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农业户
2018-09-27 | 阅:  转:  |  分享 
  
农业户?http://www.nongyehu.com/http://www.nongyehu.com7项符合石蛙的查询结果http://w
ww.nongyehu.com/shuichan/yangwa/43323.html石蛙人工繁殖技术___(目录1)1.人工催产
的设备与器材(1)苗房建造苗房四周用砖砌水泥抹面,墙高为1.5米,顶高为3.0米,上盖白色玻璃钢瓦,以保持充足的光线,育苗室要用水
泥铺地,以利于流水操作,建房面积按生产规/shuichan/yangwa/43323.html-2017-03-11?-?ht
tp://www.nongyehu.com/shuichan/yangwa/养蛙?2.?http://www.nongyehu.c
om/shuichan/yangwa/39794.html石蛙人工繁养技术石蛙学名棘胸蛙,又称棘蛙,石鸡、石蛤蟆、石怪等,为棘蛙属
动物,大型野生蛙类,是我国南方山区特有的名贵山珍,被美食家誉为“百蛙之王”。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少量石蛙基本
靠/shuichan/yangwa/39794.html-2015-01-14?-?http://www.nongyehu.c
om/shuichan/yangwa/养蛙?3.?http://www.nongyehu.com/shuichan/yangwa/
39783.html石蛙的养殖技术石蛙,是一种两栖动物,主要生长在深山密林,山涧溪流的自然环境中。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香爽口,是
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营养佳品。石蛙素有“百蛙之王”/shuichan/yangwa/39783.
html-2015-01-13?-?http://www.nongyehu.com/shuichan/yangwa/养蛙?4.
?http://www.nongyehu.com/shuichan/yangwa/39782.html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石蛙与青
蛙、牛蛙是同属动物,不仅是食用蛙中个体最大的(成年蛙体重达250g以上),而且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倍受人们青睐。1
蛙舍的选择与构造蛙舍一般选择在排灌方/shuichan/yangwa/39782.html-2015-01-13?-?htt
p://www.nongyehu.com/shuichan/yangwa/养蛙?5.?http://www.nongyehu.co
m/shuichan/yangwa/19832.html石蛙水霉病疾病名称水霉病为害对象石蛙蝌蚪病原为石蛙蝌蚪皮肤受损后感染
水霉所致。症状肉眼可见病蝌蚪皮肤表面有灰白色的丝状物。防治方法蝌蚪捕捞及运输时/shuichan/yangwa/19832.h
tml-2013-05-27?-?http://www.nongyehu.com/shuichan/yangwa/养蛙?6.?
http://www.nongyehu.com/shuichan/yangwa/19831.html石蛙红腿病疾病名称红腿病为害
对象石蛙疾病概述头部伏地,后肢无力地颤动,不吃不动病原有待研究症状病蛙头部伏地,后肢无力地颤动,不吃不动,大腿内侧及腹部皮
