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语文快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木香草堂 2018-09-27
《小学语文快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天津小学  李静

一、问题的提出

快速阅读是将被阅读的文字以组或行、块为单位进行大小不一的整体阅读,它是一种让我们能够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信息的阅读法。

理解能力就是培养阅读的悟意明理能力,要求在了解一字一词表面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语言文字之间的内在意义及内部联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等。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习内容的广泛与深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对于大量阅读资料的内容、特别是文本内容缺乏深刻理解。而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及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由此,我想研究一下如何能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为学生今后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理论支持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还指出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本课题的研究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出发点,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习内容的广泛与深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对于大量阅读资料的内容、特别是文本内容缺乏深刻理解。而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及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研究的方法

从课题名称就可看出我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采取的是行动研究法。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一、调查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方向。

发放问卷,查找问题。虽然我们对快速阅读理解能力存在的问题都比较清楚,但我们感觉还是应该要再进行广泛的调查,才能更为全面准确地了解语文现状,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这样,我们的研究才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为此,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学生的问卷就在本校随机抽取了一个年级两个班进行,得出了初步结论。收回问卷后,我们进行了仔细的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87%的学生喜欢读课外书,原因主要有:课外书读起来有意思,可以提高阅读量、词汇量。而另外13%的同学喜欢读课外书的原因是:可以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二、研究如何克服传统的不良阅读方法和心理障碍的方法

查阅文献,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小学生语文快速阅读训练教材》、《小学生快速阅读训练的理论和实践》等一些优秀教材、著作,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和思维。古人读书,讲求“三到”,即眼到、口到和心到;胡适认为,读书只有“三到”是不够的,应有“四到”,还应包括“手到”。天津大学的教授阎老师针对我校的课题《小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研究》,专心进行了指导,并且,为我们下发了辅导材料。

1.每节早读课都先激发学生的快速阅读情趣并随之确立明确的目标,并予以恰当的指导方法。指导分两步:

(1)隔周一早上,我们会进行快速阅读小练习,首先,老师先说一段前导词。让每一位孩子静心,待孩子都安静下来后,再去进行阅读练习,每位孩子都愿意参与进来,在练习中,我不仅掌握了孩子的阅读时间,更在孩子的阅读方法上发现了问题:孩子在阅读上不够连贯,相信这也是导致孩子对文章不够理解的一个很大的原因;还有个别孩子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出现假阅读现象,眼睛虽然看着书,但是却为了读书而读书,所以,对于书中的内容不够理解。

(2)隔周一早读课上,老师先做好朗读指导和朗读激趣工作。指导学生不但要读准字音、字义,更要读出文内美和文内情。老师仔细揣摩、认真体味文章的美,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和体会文章的美在何处,并把握朗读不同作品的语气和情感,让学生体验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体验到朗读的艺术魅力,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或学生听课文录音,跟随录音低声吟读,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入情入境地朗读中得到美的熏陶,最终达到“音”与“情”的融合.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以加强孩子的理解能力。

2.合理安排朗读内容,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依托文本编出诵读材料。

一般情况下,学生读的内容都是课本上的。课本上的选文都是历代名篇,确实值得我们去涵咏,但不是每篇课文都需要在早读课反复读背,一些理性很强的作品,通过默读冥想效果会更好些。另外,早读课上反复读某一篇文章,学生们会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降低了早读的效果。一般情况下,人对新鲜的东西比较感兴趣。鉴于此,我们认为应精选一些课外的文章让学生读背,一方面可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可扩大他们的积累,通过更多文章的积累可提高他们的语感能力。在此序列化的早读课诵读材料就发挥了有效的补充作用。

3.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快速提高阅读理解力的方法和阅读心理。

阅读理解需要看文章时快而仔细,迅速筛选重要信息,不断做出判断同时对自己的判断要不断加以求证,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准确可靠。

用长句子组成的排列,完全可将上述能力同时加以训练。排列跟一般文章有所不同,前者有着明显的规律,读懂了句子意思,就能找到规律。有规律的东西容易教给学生。语文不好教的原因就是不如数学有规律。数学题能归纳出很多公式和类型,用它们做棒子再串上一道道题目,就可做出一串串容易排列摆放保管的糖葫芦。而语文却很难,且不说世界上用于阅读的文章数不胜数,就是同一篇文章还可搞出不同题目,相同题目也会有不同答案。

蕴含着不同规律的诸多排列,来自于不同内容的各种文章,熟知了各种排列的规律对提高文章理解力肯定大有帮助。到底多少,不得而知,反正也是语文训练,不会白白浪费。

三、改革方案的实施及反馈修改

一、排列题的选择很重要。有些排列内在规律不明显,要靠语感去确定,这样的题目即使让学生知道了正确答案也不能提高分析能力。

二、排列的内容要难,字数要多,要高于该年级段的要求,以提高快速阅读思考能力

三、做题时不仅要求写出答案,还要圈出能判断答案的关键词。这种关键词没有对错,只是让老师从中看到学生思考轨迹,同时促使学生养成做题自我论证的习惯,防止学生盲目跟着感觉做题。“你们不能随便判别人为杀人犯,要有证据……”这是我教学中时常调侃的一句话。

四、做完题目后,要围绕每个人的思路进行讨论,而不是以题目的对错为中心。选择比较有代表意义的相反答案开展辩论,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并归纳学生的不同思路进行分析,让学生真正认可正确答案的分析,并知道自己是在哪个环节掉了链子。

五、不断提醒学生,意识和潜意识对做题的不同影响。潜意识就像个极度聪慧的孩子,经常用一个画面一个感觉一个随意冒出的答案参与做题;而意识则像警察,经常做着推理、批驳、论证的工作,对每个答案进行筛选把关。让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大脑状态,将意识和潜意识的组合达到最佳。这样说,是用心理学用语代替了时常所说的“仔细”“认真”,让学生调整做题状态时有据可依、有规可循。语文早读课改革方案的实施非常顺利,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四、研究成效

经过研究,我们认为必须加强管理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1.我的排列法进了了一段时间了,开始几次,我用逐句讨论关键词的方法进行导入。学生们从没进行过这种训练,开始很多同学摸不着北,关键词抓不到,道理说不出,但慢慢就上路了。我循序渐进地将排列题越换越难,学生们的水平居然也越来越高。这周是训练的第四次,那个最差的学生,居然每次都能有理有据地讲出句子的关系。

2、充分发挥不同读的形式的作用,追求创新。有声有色的读,可以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感情。朗读教学的形式本身就千变万化,如齐读,领读,对读,评读,范读,轮读,抢读,比赛读,吟诵读,体验读,自由读,接力读,分角色读,表情朗读等等。如果结合课文内容、学生特点,创造空间将更为广阔。

 

3、营造氛围,形成风格 所谓营造氛围是指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周围气氛和情调。英国哲学 家约翰.密尔认为“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火花的。”心 理学 家利珀还说:“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并指导行为。”                     

 

总之,我们通过课题的研究,更坚定了我们以科研促教育的信心。在对本课题的结题过程中,我们将通过总结和反思,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教研、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而加以完善。我们将更加努力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水平,用全新的理念和方法投入到新的课题实验中。

http://l./wgkt_bbc/home.php?do=blog&id=8752&mod=space&uid=271

 《小学语文快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