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文】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高频字词检测

 心静如水vqolwc 2018-09-27


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高频字词检测(一)

1、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乃强起扶杖,执图寺后。诣:到,去。

B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风、化:教育感化。

C学。劝:奉劝、规劝。

D是岁,始南徐州侨民租。课:征收。

2、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召有司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案:巡视,巡行。

B秦时与臣,项伯杀人,臣活之。游:交际,交往。

C史噤不敢发声,而出。趋:小步走,跑。

D于是其诬罔,一一服罪。劾:举报,检举,揭发。
3、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人之不善,而诛之。(追究,查办)
B卫青兵定河西,即当地山川民情,觅破敌之策。(按照)
C倭寇在渤海郡,横甚,民苦之,请。(查办,审理)
D古今帝王之言,上下相违者甚多。(查考,考察)

4、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便可公姥,及时相遣归。白:告诉,禀告。

B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短:进谗言,说坏话。

C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其能。害:伤害。

D齐桓晋文之事可得乎?闻: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5、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责备,过错。

B不父兄,不偏富贵。党:偏袒。

C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而白章。质:抵押。

D且诏纷出。矫:假托,假传。

6、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臣欺大王之罪诛。当:应当,应该。

B王曰:“何”,曰:“”。坐:犯罪,犯法。

C师退,于召陵。次:临时驻扎。

D且夫我尝闻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轻视。
7、下列划线字解释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项王东向B停车爱枫林晚。C不肖子罪籍没。D法当斩。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宰相是纵览政务的朝廷官员,他的权力要大于御史大夫。

B、太尉是军事首脑;郎中是尚书的下属官员;侍郎侍中是宫廷侍卫;左右拾遗是唐代谏官。
C、国子监是中央教育机构;御史主管监察百官,如同现在的纪委;主簿是秘书。

D、在清代,官职由大到小的排列是:巡抚,总督,刺史,知州,太守。
9、中国隋唐以后的官职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效率高,三省长官之间互相牵制,把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间接加强了皇权。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其中“三省”中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的机构和“六部”中负责军事、军政事务的机构分别是(    )

A、尚书省、兵部     B、门下省、吏部     C、中书省、刑部      D、尚书省、工部

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晋文公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欺诈,玩弄手段)
B、韩愈操行坚正,言无所忌讳。(鲠,直爽,正直)

C、贾谊正道直行,有狷介之操。(狷介,正直孤傲,洁身自守)

D、项羽自功伐,永不师古。(矜,珍惜,注重)
11、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一种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隋唐到清代的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中参加县府考试、省级考试、京城考试和皇宫大殿考试及其合格者,分别称为(    )

A、乡试——举人  会试——贡士   殿试——进士  院试——秀才

B、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会试——贡士  殿试——进士

C、会试——贡士  殿试——进士   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D、殿试——进士  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会试——贡士
1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高帝又特为起大,辇驾亲临之。(大臣或贵族的住宅)
B、明年,取进士,登。(科举考试的等级)
C、江山之外,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首先)
D、云有三郎,窈窕世无双。(用在整数的前面,表示次序)
1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太学,就是国学,中国古代最高学府,相当于后来的国子监,是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B、太傅,秦汉前是天子身边重要的辅臣,秦汉以后职能下降,成为专门辅佐太子的老师,也叫“太子太傅”。
C、博士,古代学官名,职责是教授、课试、奉使、议政,如:五经博士,太常博士,太学博士。
D、庠序,都是古代的祭品,夏朝为序,商朝为庠。如: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14、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公车特拜郎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B连公府不就。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C后刺史臣荣,臣秀才。举:推举,举荐。

D韩琦镇长安,荐泾阳县。知:了解。

15、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郎中。拜:授予官职。

B延、至治间……丞相东曹掾。选:选择。

C寻蒙国恩,臣冼马。除:任命,授职。

D召见,嘉纳之,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授:授给,给予官职。

16、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侍郎。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B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侯之赏。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C鲁居丧服阕,为太医都事。起:开始,起初。

D前太守臣逵,臣孝廉。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

17、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窦太后大怒,乃逐赵绾、王臧等。罢:免去,解除官职

B使者遂逮守,胁服其官。夺:抢夺。

C官削爵。免:罢免。

D有罪得以,有能得以赏。黜:废掉官职。

18、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再为太史令。迁:调动官职,一般指降低职位,如:左迁。

B为后将军。擢:在原官上提拔。

C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三十余人。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D(鲁)台都事。升:升官。

19、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加官爵。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