肤充血/shuichan/yangwa/19831.html-2013-05-27?-?http://www.nongyehu
.com/shuichan/yangwa/养蛙?7.?http://www.nongyehu.com/shuichan/yangw
a/19830.html石蛙烂吻病疾病名称烂吻病为害对象石蛙疾病概述游出人工洞穴,离群独居,活动能力明显减弱,摄食量减少,严
重时甚至停止摄食,蛙体消瘦病原主要是由于栖息环境改变引起蛙烦躁/shuichan/yangwa/19830.html-201
3-05-27?-?http://www.nongyehu.com/shuichan/yangwa/养蛙1:石蛙人工繁殖技术时间:
2017-03-1109:52:26??来源:?作者:1.人工催产的设备与器材(1)苗房建造苗房四周用砖砌水泥抹面,墙高为1
.5米,顶高为3.0米,上盖白色玻璃钢瓦,以保持充足的光线,育苗室要用水泥铺地,以利于流水操作,建房面积按生产规模而定,一般每1平
方米面积可生产2万尾小蝌蚪苗。(2)育苗架木质结构,高为70厘米,宽为40厘米,长度视苗房大小、形状而定。(3)育苗盘白色硬塑盘,
规格为39.5厘米×57.5厘米×11.5厘米(内径)。(4)孵化筛自制木框架,内拉紧一张尼龙纱窗布(规格为80~100目/平方厘
米),框架规格为31.5厘米×51.5厘米×3.0厘米。(5)自动控温电热棒控温范围为16~32℃,每个育苗盘需配备1把。(6)授
精皿(圆形)直径为5厘米,或用搪瓷小碟子(白色)代替,直径为8厘米。(7)注射器注射用针为6~7号针头,以小针为宜,各备若干套。(
8)镊子要求尖细、弹性强的不锈钢小镊子,长度不超过15厘米。(9)沉淀、蓄水两用池砖砌水泥结构,水容量为1~2吨。(10)其他温度
表、吸管、拉污布、精液处理布、激素药品等。2.人工催产的药物蛙类常用催产药物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
素类似物(LRH-A)和蛙脑垂体。催产药物的使用分为单一使用和混合使用。单一使用时。一般按每1000克体重的雌蛙用绒毛膜促性腺激
素1200国际单位,或注射促黄体生长素释放激素类似物25~30微克,或15~20个蛙脑垂体。雄蛙的脑垂体催产效力比雌蛙的差。根据不
同情况灵活掌握。若希望尽快产卵,则脑垂体用量应多些:反之,则应少些。混合使用时,则采用6~8个脑垂体,并加LRH-A25微克或HC
G600国际单位混合进行注射。一般混合注射效果比单一使用效果要好。由于雄蛙精巢内常年有成熟的精子,一般不需要注射激素,但为了使雌雄
蛙同步抱对,可给雄蛙注射雌蛙一半的剂量。3.催产药物的稀释液(1)任氏液的配制氯化钠6.5克,氯化钾0.4克,氯化钙0.12克
,碳酸氢钠0.2克,磷酸二氢钠0.01克,葡萄糖2克,蒸馏水加至1000毫升。氯化钙先配成10%或20%的溶液后,再按需要量加入已
制备好的生理盐水溶液中,以免产生不溶解的磷酸钙沉淀而使溶液混浊。葡萄糖可不用,因为加入葡萄糖的任氏液不能久贮。(2)生理盐水的配制
取6~7克氯化钠,溶解在少量蒸馏水中,再加蒸馏水到1000毫升,搅匀即可使用,所用蒸馏水要清新且pH值在7.2~7.8。4.蛙
脑垂体的摘取及脑垂体混悬液的制作(1)蛙脑垂体的摘取脑垂体位于蛙脑的底部,隐藏于蝶骨的蝶鞍中,须认真细致方能取出完整的脑垂体。先用
尖剪子从蛙颚骨插进嘴里,将嘴两边分别剪至鼓膜后面,再横着将蛙头剪下,随即把口腔上颚的皮肤翻起,用小剪子从枕骨大孔向眼窝前侧斜剪两刀
。将斜剪成的三角骨片翻折。用镊子将骨片提起,即可在脑腹面视神经交叉后面见到有一堆白色的东西,其中有一粉红色、约半粒http://w
