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素材摘录自上海书画出版社《举一反三·画蔬果》,技法演示:孙扬,节选网络共享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深入学习,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图书。 相关内容回顾,请点击:举一反三画蔬果(上) 豆角画法 取藤黄、花青调和成绿色,蘸此色,先画豆角脊背部的一笔,同时,可用紫色画出豆粒。利用余色,蘸少许花青,画出豆角中间的豆粒。以此类推,画出数粒即可。用浓墨勾勒豆角的脊背部及豆粒顶部的黑线。

莲藕画法 取藤黄、花青调和成淡淡的绿色,再掺少许朱磦调合,令其成为偏暖的灰色,取较为粗壮的羊毫笔,饱蘸此色后再用笔尖蘸上些许淡墨。先画莲藕上沿的一笔,笔尖向上,侧锋并略带弧形自左向右运笔,再以同样的方法蘸色,笔尖向下,画出莲藕下沿的准确造型。多节连体是莲藕的特点,其连接处较为细瘦。换小笔蘸淡墨勾出莲藕的轮廓线及莲藕断面的孔洞。用淡墨画出藕断连接处的节、须部分。

西红柿画法 取曙红,加少许朱磦色调和成较浓厚的基本色,取出部分加水稀释,笔端饱蘸稀释后变淡的颜色,笔尖再蘸少许未经稀释的深色,略调,一个西红柿的基本形用三笔画成,先画中间的一笔,下笔时笔尖向上,略作左右扩展,然后按下笔根,接着补上左边的第二笔。按照第二笔方法画上右边的第三笔。完成基本形后,再加画两小笔,用以表现西红柿上部可见的隆起部分。以深绿色画出西红柿的蒂柄部分。依此技法也可画甜椒。

香菇画法 取赭石适当加些曙红予以调和,以此为基本色,笔端饱蘸此色,笔尖再蘸少许中墨,略调,于香菇盖之隆起部位下笔,笔尖向外,笔肚按下,往左下方运笔并渐渐收起。以中锋画上表现轮廓的中间一横笔,然后以同样方法补上左右两边各一笔。于底部中心处往外以中锋画出一笔,表现香菇柄的形态。从香菇柄与香菇盖之连接处用淡墨加赭色以辐射状画出香菇底部的形态。

丝瓜画法 取花青、藤黄调和成绿色,用大笔饱蘸此色,笔尖再蘸花青,略调,以侧锋运笔,笔尖朝下从左至右依丝瓜的造型形态调整运笔的提按轻重,画出丝瓜的下半部。再以同样的蘸色运笔方式,笔法向上从左向右画出丝瓜的上半部分,形成丝瓜的基本形状。用较深的墨色勾出丝瓜筋脉。用藤黄调合朱磦画出丝瓜下端的花朵。依此技法也可画茄子。

玉米画法 取藤黄、花青调和成,先画出玉米的包叶。用中墨勾勒出玉米的基本结构造型。取藤黄调合白色填实玉米的颗粒,少许颗粒可用胭脂色。用曙红加墨调合,画出玉米的穗须。

西瓜画法 取朱磦色予以调开,蘸此色至笔肚处即止,笔根部分保持空白并留有较多水分,再以笔尖蘸少许曙红色,略调。从西瓜的上端下笔,笔尖朝上,并始终保持此状向下并往左右扩展。画至近瓜皮处,须按下笔根,形成渐淡之变化,并以弧形形态收住。将毛笔洗干净,在笔尖部位蘸上绿色,笔尖向下,整个笔头卧倒,以横笔沿底部作弧形运笔,画出瓜皮效果。以深墨点出瓜籽。

马铃薯画法 取藤黄、花青加少许赭石调和,笔中含水,用笔尖蘸此色,画出马铃薯第一笔。用此法连续画出几笔。用此法不断地加以扩展,注意马铃薯画的造型结构,不能过于渗化。注意留出少许凹凸处,用中墨在凹陷处作横点,以凸显感受。以此类推,画出多个。

樱桃画法 取曙红加藤黄调和,一笔画出一个圆形果实。用浓墨画出果柄及果实前部的小黑点。

石榴画法 取赭石色予以调开,笔端饱蘸此色,笔尖再蘸淡墨,先画竖放的石榴,下笔时笔尖向外侧,先画出石榴的左半侧。画横卧的石榴时,以同样的调色及蘸色法,笔法向外侧,呈圆弧状运笔,注意留出中间的圆形空白。以同样的调色及蘸色方法画出石榴的右半侧,注意留出开裂处的位置,再以此色补上一行,将横卧的石榴画成空心的圆球状。补上石榴的果柄及果蒂部的造型。画开裂处露出的石榴籽实,可先以较深的曙红色勾勒形状,然后以淡曙红色作烘染,最好是趁深色未干透时即作烘染,令其略略渗化,效果将更好。最后以淡墨在石榴的表皮上略点几点,以增强表皮的质感。

组合示范与作品欣赏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