B罚臧否,不宜异同。陟:惩罚。

C元仁宗延祐五年,封楚三闾大夫屈原为忠节清烈公。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

D以相如功大,为上卿。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20、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贬邵州刺史,不半道,永州司马。贬:降职并外放。

B滕子京守巴陵郡。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C暂为衔使,遂南夷。窜:窜逃、叛变。

D屈原既,三年不得复见。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21、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帝怒,乃罢贽宰相,左除滂等官。左除:调动官职,多指升职上任。

B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C于是孔明废之为庶人,之汶山。徙:贬谪。

D为陇西都尉。调:变换官职。

22、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再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转、调、徙:调动官职。

B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出:任命。

C太守察王尊廉,辽西盐官长。补:补充空缺官职。

D刑部详覆官。改:改任官职。

23、选出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征、辟、荐、举、知、除、授,表示授予官职。

B升、擢、拔、迁、拜,表示提升官职。

C兼、领、补、出、权、判、守,表示兼代官职。

D贬、谪、放、左迁,表示降低官职。

24、选出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夺、黜、罢、免、去、废,表示罢免。

B复、还,表示恢复。

C告老、解官、请老、乞身、乞骸骨,表示辞官。

D判、假、移病、致仕、摄、行,表示兼代官职。
25、中国封建社会有三大选官制度,分为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下列材料中体现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

①《后汉书·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②《晋宣帝集》有司马懿除九品、州置大中正议:“案九品之状,诸中正即未能料究人才,以为可除九制,州置大中正”。

③《旧唐书·房玄龄》载:“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

A、 ①察举制       ②科举制       ③九品中正制

B、 ①九品中正制   ②察举制       ③科举制

C、 ①察举制       ②九品中正制   ③科举制

D、 ①科举制       ②九品中正制   ③察举制

26、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动正确的一项是:(    )

A、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放:暂代,代理。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陈情表》)——擢:放逐,贬谪。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就:就职,上任。

D、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本纪》)——假:晋升,升任。

2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错误的一项是(   )
A、太祖继位以来,广稠人众,恩宠下人,奖掖后进,士人以此之。(投靠,归顺)
B、夫子喟然叹曰:吾点也。(赞同,赞赏)
C、“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家人纷然相。(赞许,同意)
D、举世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称赞,表扬)
2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C、“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D、“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史记,吴太伯世家》索引说: “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 中原地区古人对南方各族通称“百越”或“越族”。

2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先生复要公饮,把酒论古今乱事。(治理)
B、官绅受贿,召有司行推鞠狱讼之权。(有权有势的已婚人士,候补待缺补任)
C、季布以勇显于朝廷,身屡军,帝信之。(掌管,主持)
D、武帝尚幼,社稷,治国家,无所不能也。(掌管,治理)
3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坟芜秽而不修兮,魂无归而不食。(杂草丛生)
B、不,胡取禾三百石兮?(稼,种庄稼;穑,收割庄稼。稼穑,后泛指农业劳动)
C、行其田野,视其耕耘,计其农事。(耕,耕地;耘,除草;耕耘,后泛指田间劳动)
D、风调雨顺,五谷丰,民心怡怡。(稔,庄稼丰收。熟稔,熟悉;五谷丰稔,同五谷丰登)
3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五谷,一说是黍、稷、麦、菽、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但无论哪一种,都指的是当时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B、“籴”“粜”意思正好相反,籴,卖出粮食;粜,买入粮食。 
C、“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廪,米仓。“时人饥,相渔食,帝调谷禀之”,禀,赐人以谷。
D、“封府库,籍吏民”,府,古代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库,古代藏兵器的地方。
3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是(   )
A、稼穑已登,宜速之。(割)
B、此唯救死而恐不,奚暇治礼义哉?(丰收)
C、汝曹少长丰,未见百姓艰难。(丰富)
D、舜之饭,茹草也。(干粮)
3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是(   )
A、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金银珠宝的代称)
B、其主王之食饮膳羞。(吃的东西;羞,通馐)
C、一锨复一杵,沥尽民脂膏。(百姓用血汗换来的财富)
D、观察三方,皆脂膏之地,而今仓木森森,令人唏嘘不已。(富裕)
3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是(   )
A、以肉投虎,犹如抱薪救火。(饥饿)
B、谷不熟为饥,蔬不收为。(蔬菜欠收)
C、本四百石,宣帝增。(增加了工作)
D、丁壮从军,老弱转。(军粮,粮饷)