ww.nongyehu.com/zuowu/zhima/芝麻大的颗粒(有时黏附在翻起来的骨片上),这就是脑垂体。可用镊子小心地取下
整个脑垂体备用,或放在冰箱(温度在4℃左右)保存,如果放在丙酮中,可保持1年以上。(2)脑垂体混悬液的制作将所需数量的脑垂体,放入
盛有任氏液或生理盐水(0.7%)的玻璃皿中。先用注射器(不套针头)将脑垂体和水一起吸入注射器中,然后套上中号针头,把注射器内的脑垂
体挤出,即可使脑垂体破碎。再换上口径更小的针头,把垂体碎片和水吸入后又挤出来,如此反复多次,就制成脑垂体混悬液,可供注射使用。采用
这种方法制作脑垂体混悬液比较简便易行。如果需要量大,也可用组织匀浆器研磨。5.注射方法与部位石蛙人工催产注射部位,主要在亲蛙
臂部肌内、腹腔和腹部皮下等部位。注射器必须经过严格消毒,注射用的针头以小号的为好,用注射器吸取注射液,然后进行皮下注射或腿部肌肉注
射。腹腔注射难度较大,进针深度不要刺得很深,以免剌伤内脏。最好是针头从大腿腹面的肌肉刺入,再伸向腹腔,这样一般不会刺伤内脏,同时,
在针头拔出后,药液也不至于从注射孔倒流至体外。(1)腿部肌肉注射用镊子夹住大腿背部内侧肌肉厚实处,以45度角入针0.6~0.8厘
米,然后慢慢推针,毕后拔针时,要用手轻轻揉擦针尖入口处,以免药液溢出。由于大腿皮肤较容易愈合,不易引起感染。因此,采取这种注射法效
果比较理想。(2)腹部皮下注射操作时须两人合作:一人捉住亲蛙,使其腹部朝上;另一人用镊子夹住腹部表皮向上轻提,另一手持注射器注射,
针头朝向头部,与蛙腹面呈30度角进针,深度以不刺入腹部肌肉为宜。(3)腹腔注射一人捉住亲蛙使腹部朝上,另一人在腹部中线偏左或偏右1
厘米处呈45度角斜插进针,以刚穿过腹部肌肉为宜,注意不能刺伤内脏。注射完毕用手捏住针孔处皮肤慢慢拔出针头,并轻轻揉搓针孔,以免药液
溢出。人工催产注射时间,通常选择在15︰00~17︰00进行。亲蛙注射后,要暂放桶中片刻,然后按雌雄比例1︰1投放到准备好的产卵
池内让其自行发情产卵。当水温为18~22℃时,注射后14~18个小时,亲蛙便开始抱对产卵,这种情况与自然产卵的时间基本一致。但也有
亲蛙由于性腺发育不一,因而药物反应时间有长有短,有的亲蛙注射后2~3天仍有抱对现象。出现这种异常是由于亲蛙性腺发育程度较差,卵粒在
短时期内难以成熟产出。这类卵子即使产出,其受精率和孵化率往往都比较低,但这并不影响人工催产繁殖的总体效果。亲蛙注射后经48个小时
如不见抱对产卵,可用手挤压腹部,要是泄殖腔仍无卵粒流出,则需做第二次注射,但药物用量应酌情减少。备注《石蛙高效养殖新技术与实例》2
:石蛙人工繁养技术时间:2015-01-1411:17:51??来源:?作者:石蛙学名棘胸蛙,又称棘蛙,石鸡、石蛤蟆、石怪等,为
棘蛙属动物,大型野生蛙类,是我国南方山区特有的名贵山珍,被美食家誉为“百蛙之王”。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少量石蛙基本靠上山捕捉,野生石
蛙越来越少,笔者通过几年的反复试验,总结了提高石蛙产卵率、孵化率、变态率、成活率的一整套人工繁养技术,且拟每年提留约2万只幼蛙放归
大自然,以此起到保护珍稀物种和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一,石蛙繁养中存在的问题1.石蛙养殖存在“四低”问题一是产卵率低,石蛙的自然产卵
和人工繁殖多是年产卵1次一2次,产卵次数和产卵个数均较少。二是孵化率低,蛙卯自然孵化率在10%一20%,人工繁育场的孵化率为30
%~40%,都不理想。三是变态率低,石蛙蝌蚪自然变态率为5%一20%,人工繁育变态率在20%一30%。四是成活率低,石蛙蝌蚪成活率
