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艳文谭 | 皖行散记

 风吟楼 2018-09-26


皖行散记

作者 | 彭妙艳



古城新知

 

徽州真的古城早就拆除了,与别的曾经的古城没有二致,但它在古城的旧地建了一圈城墙、一个府衙,当然是模拟的,与原真的同类是两回事,所以当地人把它称为古城文化旅游区。

包括在原真的大学士牌坊下呆过,但毕竟没有进入古城,因为它缺乏印象里的通道。倒是城楼上放置的广东籍知府何歆让我感到有意思,因为他发明了马头墙,使徽州有了特色,有了形象和有了灵魂,至今还未褪色。

设若没有那堵马头墙,逝去的徽州也就混同于他州了。那个城、那个府衙,似乎没有发挥唤起记忆的作用。

于是就想,当其准备发展旅游的时候,如果让我参与规划,我肯定会有建议:建一座马头墙的院子,放着何歆的塑像,这就够了。至于建城构府的钱,完全可以用到别的方面去,譬如多修复些马头墙的老屋。

 


黄山夜雨

 

在路上,天气晴好。导游让到宾馆放下行李之后出去看看风景,说好他在大堂等待。但我们刚走进房间,雨就噼噼啪啪地下了起来,敲打着窗外的篷棚,声音异常清脆;而风雨中松涛的呼啸,则有节奏的混浊,构成一幅意念的水墨画。大概半个钟天,复归平静。

便出去走走。这宾馆面对光明顶,有曲径可通。右侧就是在夜里显得一派沉黑的西海。小路两侧是树林,有不太明亮的灯光。走没半里,疏落的雨线就在灯光里闪亮,赶紧回头,来不及走上宾馆的檐下,雨又恢复倾盆那样的疯狂。

躲进房间,窗外的混响,吵得对话都几乎听不清楚。夜里的山上本来就没什么去处,既然大雨,干脆早睡。

风雨声中做了一梦:西海中腾起两条龙,一番绞缠滚转之后,双双潜入深壑。于是唯一的黄山夜宿,也就留下因为稀奇所以再也不忘的记忆。

 


宏村印象

 

宏村保存着那么多的传统建筑以及原始的牛村格局,也就足以成为旅游热土了。后来又搞了个以徽商家属保家护村的实景演出,叫做《阿菊》的。

演出利用一条大溪作为舞台中心而展开。据说执导的是外国人,中间有着在河上展示的杂技,以及快艇飞渡的环节。

实景演出作为一种半新不旧的景区文娱活动,在国内已经弄了一段时间,其以强烈的声光电制造效果的特色也为人所熟知了。但是既然号称“实景”,却以非实景在地的元素风格去表现,硬是锲入可以说毫无关系的杂技等竞技手段去充当内容,把实景的故事冲击得体无完肤,究竟有什么价值和意义。我承认看不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