35、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

B.“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

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乞身”。

3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

B. “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C. “乞归养”请求辞职回家。

D. “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

3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

38、我国古代刑罚种类繁多,下列按“由轻到重”的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黥(qíng墨字)、髡(kūn剃发)、髌(bìn割膝骨)、车裂(五马分尸)、磔(zhé 凌迟)
B髡(kūn剃发)、黥(qíng墨字)、髌(bìn割膝骨)、车裂(五马分尸)、磔(zhé 凌迟)
C黥(qíng墨字)、髡(kūn剃发)、髌(bìn割膝骨)、磔(zhé 凌迟)、车裂(五马分尸)
D髡(kūn剃发)、黥(qíng墨字)、髌(bìn割膝骨)、磔(zhé 凌迟)、车裂(五马分尸)

39、我国古代史书是记载历史事实的历史散文,要求如实地记载真实的历史事件,不允许采取文学创作的方法进行虚构。史书编排体例分为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历史)、纪传体(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反映历史)、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记叙历史)、记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记载历史;根据编排的年代跨度情况,史书又分为通史和断代史。下面对《史记》、《左传》、《战国策》、《汉书》编排体例判断正确的是(   )

A、纪传体、国别体、编年体、通史    B、通史、  国别体、编年体、通史

C、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断代史  D、通史、  编年体、国别体、通史

40、下面关于“桑梓”、“社稷”、“烽烟”、“桑麻”、“汗青”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战争、农事、史册、家乡、国家;   B、国家、战争、农事、史册、家乡

C、家乡、国家、战争、农事、史册;   D、史册、家乡、国家、战争、农事

 

 

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高频字词检测(一)答案

1、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乃强起扶杖,执图寺后。诣:到,去。

B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风、化:教育感化。

C学。劝:奉劝、规劝。

D是岁,始南徐州侨民租。课:征收。
C学。劝:鼓励,勉励】

2、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召有司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案:巡视,巡行。

B秦时与臣,项伯杀人,臣活之。游:交际,交往。

C史噤不敢发声,而出。趋:小步走,跑。

D于是其诬罔,一一服罪。劾:举报,检举,揭发。
A案:通“按”,握持】
3、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人之不善,而诛之。(追究,查办)
B卫青兵定河西,即当地山川民情,觅破敌之策。(按照)
C倭寇在渤海郡,横甚,民苦之,请。(查办,审理)
D古今帝王之言,上下相违者甚多。(查考,考察)
B按,考察,察看】

4、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便可公姥,及时相遣归。白:告诉,禀告。

B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短:进谗言,说坏话。

C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其能。害:伤害。

D齐桓晋文之事可得乎?闻: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C害:担心,害怕】

5、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责备,过错。

B不父兄,不偏富贵。党:偏袒。

C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而白章。质:抵押。

D且诏纷出。矫:假托,假传。
C质:底色,底子】

6、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臣欺大王之罪诛。当:应当,应该。

B王曰:“何”,曰:“”。坐:犯罪,犯法。

C师退,于召陵。次:临时驻扎。

D且夫我尝闻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轻视。
【当:判罪,治罪】
7、下列划线字解释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项王东向B停车爱枫林晚。C不肖子罪籍没。D法当斩。
A坐下,其他都是“判罪”】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宰相是纵览政务的朝廷官员,他的权力要大于御史大夫。

B、太尉是军事首脑;郎中是尚书的下属官员;侍郎侍中是宫廷侍卫;左右拾遗是唐代谏官。
C、国子监是中央教育机构;御史主管监察百官,如同现在的纪委;主簿是秘书。

D、在清代,官职由大到小的排列是:巡抚,总督,刺史,知州,太守。
D、官职由大到小的排列是:总督,巡抚,刺史,知州,太守。】
9、中国隋唐以后的官职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效率高,三省长官之间互相牵制,把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间接加强了皇权。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其中“三省”中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的机构和“六部”中负责军事、军政事务的机构分别是(    )

A、尚书省、兵部     B、门下省、吏部     C、中书省、刑部      D、尚书省、工部
A】

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晋文公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欺诈,玩弄手段)
B、韩愈操行坚正,言无所忌讳。(鲠,直爽,正直)

C、贾谊正道直行,有狷介之操。(狷介,正直孤傲,洁身自守)

D、项羽自功伐,永不师古。(矜,珍惜,注重)
D矜,夸耀,自满】
11、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一种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隋唐到清代的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中参加县府考试、省级考试、京城考试和皇宫大殿考试及其合格者,分别称为(    )

