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汕草药】鼠麴草

 医草yicao 2018-09-26


【学名】

鼠麴草[shǔ qū cǎo]

菊科鼠麴草属植物。


【别名】

清明草、软荞、棉菜、秋菊草、菠菠草、佛耳草、软雀草、黄花白艾、软芡、蒿菜、面蒿、清明菜、水萩、无心、无心草、田艾、青蓬、蓬草、糯米青、水肉花、鼠耳草、香茅、蚍蜉酒草、茸母、黄蒿、米曲、毛耳朵、水菊、绵絮头草、金沸草、地莲、黄花子草、水蚁草、清明香、追骨风、清明菜、棉花菜、棉茧头、宽紧草、清明蒿、一面青、鼠密艾、水蒿、靶菜、白头草、水曲、绒毛草、丝棉草、羊耳朵草、猫耳朵草、孩儿草、猫脚药草、花佛草、毛毛头草、黄花果、糯米饭青、黄花曲草、白芒草、毛毡草等。


【生长环境】

我国台湾、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也分布于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澳大利亚及印度。

土壤从沙土到粘土、从酸性土到调碱性土,均能良好的生长,土壤pH值是4.0~8.2,适生于湿润的丘陵和山坡草地、河湖滩地、溪沟岸边、路旁、田埂、林绿、疏林下、无积水的水田中。


【形状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基部发出的枝下部斜升,高10-40厘米或更高,基部径约3毫米,上部不分枝,有沟纹,被白色厚棉毛,节间长8-20毫米,上部节间罕有达5厘米。无柄,匙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匙形互生,长5-7厘米,宽11-14毫米,上部叶长15-20毫米,宽2-5毫米,基部渐狭,稍下延,顶端圆,具刺尖头,两面被白色棉毛,上面常较薄,叶脉1条,在下面不明显。

头状花序较多或较少数,径2-3毫米,近无柄,在枝顶密集成伞房花序,花黄色至淡黄色;总苞钟形,径约2-3毫米;总苞片2-3层,金黄色或柠檬黄色,膜质,有光泽,外层倒卵形或匙状倒卵形,背面基部被棉毛,顶端圆,基部渐狭,长约2毫米,内层长匙形,背面通常无毛,顶端钝,长2.5-3毫米;花托中央稍凹入,无毛。雌花多数,花冠细管状,长约2毫米,花冠顶端扩大,3齿裂,裂片无毛。两性花较少,管状,长约3毫米,向上渐扩大,檐部5浅裂,裂片三角状渐尖,无毛。

瘦果倒卵形或倒卵状圆柱形,长约0.5毫米,有乳头状突起。冠毛粗糙,污白色,易脱落,长约1.5毫米,基部联合成2束。花期1-4月,8-11月。


【药用价值】

茎叶入药。性味甘、微酸,平。无毒。入肺、胃、肾经。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祛风除湿、解毒。用于咳喘痰多、风湿痹痛、泄泻、水肿、蚕豆病、赤白带下、痈肿疔疮、阴囊湿痒、荨麻疹、高血压;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内服:煎汤,2~5钱;研末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1、一切劳咳嗽,雍滞胸膈痞满:雄黄、佛耳草、鹅管石、款冬花各等分。上为末,每服用药一钱,安在炉子上焚着,以开口吸烟在喉中。

2、咳嗽痰多:鼠曲草全草五、六钱,冰糖五、六钱。同煎服。

3、支气管炎、寒喘:鼠曲草、黄荆子各五钱,前胡、云雾草各三钱,天竺子四钱,荠尼根一两。水煎服。连服五天。一般需服一个月。

4、风寒感冒:鼠曲草全草,五、六钱。水煎服。

5、蚕豆病:田艾二两,车前草、凤尾草各一两,茵陈半两。加水1200毫升,煎成800毫升,加白糖当茶饮。

6、筋骨痛、脚膝肿痛、跌打损伤:鼠曲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7、白带:鼠曲草、凤尾草、灯芯草各五钱,土牛膝三钱。水煎服。

8、脾虚浮肿:鲜鼠曲草二两。水煎服。

9、无名肿痛、对口疮:鲜鼠曲草一两。水煎服;另取鲜叶调米饭捣烂敷患处。

10、毒疔初起:鲜鼠曲草合冷饭粒及食盐少许捣敷。


【其他价值】

1、食用:鼠壳粿、清明果等。

2、动物食用牧草

3、提取芳香油使用。


【化学成分】

全草含5%黄酮甙,0.05%挥发油,微量生物碱和甾醇,0.58%非皂化物,又含维生素B、胡萝卜素、叶绿素、树脂、脂肪等。花含木犀草素4′-β-D-葡萄糖甙。

药理作用:镇咳作用、抑菌作用等。

现代医学运用:治疗慢性气管炎等。


【饮片形状】

春季开花时采收,去尽杂质,晒干,贮藏干燥处。鲜品随采随用。

全草密被灰白色绵毛。根纹细,灰桂冠以。茎常自基部分枝成丛,长15-30cm,直径1-2mm。叶皱缩卷曲,展平后叶片呈条状匙形或倒披针形,长2-6cm,宽0.3-1cm,全缘,两面均密被灰白色绵毛;质柔软,头状花序顶生,多数,金黄色或棕黄色,舌状花及管状花多已落脱,花托扁平,有花脱落后的痕迹。气微,味微甘。以色灰白、叶及花多者为佳。


【配伍禁忌】

不可过量食用,过食有可能损害眼视力。


【相似植物】

秋鼠麴草(植株较大)

鼠麴草属植物多数有药用价值,功效虽然相近,但使用时要注意辨认。


【植物文化】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鼠麴草之所以得名,“鼠”字是因为它的叶片从形状到毛茸茸的特征,都和老鼠的耳朵相似,因此这种草还有个别名叫“鼠耳”;至于“麴”,本意就是用粮食酿酒时所用的酒曲,鼠麴草花的黄色和酒曲类似,所以民间干脆也把这种植物称为“米麴”。总之,鼠麴草从命名开始,就和餐饮有所关联。

南北朝时期,在荆楚地区流行一种鼠麴草的吃法:在阴历三月三日,采集鼠麴草捣出汁液,混合蜂蜜后用来制作米饼,名为“龙舌饼”,吃后可防治流行疫病。而各地流行更为广泛的做法是,清明前后采摘鼠麴草,称之为“清明草”,用它的汁液混入糯米制作糍粑,可将糍粑染为绿色,名“清明粑”这种吃法至今尤存。唐人段成式则称,非但清明前后人类喜食鼠麴草,连蛰伏初醒的虫子也对这草感兴趣,鼠麴草叶片茸毛上的甘露,就是虫子饮用的琼浆玉液,名为“蚍蜉酒”。


【注意】

拟鼠麴草是新拟未定的品种,处于鼠麴草与秋鼠麴草植株大小之间的鼠麴草属植物。与鼠麴草并在一起,而网络上已有信息将三者混乱。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

治疗请遵医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