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汕草药】榔榆

 医草yicao 2018-09-26

【学名】

榔榆[láng yú]

榆科榆属植物。


【别名】

金绸、公心木、朗榆、鸡筹仔、小叶榆、桥皮榆、枸丝榆、秋榆、脱皮榆、铁树、鸡瘤、铁枝子树、蚊榔树、蚊子树、豺皮榆、田柳榆、榔皮树、地头树、田柳树、铁树、朴树等。


【生长环境】

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陕西、河南苏州等省区。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生于平原、丘陵、山坡及谷地。喜光,耐干旱,在酸性、中性及碱性土上均能生长,但以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为最适宜的生境。 对有毒气体烟尘抗性较强。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或冬季叶变为黄色或红色宿存至第二年新叶开放后脱落,高达25米,胸径可达1米;树冠广圆形,树干基部有时呈板状根,树皮灰色或灰褐,裂成不规则鳞状薄片剥落,露出红褐色内皮,近平滑,微凹凸不平;当年生枝密被短柔毛,深褐色;冬芽卵圆形,红褐色,无毛。

叶质地厚,披针状卵形或窄椭圆形,稀卵形或倒卵形,巾脉两侧长宽不等,长1.7~8(常2.5~5)厘米,宽0.8~3(常1~2)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偏斜,楔形或一边圆,叶面深绿色,有光泽,除中脉凹陷处有疏柔毛外,余处无毛,侧脉部凹陷,叶背色较浅,幼时被短柔毛,后变无毛或沿脉有疏毛,或脉腋有簇生毛,边缘从基部到先端有钝而整齐的单锯齿,稀重锯齿(如萌发枝的叶),侧脉每边10~15条,细脉在两面均明显,叶柄长2~6毫米,仅上面有毛。花秋季开放,3~6数在叶脉簇生或排成簇状聚伞花序,花被上部杯状,下部管状,花被片4,深裂至杯状花被的基部或近基部,花梗极短,被疏毛。翅果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0~13毫米,宽6~8毫米,除顶端缺口柱头面被毛外,余处无毛,果翅稍厚,基部的柄长约2毫米,两侧的翅较果核部分为窄,果核部分位于翅果的中上部,上端接近缺口,花被片脱落或残存,果梗较管状花被为短,长1~3毫米,有疏生短毛。花果期8~10月。


【药用价值】

茎叶、树皮入药。性味:甘、微苦,寒。无毒。入肝、肾、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解毒消肿、凉血止血。用于热淋、小便不利、疮疡肿毒、乳痈、水火烫伤、痢疾、胃肠出血、尿血、痔血、腰背酸痛;外用:热毒疮疡、出血、牙痛。

内服:煎肠,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水调敷。

1、疮肿尚未成脓者:鲜榔榆叶适量,洗净,红糖的功效与作用少许,共捣敷,日换一次。

2、腰背酸痛:榔榆茎半两至一两洗净,切碎,猪脊骨数量不拘,和水、酒适量各半炖服。

3、牙痛:榔榆鲜叶煎汤,加醋的功效与作用少许,含漱。

4、乳痈:郎榆根白皮二至三两。水煎服,渣加白糖捣敷患处。

5、风毒流注:榔榆干根一至二两。水煎服。


【其他价值】

园林观赏:树形优美,姿态潇洒,枝叶细密,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因抗性较强,还可选作厂矿区绿化树种。

边材淡褐色或黄色,心材灰褐色或黄褐色,材质坚韧,纹理直,耐水湿,可供家具、车辆、造船、器具、农具、油榨、船橹等用材。树皮纤维纯细,杂质少,可作蜡纸及人造棉原料,或织麻袋,编绳索。


【化学成分】

树皮含淀粉、粘液质、鞣质、豆甾醇等植物甾醇;含纤维素22.3%、半纤维素10.56%、木质素25.17%、果胶8.0%、油脂7.75%。木材含7-羟基卡达烯醛、3-甲氧基-7-羟基卡达烯醛、曼末酮C、曼宋酮G、谷甾醇。 

药理作用: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等。

现代医学应用:乳痈红肿、恶疮疖肿等。


【饮片形状】

全年可采收,洗净,晒干。

叶椭圆形、卵圆形或倒卵形,长1.5-5.5m,宽1-2.8m,基部圆形,稍歪,先端短尖,叶缘有锯齿,上面微粗糙,棕褐色,下面淡棕色。气微,味淡,嚼之有粘液感。


【配伍禁忌】

1、脾胃虚寒者、气虚者慎服

2、孕妇忌用。

3、儿童慎用。


【相似植物】

榆树。叶片稍大,花期为春季。


【植物文化】

目前发现最大的榔榆,在陕西省宁陕县江口回族镇南梦溪。直径达2.1米,伞状树冠,龄约3000年,造形极其优美,枝繁叶茂。


【注意】

榔榆与榆树为同科同属植物,形态特征均相似,但功效相差较大,须注意辨别。

榆钱:安神健脾。用于神经衰弱,失眠,食欲不振,白带。

皮、叶:安神,利小便。用于神经衰弱,失眠,体虚浮肿。

内皮:外用治骨折,外伤出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

治疗请遵医嘱




【下期预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