一般在20%~30%,幼蛙、成蛙的成活率一般在30%一40%。2.石蛙生长环境差温度是石蛙生长繁殖的最基本条件。自然生长的石蛙多数
在山涧和深潭,一般水温较低。石蛙虽属变温两栖类动物,但其产卵、孵化、变态、生长等对水温要求都比较严格,需要有适宜的温度条件,温度过
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四率”的提高。石蛙一般生长在山涧、水沟,生长的水环境差,水质相差也较大,而石蛙生长需要有优质的水环境,水的酸碱度
、水质污染等对其生长繁殖十分不利。急流和水草对石蛙生长繁殖也十分重要,水体流速的确定和水草的选择对行蛙产卵和孵化影响很大,自然环境
中水体流速和水草都是不确定因素,严重影响石蛙生长。3.饲料营养水平低石蛙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要有较高蛋白含量的动物性饵料,且喜食活
饵。自然环境和人工养殖都很难满足石蛙的营养需求,特别是自然生长的石蛙,其产卵率、孵化率、变态率、成活率更难得到提高。石蛙人工繁养技
术1.种蛙的选择与培育只有具备足够数量的健康、强壮、成熟的种蛙,才能达到增加产卵量、提高“四率”的目的,为人工养殖提供优质蛙苗打下
基础。应选择生长速度快、无伤残、健壮而不肥胖、体重在2009以上、人工培育的石蛙作为种蛙,雌雄比例为2:l,成熟度差异不能过大。雌
雄鉴别比较容易,雄蛙前肢十分粗壮,胸部及前肢内侧具有十分明显的黑色棘状体,而雌蛙胸腹平滑,后肢粗壮发达,腹部较大。石蛙从冬眠后便开
始进入繁殖期,生殖器官的发育主要由上一年的营养和冬季营养状况决定。要达到多产卵、孵化率高的效果,种蛙的上一年后半期的培育和冬季喂养
十分关键,一般认为石蛙冬季进入冬眠,不摄食,实际生产中石蛙在冬季水温降低到l5℃时开始停止摄食,适应一段时间后还有一定的活动能力
,包括整个冬季只要水温达到12℃石蛙也会间断性地摄食,因此冬季应保持喂食,减少冬季体内能量的消耗,保证石蛙性腺的良好发育。到春季,
一旦气温适宜种蛙产卵,可以提前1个月~2个月产卵,使石蛙由原来的年产卵1次可提高到年产卵6次一7次。冬季喂养以蚯蚓和黄粉虫为主,多
选择在有太阳的中午喂食。种蛙产卵后,投喂的活饵(蚯蚓,黄粉虫)增加2%~3%,使种蛙快速恢复体能,在15天一20天内再次产卵。2.
选择在安静环境下的场地建养蛙池种蛙池面积一般为5In2—6m2,池高lm,池内水深0.1m~0.15m,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
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卵石,光线阴暗,湿度保持在80%,形成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孵化池面积一般为1m:,池高0.8m
,池内水深0.1m~0.15m,水质清新,pH为6—8,溶解氧含量充足即可,也可用长椭圆形的大盆代替。蝌蚪池面积为3m2~4m2,
池高0.8m,池内水深3cm-10cm,水质清新,pH为6—7,池内水陆面积比为2:l,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相同规格的蝌蚪为好。幼
蛙池面积一般为4m2—6m2,池高O.8m,池内水深0.1m—0.15m,池内水陆面积比为2:1,池内铺设3cm一5cm厚的小石
子,筑有石穴,水质清新,pH为6—7.5。3.饲养条件备有无污染的、充足的、流动的活水源,pH在6.5—8之间l具有活饵(蚯蚓、黄
粉虫)和蝌蚪配合饲料,具备取卵用的小塑料片、捞斗、孵化框等工具,具有消毒液(高锰酸钾和漂白粉)和维生素添加剂。具有水草、青菜。4.
