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令人生疑的“乡愁”

 胡不周 2018-09-27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农村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巨大的城乡差别正在一步一步地缩小。被缩小的差别,不仅仅体现在生活方式上,也有“看世界”的眼光。前不久看新闻,今年上半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农村首次超过城市,这让我这个“根在农村”的“市民”深感欣慰,农民终于不再是当年城里人眼里的“穷亲戚”了。

然而,就在农村逐渐由穷变富的这些年,人们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忧虑”日益加深。从网络上,我们不时可以看到“回不去的故乡”之类的感叹,仿佛昔日美丽的故乡现在已经衰败;我们也不时可以看到一些“有识之士”为“衰败”的农业献计献策;至于对“留守儿童”、土地抛荒、年轻的农民不愿意也不擅于种田的“忧虑”,则几乎可以让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产生恐惧感。没有了农业,失去了“食物主权”,一旦粮食来源被人家截断,十几亿人岂不饿死?

我敢斗胆说,今天,那些在网上、在纸上写“乡愁”的人都不是农民,最多,也就是象我这样的“农民的儿子”,当初因为不堪农村的贫困“离乡背井”,“改变命运”之后忽又怀念年少时的点点滴滴;但是,你若让他们重返“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打死他都不愿意的。故而,所谓“回不去的故乡”,本质上是抱怨“故乡”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改变了曾经看似“可爱”的地方。“原生态”当然是一种美,如果今天的世界还是一个巨兽出没的世界,如果一眼望去只有绿色的森林蓝色的海洋,我们是不是认为这个世界很美?当然会,但我们忘了思考自己在哪里。如果恐龙没有灭绝,人类会成为地球的主宰?

今天的农村有没有“问题”?回答是肯定的,如果没有问题,农村扶贫、美丽乡村建设不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但真正“知农”的人应当知道,绝大多数问题都是历史遗留、积累下来的问题。比如贫困问题,个别人的贫穷有其自然、自身因素,但普遍贫穷,那就是“国策”问题。所以,农村扶贫战略,体现着国家和政府的担当,这是无容置疑的。

感叹“回不去的故乡”?我要说的是,只要你愿意,故乡总在,你完全可以回去;问题是你要回到一个什么样的“故乡”?如果你一定要比照你“童年的记忆”、回到那个时代的故乡,那么,你肯定“无家可归”。至于那些因为工作和生活关系看到了农村“现状”而“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我说一句不中听的话,他们所担心的,更多的是自己的肚子。农村衰败了、没人种田了,粮食从何而来?想想都可怕。

流行于网络的“乡愁”也罢,“忧农”也罢,其思维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必须有一群人为固守大家的“福祉”而象蜡烛一样燃尽自己的人生,但这个群体不包括自己。看看那些“献计献策”的人,有几个能如袁隆平一样顶着“院士”的桂冠挽起裤管脚踩牛屎下田?农村的年轻人不愿意种田?你去问问城里的年轻人谁愿意种田?而他们,都是中国人,在“价值取向”上,我们能否“双重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