A、乡试——举人  会试——贡士   殿试——进士  院试——秀才

B、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会试——贡士  殿试——进士

C、会试——贡士  殿试——进士   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D、殿试——进士  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会试——贡士
B】
1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高帝又特为起大,辇驾亲临之。(大臣或贵族的住宅)
B、明年,取进士,登。(科举考试的等级)
C、江山之外,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首先)
D、云有三郎,窈窕世无双。(用在整数的前面,表示次序)
C第,只是,只】
1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太学,就是国学,中国古代最高学府,相当于后来的国子监,是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B、太傅,秦汉前是天子身边重要的辅臣,秦汉以后职能下降,成为专门辅佐太子的老师,也叫“太子太傅”。
C、博士,古代学官名,职责是教授、课试、奉使、议政,如:五经博士,太常博士,太学博士。
D、庠序,都是古代的祭品,夏朝为序,商朝为庠。如: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D庠序,都是古代的学校】

14、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公车特拜郎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B连公府不就。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C后刺史臣荣,臣秀才。举:推举,举荐。

D韩琦镇长安,荐泾阳县。知:了解。
D知:掌管,管理】

15、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郎中。拜:授予官职。

B延、至治间……丞相东曹掾。选:选择。

C寻蒙国恩,臣冼马。除:任命,授职。

D召见,嘉纳之,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授:授给,给予官职。
B选:量才授官】

16、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侍郎。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B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侯之赏。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C鲁居丧服阕,为太医都事。起:开始,起初。

D前太守臣逵,臣孝廉。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
C起:起用人,授以官职】

17、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窦太后大怒,乃逐赵绾、王臧等。罢:免去,解除官职

B使者遂逮守,胁服其官。夺:抢夺。

C官削爵。免:罢免。

D有罪得以,有能得以赏。黜:废掉官职。
B夺:消去官职】

18、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再为太史令。迁:调动官职,一般指降低职位,如:左迁。

B为后将军。擢:在原官上提拔。

C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三十余人。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D(鲁)台都事。升:升官。
A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

19、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加官爵。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

B罚臧否,不宜异同。陟:惩罚。

C元仁宗延祐五年,封楚三闾大夫屈原为忠节清烈公。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

D以相如功大,为上卿。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B陟:进用】

20、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贬邵州刺史,不半道,永州司马。贬:降职并外放。

B滕子京守巴陵郡。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C暂为衔使,遂南夷。窜:窜逃、叛变。

D屈原既,三年不得复见。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C窜:放逐,贬官】

21、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帝怒,乃罢贽宰相,左除滂等官。左除:调动官职,多指升职上任。

B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C于是孔明废之为庶人,之汶山。徙:贬谪。

D为陇西都尉。调:变换官职。
A左除:调动官职,多指降职】

22、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再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转、调、徙:调动官职。

B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出:任命。

C太守察王尊廉,辽西盐官长。补:补充空缺官职。

D刑部详覆官。改:改任官职。
B出:京官外调】

23、选出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征、辟、荐、举、知、除、授,表示授予官职。

B升、擢、拔、迁、拜,表示提升官职。

C兼、领、补、出、权、判、守,表示兼代官职。

D贬、谪、放、左迁,表示降低官职。

B拜,表示授予官职】

24、选出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夺、黜、罢、免、去、废,表示罢免。

B复、还,表示恢复。

C告老、解官、请老、乞身、乞骸骨,表示辞官。

D判、假、移病、致仕、摄、行,表示兼代官职。
D移病,致仕,表示辞官】
25、中国封建社会有三大选官制度,分为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下列材料中体现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

①《后汉书·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②《晋宣帝集》有司马懿除九品、州置大中正议:“案九品之状,诸中正即未能料究人才,以为可除九制,州置大中正”。

③《旧唐书·房玄龄》载:“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

A、 ①察举制       ②科举制       ③九品中正制

B、 ①九品中正制   ②察举制       ③科举制

C、 ①察举制       ②九品中正制   ③科举制

D、 ①科举制       ②九品中正制   ③察举制
C】

26、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动正确的一项是:(    )

A、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放:暂代,代理。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陈情表》)——擢:放逐,贬谪。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就:就职,上任。

D、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本纪》)——假:晋升,升任。
A放,放逐】

2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错误的一项是(   )
A、太祖继位以来,广稠人众,恩宠下人,奖掖后进,士人以此之。(投靠,归顺)
B、夫子喟然叹曰:吾点也。(赞同,赞赏)
C、“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家人纷然相。(赞许,同意)
D、举世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称赞,表扬)
A多,表扬,赞扬】
2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C、“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D、“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史记,吴太伯世家》索引说: “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 中原地区古人对南方各族通称“百越”或“越族”。
B、预定,不是确定】