种蛙管理技术一是温度控制,夏季蛙场气温要保持在35℃以下,水温要保持在20℃~28℃,使种蛙能正常产卵,在23℃~28℃条件下孵化
率达95%。二是保证水源,水质要清澈无污染,池内水流速度缓慢,溶解氧充足,用流水增氧或增压泵增氧。三是蛙卵管理,当天的卵一定要当天
取出,取出的蛙卵必须消毒后放入木制孵化框内孵化,孵化框浮在水面上,每平方米孵化框放蛙卵2000粒一3000粒。四是种蛙池和孵化池
要遮阳,避免阳光直射,可提高石蛙蝌蚪成活率达到98%。五是日常管理中要及时清理排泄物,始终保持水质清新,并防止虫害和天敌,注意水温
变化。六是蝌蚪定期消毒,每平方米放养蝌蚪不超过100尾。5.蝌蚪管理蝌蚪变态前,清理池子,全面消毒,蝌蚪变态后,要慢慢减少饲料投喂
量,防止吃撑;蝌蚪长齐四脚后,要避免惊动,变态池内要放水草,避免刚变态的幼蛙到水深处淹死,刚变态的幼蛙要慎重喂食,饲喂的小黄粉虫长
度必须在0.5cm以内,始终保持水质清新;进池操作或清池时严格遵守操作程序,避免意外损耗;严防个体大的蛙或天敌侵入,变态率可达到9
0%以上。6.幼蛙与成蛙管理根据各年龄段的蛙,投喂最适的饵料生物,并定点、定时、定量投喂;根据各年龄段的蛙,分类、分池养殖;做好防
逃、防天敌、防病措施,加强饲养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养殖责任心。加强管理后,幼蛙成活率可达95%。7.病虫害和天敌在
石蛙养殖过程中,主要病害有寄生虫病、红腿病、烂皮病、肠胃病、歪头病。病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发现病蛙应及时隔离治疗。主要防治措施是:
注意水质和饲料卫生,定期用生石灰泼洒消毒,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蛇类、鸟类、鼠类和猫等是石蛙的主要天敌,要做好保护石蛙的相关设施
,防止天敌人侵。三,小结1.石蛙产业化开发的核心技术是人工繁殖技术,是指从种蛙产卵开始,进行卵的孵化,孵化后蝌蚪的培育,以及从蝌蚪
变成幼蛙的整个过程,指标包括种蛙产卵率、卵孵化率、蝌蚪成活率和幼蛙成活率,采用网片孵化法可使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2.石蛙的自然
生长速度较慢,从种蛙产卵、孵化成幼蛙到幼蛙的先期喂养需要8个月时间,从幼蛙生长到体重l509左右的商品蛙需要8个月时间。由于石
蛙属冷血动物,有冬眠期,可通过采用大棚加温的方式消除冬眠,有效缩短生长周期。3.?http://www.nongyehu.com/
shuichan/yangwa/39783.html石蛙的养殖技术石蛙的养殖技术时间:2015-01-1311:36:17??来
源:?作者:陈玲彭德姣石蛙,是一种两栖动物,主要生长在深山密林,山涧溪流的自然环境中。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香爽口,是一种高蛋白、
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营养佳品。石蛙素有“百蛙之王”的美称,是湘西民间历代相传“食之长寿、药用化疮”的滋补强身珍贵野味;是皮用、食用
、药用为一体的特色新品种,其开发价值和利用价值的前景十分广阔。在湘西,石蛙的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近年长期毁灭性捕捉,致使资源濒临灭
绝。由于石蛙肉质细嫩、味道鲜香、爽口,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供不应求,价格日益昂贵。同时石蛙是一种生长快、省饲料、价值高、便于管理的
