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气转凉!该怎样给宝宝穿衣最靠谱?看这篇!

 伯乐书香小屋 2018-09-27

又到了夏秋交替的换季时节,早晚温差加大,这对体温调节能力尚不成熟的宝宝来说,怎样穿衣,穿多少合适,总是让妈妈为此操心,好像很难把握好度。


初秋季节,适当的“冻一冻”,对增强孩子对冷空气适应能力很有帮助。但是秋冻要适度,家长可以多摸摸孩子的脖子、后背,感觉温和,不冰凉,说明衣服正好。由于孩子活力大,尽量不要给孩子穿的太多。


 

由于小儿的体温调节能力尚不成熟,所以在天气忽冷忽热时,比成人更容易生病。不过体温调节的能力是可以通过日常对冷环境的逐渐适应加以提高的。


中医上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因为秋天是阴长阳消的季节,同时,秋天万物收敛,此时进行“秋冻”锻炼,不仅能提高人体抗病和抗寒能力,还能对呼吸系统疾病起到预防作用。


首先,让孩子有暴露于冷环境的机会。初秋伊始,父母不要急着给孩子添衣,而是让肌肤多裸露,接触空气和阳光,久而久之就增添了“秋冻”的底气。最简单的方法是养成用冷水洗手、洗脸的习惯。由于这是一个逐渐降温的过程,小孩一般都能适应。


其次,一定要把握渐进和适度两个原则。小孩耐寒锻炼应循序渐进,防止“冻而不动”,这就要求小孩要多进行户外锻炼,但要注意的是,不宜运动得大汗淋漓,只要身体微热即可,否则凉气会通过表皮扩张入侵身体。


第三,秋冻还要根据个人体质而定。健康的小孩进行适当的秋冻,能较快地适应气温变化,帮助孩子迎接寒冷的冬季。不过,如果是脾胃虚寒的小孩(一般表现为瘦弱、脸色发黄、食欲不振等),则尽量不进行秋冻,因为这类孩子本身就畏寒,如果进行秋冻的话,可能会比其他小孩更易得病。



手暖:

抚摩宝宝手心,如果是温热而无汗,证明穿衣是得当的。


肚暖:

保持肚暖即是保护脾胃,当冷空气直接刺激腹部,就会肚子痛,从而损伤脾胃功能、使脾胃不能正常稳定地运转,影响到正常的消化吸收,所以,“肚暖”是孩子保健的重要一环,睡觉时围上肚兜,是保持肚暖的好方法。

足暖:

脚部是阴阳经穴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孩子的手脚保持温暖,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头凉: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如果头部捂得严严实实,反而不利于体热蒸发,特别是当孩子发烧时,更不可捂住头部。


1、室内外穿衣有别,到户外去要给宝贝加件外套。

天气转凉,室内外的温差逐渐开始增大,妈咪带宝贝一起外出时,要记得给宝贝带上外套和长裤,以便为宝贝随时增加衣服。


2、外出时别忘了给宝贝戴上帽子。

初秋时,白天的阳光还比较强烈,戴上帽子既可以遮阳,又可早晚较凉时避免宝贝的头部受凉。特别是小宝贝,囟门尚未闭合,头顶部非常薄弱,更易受凉而引起伤风感冒。


3、回家后不要马上给宝贝脱外套、摘帽子。

初秋的天气常常是“外面热而室内凉”,进门一下子就把宝贝的外套脱掉了,容易使宝贝着凉,毕竟宝贝适应温度的能力不及成人。应先让宝贝稍微适应一下室内的温度,再给宝贝脱外套、摘帽子。


4、选择纯棉、舒适、透气材质的衣服。

初秋气温仍然很高,特别是南方地区,爱玩爱闹的宝贝依然会出很多汗。但终归气候还是比夏天相对干燥些,特别是北方地区空气中的静电稍有增大,所以妈咪应注意给宝贝穿着易吸汗、透气性好、静电小的棉质衣物,以免刺激宝贝娇嫩的皮肤。


5、宝贝的衣物要及时更换,单独清洗。

宝贝出汗后,妈咪要及时给宝贝更换衣服,以免秋风一吹,使宝贝的身体着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