2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先生复要公饮,把酒论古今乱事。(治理)
B、官绅受贿,召有司行推鞠狱讼之权。(有权有势的已婚人士,候补待缺补任)
C、季布以勇显于朝廷,身屡军,帝信之。(掌管,主持)
D、武帝尚幼,社稷,治国家,无所不能也。(掌管,治理)
A治,治理的好,安定太平】
3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坟芜秽而不修兮,魂无归而不食。(杂草丛生)
B、不,胡取禾三百石兮?(稼,种庄稼;穑,收割庄稼。稼穑,后泛指农业劳动)
C、行其田野,视其耕耘,计其农事。(耕,耕地;耘,除草;耕耘,后泛指田间劳动)
D、风调雨顺,五谷丰,民心怡怡。(稔,庄稼丰收。熟稔,熟悉;五谷丰稔,同五谷丰登)
D稔,庄稼熟了】
3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五谷,一说是黍、稷、麦、菽、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但无论哪一种,都指的是当时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B、“籴”“粜”意思正好相反,籴,卖出粮食。;粜,买入粮食。
C、“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廪,米仓。“时人饥,相渔食,帝调谷禀之”,禀,赐人以谷。
D、“封府库,籍吏民”,府,古代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库,古代藏兵器的地方。
B籴,买入粮食。;粜,卖出粮食。】
3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是(   )
A、稼穑已登,宜速之。(割)
B、此唯救死而恐不,奚暇治礼义哉?(丰收)
C、汝曹少长丰,未见百姓艰难。(丰富)
D、舜之饭,茹草也。(干粮)
B赡,丰裕,充足】
3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是(   )
A、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金银珠宝的代称)
B、其主王之食饮膳羞。(吃的东西;羞,通馐)
C、一锨复一杵,沥尽民脂膏。(百姓用血汗换来的财富)
D、观察三方,皆脂膏之地,而今仓木森森,令人唏嘘不已。(富裕)
A、馔玉,美食,金银珠宝】
3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是(   )
A、以肉投虎,犹如抱薪救火。(饥饿)
B、谷不熟为饥,蔬不收为。(蔬菜欠收)
C、本四百石,宣帝增。(增加了工作)
D、丁壮从军,老弱转。(军粮,粮饷)
C,俸禄】

35、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

B.“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

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乞身”。
C左迁,降职】

3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

B. “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C. “乞归养”请求辞职回家。

D. “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
C乞归养,请求辞职回家奉养父母】

3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
D《论语》不属于六艺】

38、我国古代刑罚种类繁多,下列按“由轻到重”的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黥(qíng墨字)、髡(kūn剃发)、髌(bìn割膝骨)、车裂(五马分尸)、磔(zhé 凌迟)
B髡(kūn剃发)、黥(qíng墨字)、髌(bìn割膝骨)、车裂(五马分尸)、磔(zhé 凌迟)
C黥(qíng墨字)、髡(kūn剃发)、髌(bìn割膝骨)、磔(zhé 凌迟)、车裂(五马分尸)
D髡(kūn剃发)、黥(qíng墨字)、髌(bìn割膝骨)、磔(zhé 凌迟)、车裂(五马分尸)
C古代刑罚重罚的三个标准,一尸首不完整;二死的慢;三远离家】

39、我国古代史书是记载历史事实的历史散文,要求如实地记载真实的历史事件,不允许采取文学创作的方法进行虚构。史书编排体例分为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历史)、纪传体(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反映历史)、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记叙历史)、记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记载历史;根据编排的年代跨度情况,史书又分为通史和断代史。下面对《史记》、《左传》、《战国策》、《汉书》编排体例判断正确的是(   )

A、纪传体、国别体、编年体、通史    B、通史、  国别体、编年体、通史

C、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断代史  D、通史、  编年体、国别体、通史
C】

40、下面关于“桑梓”、“社稷”、“烽烟”、“桑麻”、“汗青”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战争、农事、史册、家乡、国家;   B、国家、战争、农事、史册、家乡

C、家乡、国家、战争、农事、史册;   D、史册、家乡、国家、战争、农事
C】

 


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高频字词检测(二)


