看它时,它的颜色才在这时明明白白地展示在你的面前,这样便知道这朵花并不是独立于你的意识而存在的。


未看此花时,并不是此花不存在,而是它本来就存在,只是没有应机显现,进入人的意识而已,所以说“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看到此花时,花就会进入人的意识之中,心就会对这朵花有感通,它就存在人的意识之中,所以说“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一生中遇见的所有风景,感而遂通,都是在我们到来的那一刻而清晰……该来的总是会来的,而且它们只为你而来,世界就在你的心中,一切都是美好!


《传习录》上说:人之本体常常是寂然不动的,常常是感而遂通的。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寂然不动的,人只有在寂然的状态中才能“致良知”,也才能感而遂通。


后面一句是说,事情没有发生(应对)时,不能说其是先,已经发生(应对)时,也不能说其是后,(因为事物的“理”先于“事物”存在,事物的发生或者应对只不过是对已经早先存在的“理”再次践履一番而已)





五、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王阳明的时代,江西宁王造反,他集解了散兵游勇平叛,最终打败宁王。他提出“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八字真言。


王阳明一生还带兵打过很多胜仗。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你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王阳明举例说,自己和宁王对战时处于劣势,他向身边的人发布准备火攻的命令,那人无动于衷,他说了四次,那人才从茫然中回过神来。这种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告诉我们:我们的心就如一面镜子,它本来无善无恶、无好无坏、无是无非。这便是心的本体:“此心不动”。这面镜子只管“照”来的是什么,照出来就是什么。没有东西来,它便不会照,这便是心的作用:“随机而动”。


我们的心经常处于“妄动”状态,即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像滚雷一样不断地在我们心中炸响。这时,我们的行动就有点像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宁王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他后来犯了很多战略和战术上的错误。“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我的心是空的,我此时此刻没有欲念,而你的心一动,我会知道,我会理解,而同时我会洞察到其中的一切虚妄,于是我可以对此做出行动。”



六、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一个人如果真的知道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同样,坏人作恶,原因也是对于善的无知,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善。


我们自己以为懂得了一个很好的道理,但却未能付诸行动。王阳明认为,原因只有一个,你只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并未真正用“心”去体悟它。


无独有偶,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无人有意做恶,恶只是来自于无知。王阳明这里虽然没说恶,但观点与苏格拉底却是一理。


根据这种观点,一个人如果真的知道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同样,坏人作恶,原因也是对于善的无知,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善。


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认为,无人有意做恶,恶只是来自于无知。王阳明这里虽然没说恶,但观点与苏格拉底却是一理。


五百年前,王阳明的得意弟子徐爱问老师:现在人们都知道孝敬父母,但是却常常不能孝敬父母,这不就说明知道和行动是两回事吗?

王阳明是这样回答的,之所以不去孝顺父母,是因为还没有懂得孝顺父母的道理。不行动的原因,是不知道。


就像三毛说过一句话,“爱是藏不住的,闭上嘴巴,眼睛也会说出来”,一个人如果爱了,那么他的行动会自然跟上,在眼睛里,在眉梢上,在一言一行里,这是无论如何也藏不住的,也是控制不住的。


所以,一个人不去孝顺父母,就谈不上懂得孝顺父母。他如果真的知道要孝顺父母,真的体恤爱惜父母,他会自然而然地行动,而不是把时间分配给了事业、应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