优良品种。发展石蛙http://www.nongyehu.com/养殖的效益比http://www.nongyehu.com/sh
uichan/yangwa/17687.html牛蛙、青蛙高几十倍。因此发展石蛙养殖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目前,在全国各地已有不
少的石蛙养殖专业户。近几年来,我们在石蛙池驯化养殖,人工孵化育苗技术得以突破,为了积极推广石蛙养殖,进一步促进石蛙养殖业的发展,现
将吉首市恒辉养殖专业合作社几年来养殖石蛙的经验进行总结如下。1蛙池的修建蛙池既是石蛙需要的生活环境,又能保证它不受外界各种天敌
的侵害。修建蛙池一般以10~20m2为宜,即蛙池长6m,宽3m,高80cm,池内实用面积为18m2。蛙池的
2/3为石蛙住宿场所,1/3为石蛙采食的食台,在住宿场所和采食台交界处为污水沟,住宿场所和采食台的两端稍微离于水沟,约形成15°
的坡度,在石蛙住宿场所内修1个小池,约为2m2,池内水深7~15cm,小池的下方与水沟交界处安装一软水管,用于调节水
位高低(7~15cm),池内用水泥浆抹平,使墙面光滑,为石蛙洗澡、栖息、产卵场所。池内石蛙居住地墙上安装自来水管和水龙头,
水龙头用来控制水的流量,水泥瓦与地面的高度为15~30cm。蛙池的上方,用塑料网整体严密封盖,完全做到老鼠和蛇类无法进入池
内。小池周围种植常绿的木本http://www.nongyehu.com/zhiwu/植物,可起到遮阳避暑、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并能招引昆虫,使石蛙获得新鲜的活食。由于石蛙是穴居动物,因此要参照石蛙天然穴居的生活习性,在池内的水泥瓦下面铺设鹅卵石或石块等。
2养殖用水石蛙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水是关键。蛙池用水必须细水长流,循环不断,并且要保持水质清新。水源以山沟水、井水、山泉水最好,
不能用混浊和有污染的水,也不能用城市含氯的自来水。养殖池应根据不同要求和水深,在每个池的排水口内安装限水管,用来调整水位的水流量。
3蛙池消毒处理幼蛙放养前10~15天,把池内污物清洗干净,然后放进50cm左右的水,按100g/m2生石灰或10
g/m2漂白粉进行全池消毒。5天后,等药性消失,排除旧水,放入新水,即可放养幼蛙。4幼蛙放养幼蛙放养量取决于养殖条件,饲
料供应情况和蛙体大小等因素。如为长流水养殖,活动场所大、遮阴条件好,放养密度可大一些,相反则少一些。一般来说,通常蛙体重为50~
75g的石蛙每平方米放养10只,100g以上的每平方米放养20只。由于石蛙生长速度不一,要根据蛙体的大小分类饲养,凡是
达到商品蛙重量(即150g以上)的就可以出池投放市场。5饲料投喂将饲料均匀地撒放于食台上,让其自行采食。饲料要多样化,鲜活
,主要以蚯蚓、黄粉虫、蝇蛆为主,投喂量以水温情况和采食量调整。水温在16~26℃时,每天投喂量为石蛙体重的5%~10%
;水温低于16℃时或高于26℃时,每天投喂量为石蛙体重的1%~3%;水温高于30℃或低于8℃,石蛙停止进食
。尤其要注意水温度高于30℃时,可导致石蛙死亡,要采取降温措施,搭遮阳网,换水,加电吹风等;水温低于8℃,石蛙进入冬眠,属
正常现象。投喂饲料时间以每天黄昏天刚黑时为宜。我们在实际饲养中的经验总结认为,在成蛙养殖期间,要控制适宜的水温,合理的密度和清新的
水质;而幼蛙体重增长较快,尤其是饲养2个月的幼蛙,月增重可达25g。这个阶段是幼蛙快速生长期,只要科学投喂,灵活掌握,营养全
面,其生长速度每天可达到1g,但放养密度要及时调整为每平方米20~30只,每月调整1次,分类饲养,达到生长平衡。投料要
做到“四定”:定点、定时、定量、定质。饲料不能乱投,以免污染水质。食台上未吃完的饲料要及时清扫,防腐烂变质,污染水质,传染病虫害