1、下列加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灌婴,睢阳贩者也。(丝织品)
B若发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素。(彩色的丝织品)
C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黑色的绢帛)
D新人工织,故人工织素。(粗布)
2、下列下列加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华美的衣着)
B揽裙脱丝,举身赴清泉。(袜子)
C怀黄金之玉,结紫与腰。(丝带)
D沛公加冕。(戴上帽子)
3、下列下列加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古代指十八岁)
B出入平津,一见孟尝君。(官邸)
C久之,雨坏舍,有司不修,至于废弛。(通“无”)
D周瑜曰:久不与子义同,今宵抵足而眠。(案桌)
4、下列下列加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附从者升进,忤逆者中伤。(不孝顺)
B不孝子秦桧,自小忤逆。(不顺从,违逆)
C每令鼓瑟,终日达夜,无忤色。(不高兴的脸色)
D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斜着眼看)
5、下列加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自郡吏以下,皆与之有抵牾。(争斗)
B其人自矜功伐,目无人,莫敢与之。(争吵)
C众遣其帅,已而去。(告知)
D投于帝,帝怒而出之京,流黄州。(揭发罪状的文状)

6、下列加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吏民相告。(责问,询问)
B秦桧尽选其亲,众恚忿,不敢言,飞发之。(揭发)
C籍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江东才俊,其威严。(紧张)
D秦舞阳未尝见天子,故震。(内心害羞)
7、下列加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修城郭,食省用,帝嘉之。(瞧不起)
B每于宴坐,嗤鄙其文,甚之。(批评)
C赵衔恨遽出,众人讶异。(心中含恨)
D屈原怀王听之不聪也。(通“嫉”,嫉妒)
8、下列加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至赵矣。(抄小路)
B君臣不睦,多。(隔阂,嫌隙)
C数月之后,时时而进。(渐渐地)
D坐有,仰天长叹,离席而去。(间隙)
9、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暗地里)
B夫人公于齐侯,齐侯不悦。(说坏话诬陷别人)
C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虏帅失信。(耻辱)
D牛畜兽有放佚者,不敢之。(责备,追问)
10、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懿为杨修所,惶怖。(中伤,诬陷)
B有言鹿者,赵高因阴言鹿者以法。(陷害)
C天下诸侯朝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朝见天子)
D二世常居中,与商决诸事。(禁令)
11、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又蒙恩召回廷,有所它任。(朝廷,宫殿)

B内户口,倍而增之,高祖患之。(京城或京城管理的地区)
C群臣议定,迁都许昌,造我京畿。(京城)
D京,大也;兆,众也。既大又众,乃京兆也。(北京)
12、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即席,见生人,容色大。(改变脸色)
B卒受帝命,践天子。(帝位,皇位)
C王莽忤逆,汉中缺。(国运,气数)
D戊戌,皇帝即,谒高庙。(台阶)
13、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视学京畿。(国都周围的地方)
B朕八龄践祚,在位五十余年,今年近七旬矣。(退位)

C忽有诏下,御驾泰山。(皇帝亲临某地)
D使之外将兵。(皇帝)
14、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帝新用事,匈奴急攻之。(准备做事)
B潜草诏,无人知者。(皇帝的诏书)
C稼轩以用兵之功而受诰封。(皇帝的赏赐、封赏)
D太后临朝,窦宪以侍中干机密,出宣诰命,一时显赫。(朝廷颁布的命令)

15、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暂,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贷款)
B而吟咏情性,以朝廷。(规劝)
C劲风而吹帷。(猛烈)
D广故数言欲亡,忿恚,令辱之,以激怒其众。(使恼怒)

16、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矣。(明白)

B学而时习之,不亦?  (高兴)
C既其出,则或其欲出者 (责备)
D不怨天,不人。(罪过,过错)

17、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小弟这几根老骨头,只好瘐死于囹圄之中矣!(监狱)
B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广。(用竹板或荆条打人的背部,臀部的刑罚)
C昔卞和献宝, 楚王之。(古代一种酷刑,割掉鼻子)
D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死刑)

18、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越日偃师见王。(拜访)
B逝将,适彼乐土。(前往)
C时余方访君寓。(访问,拜访)
D朱买臣至长安,阙上书,书久不报。(到,往)

19、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不能止。(马脱了缰绳,奔跑)
B鸟恋旧林。(同“系”,约束,捆绑)
C老翁逾墙,老妇出门看。(行走)
D诏书切峻,责臣慢。(拖延)

