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的停车罚单让你扫码转账; -换上熟人的头像和昵称来“借钱”; -“客服”发来链接要求进行“二次实名认证”,否则微信账号就要被冻结... 其实,这些骗局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冷静观察、细心辨别,就能看出错漏之处。 今天,梅梅为大家梳理了几种常见的骗局和辨认方法,我们一起看看! 骗局一 伪造停车“罚单”,诱导用户扫码转账到个人账户 骗局内容 梅梅的同事今天来到办公室后一直愁眉苦脸。梅梅问他才知道,原来他的爱车被贴“罚单”了。可是,同事说,自己的确是按规章停车。 梅梅对此事也十分怀疑,于是找到了那张所谓的“罚单”(右图)。 梅梅一看发现,原来这是个骗局。 真相 这是个伪造的罚单,扫码后出现骗子的个人账户,一旦转账,钱就会进入骗子的个人账户。只要有人上当,扫码转账,骗子就可以坐在家里收钱。 辨别方法 1 看清楚罚单的抬头(左图),以及转账时的收款方是否为交警官方账号,而非个人账号; 2 付款页面显示收款方应为官方交警账号; 3 印制了付款二维码的交通罚单,交警人员只会在现场执勤时当面送达驾驶人,而不会直接贴在车窗上。 骗局二 诱导消费者拍付款码页面,或发送数字密码 骗局内容 图源于网络 真相 正确方法: 无论如何,大家要切记,不要以任何形式向他人发送微信支付的付款码,包括条形码、二维码和18位数字编码等,决不让骗子有机可乘。 骗局三 换上熟人的头像和昵称 进行诈骗 骗局内容 有粉丝告诉梅梅,在旅游时,有朋友通过微信向自己借钱。后来才发现,“此朋友”非“彼朋友”,有人冒充了熟人骗走了自己的大额金钱。 真相 诈骗分子会换上与你朋友一模一样的头像和昵称,以某种紧急情况为由,诱导转账。 如果用户没有亲自和对方确认,很可能就把自己的血汗钱白送给别人了。 正确做法: 1 不轻易加陌生人为好友; 2 给已添加的好友都加上“备注名”和“标签”,以后对方无论怎么改名,都只会显示备注名; 3 涉及大金额金钱交易的情况,务必和对方确认。 骗局四 “私人”客服要求二次实名认证 骗局内容 暑假期间,另一位同事曾和梅梅说过,自己刚到外地时,遇到了一位“私人”客服。这位客服发来消息,要求同事在指定的网站上进行二次实名认证。 “私人”客服的消息是这样的: |
|
来自: lcttcl6789 >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