。蛙池不需要换水,每7天左右用水管清洗1次换水即可。6疫病防治(1)红腿病。石蛙病害以红腿病最为严重,该病危害大、传染快
,可造成大批死亡,常在养殖密度大,水质条件差的池中发生。石蛙发病主要表现为幼蛙的腹部肌肉出现点状充血,常低头伏池,精神差,活动缓慢
,不进食,一般3~5天内死亡。治疗方法:一般用2%的食盐水浸泡10min,每天1次直至病愈。防治方法:改良水质,调整
密度,用土霉素水溶液治疗,疗效肯定。(2)肠胃病。出现胃肠病的幼成蛙症状表现为病蛙开始栖息不定,东爬西窜,游动缓慢,喜欢钻泥;后期
平躺在池边和浅滩,不怕惊扰,瘫软无力,全身浮肿,捕捉时缩头弓背,伸腿闭眼,胃肠鼓气、腹胀,此病多发生在4~9月份,传染性强。
预防方法:坚持每天清除食台上的残饵,洗刷食台,定期消毒;发病季节定期用庆大霉素全池泼洒,或采用10g/m3漂白粉或30g/m
3生石灰消毒水体,也可用消炎药制成药饵投喂。如在饵料中拌加青霉素、链霉素、酵母粉、磺胺类药,或在饵料中加拌一些FK微生物制剂、
大蒜、生姜、黄连等。另外,暴饮暴食也会引发胃肠炎,因此饵料投喂要定时、定量、定点。治疗方法:病蛙一般用0畅1%~0畅15%盐水
浸泡15~30min,有一定疗效;人工填喂胃散片2次,每次半片,3~4天可治愈;或用10~15ppm氯霉素药
浴或内服酵母片,也可在饲料中加2%的氯霉素或其它胃肠抗菌素药物。4.?http://www.nongyehu.com/shuic
han/yangwa/39782.html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时间:2015-01-1311:33:14??来源
:?作者:唐俊英石蛙与青蛙、http://www.nongyehu.com/shuichan/yangwa/17687.html
牛蛙是同属动物,不仅是食用蛙中个体最大的(成年蛙体重达250g以上),而且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倍受人们青睐。1蛙
舍的选择与构造蛙舍一般选择在排灌方便,环境舒适,冬暖夏凉的地方。蛙舍如设在室内,则应通风凉爽,湿度适中,一般在75~
80%;如设在室外,则应架上遮阴棚,避免阳光直射,否则引起骚动而不利生长。蛙池一般为砖结构,规格为3m×2m×1
m,外表用水泥抹光抹平。距池底约10~20cm处应设有限水位孔,来调节池内水位。蛙池建好后晾干消毒再多次用清水冲洗
后方可投入使用。为使石蛙更好地生活,应尽量模拟石蛙野生的自然环境。用河里的石头搭成石穴,并在四周插上河草。池水控制在10~
20cm。在蛙池上方应设有护网,高度为1~1.5m,防止池内石蛙潜逃。2饲养管理2.1蝌蚪期的饲养管
理雌蛙受精后产生了大量的卵,受精卵在孵化仓内经10~15d就会孵出小蝌蚪,此时它不需其他食物,而是依靠卵内的营养与外
胶质膜。10d以后应适量补充含蛋白质丰富的http://www.nongyehu.com/siliao/饲料,20d后定
期补饲菜叶等http://www.nongyehu.com/zhiwu/植物性饲料。2.2变态期的饲养管理65d后蝌蚪进
入变态期,通常变态率为95%,此时对水质要求严格,要时常更替池内的水,水的pH值保持在6~8之间,严禁用漂白过
的自来水。池中水深为10cm,其目的是使变态的蝌蚪登陆,变态期的蝌蚪饲料应多样化并且营养全面。饲料中加入蚯蚓等动物性饲料。
2.3幼蛙的饲养管理蝌蚪脱去尾巴后进入了幼蛙期。此时期的饲料应以蝇蛆、蚯蚓等鲜活的动物性饲料为主,投喂量为体重的5%~7%
,投喂时间选择在傍晚或夜间,保证幼蛙吃饱吃好。2.4成年蛙的饲养管理幼蛙经过一年后就变成成年蛙了,成年雄蛙四肢粗壮,个体