20、下列加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大之,虽不能察,必以情。(监狱)
B吾终当有以活汝,有祸,固所不辞也。(脱离危险)
C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以今日事势观之,难矣!(只是)
D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不怜公子姊邪?(唯独)
21、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下车,治威严。(从车上下来)
B耽病之,屡移疾乞骸骨。(请求告老还乡)
C事既未然,可免祸。(或许)
D大贤若处小任,往往以酒糊涂,倦于视事。(办公)
22、下列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避正殿,寝兵,不听事五日。(听政,处理政事)
B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旅店,客舍)
C将军麾军方寸乱,将军部曲已云散。(家人 )
D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23、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驽钝,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也。(奴仆)
B君之祖起家于布衣,以甲科谏议,位司空。(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
C 正言间,忽作色曰:“仙姑来矣。”(神情变严肃或发怒)
D王顾左右而言(别的,其他的,另外的)
24、下列句中加点字没有通假的一项是(   )
A秦伯素服郊次,师而哭。
B见使者,惊愕。

C旦日不可不自来谢项王

D五则攻之,则分之。

25、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邻?
B赵兵急入关。
C灭敌人万千。
D此两家常折券抵
26、下列加线词语与“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中“寻”时间不同的一项是(   )
A俄而,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咬敌领。
B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毛。
C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
D克,公问其故。
27、下列加线词语与“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中“向”时间不同的一项是(   )
A无何,高祖果召李广。

B先是,庭中中通,南北为一,墙往往而是。
C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D,郑武公娶于申。
28、下列加线词语与“比去,以手阖门”中“比”时间不同的一项是(   )

A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
B俸圣朝,沐浴清化。
C顷之,烟火张天。
D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29、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起厕。(到,往)

B讨贼檄文。(用于征召、声讨等的文书)

C秦时为沛狱。(在原官上提拔)

D善画者多书而能诗。(擅长)

30、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鳏寡独。(年幼丧父)

B何患名不彰邪?(美好)
C是以臣或其君,下或杀其上。(臣下杀君主;子女杀父亲)

D必手足,置老监。(手铐脚镣一类的刑具。)

31、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在刑部,见死而由窦出者,日三四人。(案件)

B且使告于郑。(急速)

C高世泰,忠宪公攀龙从子也。(侄子)

D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胁迫,威逼)

32、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被至南门。(捉拿)

B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而令行。(减少,减免)

C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弃去之。(因羞愧,脸色泛红)

D日不出门,以待捕者。(竟然)

33、下列加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未果,病终。(寻找)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心一也。(使用)

C季布以勇显于楚,身屡军,搴旗者数矣。(检阅部队)
D晚救之,韩且而并入于魏,不如早救之。(投降,屈服)
34、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良器不不用,不试不藏。(检验,核查)
B凡授田而收租,宜早不宜晚。(征收赋税)

C宜严黎民农桑,广粮仓。(督促,监督)
D二十年来,苦节读书,夜书,昼课书,不遑寝息也。(背诵)

35、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生对策,熟路同归,无有新意。(古代取士考试科目之一,由主考官设问,应试者对答,也叫“对册”)

B太常博士杨万里轮对,论及人才。(官员轮值上殿,面对皇帝,回答时政利弊)
C善始者实繁,终者盖寡。(攻克)
D李广左右谨宿卫。(叮嘱,告诉)
36、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片言可以狱者,独狄仁杰可也。(判断)

B坐罪者必罚,无所宽。(借钱)

C庄子作《渔父》,以孔子之徒。(诋毁,批评)

D嘉庆朝,朝廷腐朽,民不聊生,赭衣半道,群盗满山。(本指犯人所穿的红色衣服,这里指犯人) 

37、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叟揽而歌,声壮而彻谷。(丝绸)
B弃而专以策御马,马必伤,车必败。(驾驭牲口的缰绳)
C王病之,告令尹改乘而北之。(车)

D下视其,登轼而望之。(车辙)
38、下列对古今死亡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天子死为“薨”;诸侯死为“崩”;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B不满20岁死谓之“殇”;青壮年死谓之“夭亡”;老年死谓之“寿终”。
C为某种事情舍命谓之“殉”;战争中死于阵地谓之“阵亡”,现作“牺牲”;死于外地谓之“客死”。
D和尚死谓之“圆寂”;道士死谓之“羽化”;基督教徒死谓之“归主”。
    

 

  案
1、下列加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
A灌婴,睢阳贩者也。(丝织品)
B若发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素。(白色的丝织品)
C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白色的绢帛)
D新人工织,故人工织素。(细绢)
2、下列下列加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  )
A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富家子弟)
B揽裙脱丝,举身赴清泉。(鞋子)
C怀黄金之玉,结紫与腰。(丝带)
D沛公加冕。(登上皇位)
3、下列下列加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
A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古代指二十岁)
B出入平津,一见孟尝君。(官邸)
C久之,雨坏舍,有司不修,至于废弛。(房子)
D周瑜曰:久不与子义同,今宵抵足而眠。(床)
4、下列下列加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附从者升进,忤逆者中伤。(不顺从)
B不孝子秦桧,自小忤逆。(不孝顺)
C每令         鼓瑟,终日达夜,无忤色。(不高兴的脸色)
D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正眼看,面对面地看)
5、下列加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  )
A自郡吏以下,皆与之有抵牾。(矛盾)
B其人自矜功伐,目无人,莫敢与之。(悖逆)
C众遣其帅,已而去。(揭发)
D投劾于帝,帝怒而出之京,流黄州。(揭发罪状的文状)

6、下列加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

A吏民相告。(揭短)
B秦桧尽选其亲,众恚忿,不敢言,飞发之。(揭发)
C籍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江东才俊,其威严。(害怕)
D秦舞阳未尝见天地,故震。(内心害羞)
7、下列加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  )
A修城郭,食省用,帝嘉之。(减少)
B每于宴坐,嗤鄙其文,甚之。(怀恨)
C赵衔恨遽出,众人讶异。(心中含恨)
D屈原怀王听之不聪也。(痛苦,痛心)
8、下列加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至赵矣。(悄悄地)
B君臣不睦,多。(隔阂,嫌隙)
C数月之后,时时而进。(断断续续)
D坐有,仰天长叹,离席而去。(一会儿)
9、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C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责,责骂)

10、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D二世常居中,与商决诸事。(宫中)
11、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D京,大也;兆,众也。既大又众,乃京兆也。(国都及周围的地区)

12、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D戊戌,皇帝即,谒高庙。(帝位,皇位)
13、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B朕八龄践祚,在位五十余年,今年近七旬矣。(登基)

14、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武帝新用事,匈奴急攻之。(执掌政权,刚任职)
15、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宽恕,原谅)

16、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D不怨天,不人。(指责,批评)

17、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C昔卞和献宝, 楚王刖之。(古代一种酷刑,割掉腿)

18、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

B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离开)

19、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C老翁逾墙,老妇出门看。(跑)

20、下列加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  )
A小大之,虽不能察,必以情。(案件)
B吾终当有以活汝,有祸,固所不辞也。(假如)
C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以今日事势观之,难矣!(只是)
D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不怜公子姊邪?(难道)
21、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衡下车,治威严。(刚刚上任)
22、下列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C将军麾军方寸乱,将军部曲已云散。(部队,下属 )
23、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虽驽钝,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也。(我)
24、下列句中加点字没有通假的一项是( D  )
A秦伯素服郊次,师而哭。(向)
B见使者,惊愕。(佯)

C旦日不可不自来谢项王。(早)

D五则攻之,则分之。

25、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A焉用亡郑以邻?
B赵兵急入关。(促)
C灭敌人万千。(擒)
D此两家常折券抵。(债)
26、下列加线词语与“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中“寻”时间不同的一项是( D  )
A俄而,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咬敌领。(不久)
B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毛。(不久)
C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立即,不久)
D克,公问其故。(已经)
27、下列加线词语与“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中“向”时间不同的一项是(A )
A无何,高祖果召李广。(没多久)

B先是,庭中中通,南北为一,墙往往而是。(之前)
C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原先)
D,郑武公娶于申。(当初)
28、下列加线词语与“比去,以手阖门”中“比”时间不同的一项是( C  )

A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等到)
B俸圣朝,沐浴清化。(等到)
C顷之,烟火张天。(一会儿,不久)
D牧以谗诛,邯郸为郡。(等到)
29、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
C秦时为沛狱。(官吏,掾吏)

30、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

D必手足,置老监。(动词,用手铐脚镣一类的刑具控制、限制)

31、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余在刑部,见死而由窦出者,日三四人。(监狱)

32、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

D日不出门,以待捕者。(全,整)

33、下列加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 )

A未果,病终。(不久)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心一也。(因为)

C季布以勇显于楚,身屡军,搴旗者数矣。(掌管,主持)
D晚救之,韩且而并入于魏,不如早救之。(投降,屈服)
34、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D二十年来,苦节读书,夜书,昼课书,不遑寝息也。(学习,研学)

35、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
C善始者实繁,终者盖寡。(能够)
36、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
B坐罪者必罚,无所宽。(宽恕)

37、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叟揽而歌,声壮而彻谷。(牛缰绳)
38、下列对古今死亡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

A天子死为“崩”;诸侯死为 “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