较大,胸前长满了黑刺,在前肢各长有肉瘤,称为婚姻瘤,表明已达到性成熟;而成年雌蛙个体相对较小,没有黑刺和婚姻瘤。成年石蛙
在夜间抱对,由于此期石蛙艰负繁育后代的重任,体力营养消耗较大,对饲料、水质要求严格。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投喂时间选择在傍晚
或夜间。池内水的PH值应在6~8之间。当石蛙体重达到250g时就可上市了。3石蛙的人工受精技术选择个体较大,体况
良好,无疾病的成年蛙。用大头针将雄蛙杀死后,用小针或剪刀剖开,找到黄色的睾丸,用小镊子或剪刀取出睾丸放在烧杯中,用剪刀尽
可能剪碎。然后取出一只选出的雌蛙将生殖孔对准小烧杯,操作者用手使劲挤压腹部,尽量全部挤出卵块,一次可挤出2~3只雌蛙。
然后将装有睾丸碎片的烧杯按一定比例加入蒸馏水倒入盛有卵块的小烧杯,并将盛有睾丸碎片的小烧杯反复冲洗,直到完全转移睾丸碎片,之
后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液送到孵化仓。4石蛙的疾病防治由于石蛙是群居动物,如有一个个体患病将迅速蔓延至全群。石蛙的常见病有癞皮
病,胃肠炎等。要经常检查蛙池,如发现患病的石蛙应迅速将其隔离,防止其继续传染。定期进行蛙池消毒,杜绝病源。饲料做到多样化,
加强营养,注意适当添加维生素A或鱼肝油。5.?http://www.nongyehu.com/shuichan/yangwa
/19832.html石蛙水霉病石蛙水霉病时间:2013-05-2711:55:33??来源:?作者:疾病名称?水霉病为害对象
石蛙蝌蚪病原为石蛙蝌蚪皮肤受损后感染水霉所致。症状肉眼可见病蝌蚪皮肤表面有灰白色的丝状物。防治方法蝌蚪捕捞及运输时操作小心,培育池彻底消毒。6.?http://www.nongyehu.com/shuichan/yangwa/19831.html石蛙红腿病石蛙红腿病时间:2013-05-2711:55:06??来源:?作者:疾病名称?红腿病为害对象石蛙疾病概述头部伏地,后肢无力地颤动,不吃不动病原有待研究症状病蛙头部伏地,后肢无力地颤动,不吃不动,大腿内侧及腹部皮肤充血发红,3-4天后大批死亡。防治方法定期消毒,改善水质。对于病蛙可用20%磺胺胍溶液浸泡24小时。7.?http://www.nongyehu.com/shuichan/yangwa/19830.html石蛙烂吻病石蛙烂吻病时间:2013-05-2711:54:36??来源:?作者:疾病名称?烂吻病为害对象石蛙疾病概述游出人工洞穴,离群独居,活动能力明显减弱,摄食量减少,严重时甚至停止摄食,蛙体消瘦病原主要是由于栖息环境改变引起蛙烦躁不安而擦伤吻端表皮,加之http://www.nongyehu.com/养殖水环境恶化,致使病菌感染所致。有关致病菌的情况,尚有待研究。症状此病发生于人工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试养池。病蛙游出人工洞穴,离群独居,活动能力明显减弱,摄食量减少,严重时甚至停止摄食,蛙体消瘦。病蛙吻端溃烂发炎,严重时可见吻端骨骼。解剖观察,除胃肠无食或少食外,其他脏器均无病变。防治方法?(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在高温期间定期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全池遍洒消毒,饲养期间尽量保持环境安静,可减少此病发生。(2)石蛙发病后,立即隔离单养,然后采用下述外用内服的方法可治愈。体外用药:用2%-5%食盐水浸泡病蛙10-15分钟,并每天用四环素软膏涂抹患处一次,连续涂抹7天。完!
献花(0)
+1
(本文系Ican36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