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姓名说中国历史——太康失国

 昵称535749 2018-09-27

汉者,天汉也!所以我们的征途注定是星辰大

500

启是旧制度的破坏者,面对的反对力量非常强大,他的一生几乎都在征战中度过,晚年的时候连他的儿子都反对他,爆发了“武观之乱”,武观试图效仿父亲以武力夺取夏后,最终被镇压。

启去世以后,继任夏后的是太康,他是启的长子。

说来有趣,启的儿子基本上都是以“康”命名,从大到小分别是:太康、元康、伯康、仲康,唯一的例外是最小的儿子武观。

康在甲骨文中含义争议较大,有人认为是酿酒的意思,也有人认为是扬糠的意思。但引申含义都是富裕强健的意思。

太,代表大。太康就是老大的意思,迄今为止,在汉字体系内的命名中,仍有类似的应用,比如在日本,代表老大的就可以叫作“太郎”。

比较令人疑惑的是元康、伯康,因为元与伯,都代表老大的意思,那么元康和伯康也都是老大,启难道有三个大儿子了?

我们来看看史书上的说法,《史记》上记载太康归天以后,继任的是仲康,没元康和伯康啥事。

再从名字上来看,仲,是中间的意思,用在名字里,就是排名老二的意思。

无论夏后的继承权排序,还是姓名的排序,都是太康到仲康。这就叫人产生了一个怀疑,或许历史上根本没有元康与伯康这两个人,他们是后人凭空捏造的。

好了,回到正题上来。

太康出世的时候,启已经具有相当的地位,拥有一流的生活条件。太康没有经历过曾祖鲧、祖父禹的筚路蓝缕,所见所闻的只有父亲启的穷奢极欲。他在称后之后,根本不理政事,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这被野心勃勃的阴谋家认为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有一天,有穷氏的后羿乘着太康外出狩猎,突然发动政变,一举掌握了政权,太康的后位被颠覆,他本人则被流放到斟鄩。史书上,把这段有穷氏的后羿驱逐太康的历史,称呼为“太康失国”。

后羿,在中国的神话和历史中,其实有两个后羿。一个是尧时代射日的后羿,而这位后羿,时间上比前者迟了千百年。

有穷氏的这位后羿,应该是一个名号,而非名字。羿是擅长射箭之人的称呼,或许就是有穷氏君主的尊称。后,前面就已经说过,是夏朝最高统治者的尊称。因为后羿实际上执掌过夏朝,就赋予了他“后”的尊称。后羿的意思就是:执掌夏的擅长射箭之人。

后羿是有穷氏君主,有穷氏可不是穷光蛋之国的意思。穷在金文中含义是山洞、小洞。有穷氏,可能是一个有很多山洞的地方。后羿住的地方大概是喀斯特地貌区域,所以有很多山洞。

也有人认为,穷通穹,是擅长弓箭之人的称呼。有穷氏的意思就是擅长弓箭之人的国度,这和他们的君主为羿的称呼非常配对。

后羿夺得夏朝的实际掌控以后,并没有马上自立为后,而是立太康的弟弟仲康为后。仲康自然不甘心,与后羿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仲康失败,在他死后,后羿立其子相位夏后。

相不久之后就逃亡,投奔了同姓的斟鄩氏、斟灌氏,后羿索性就自立为后。后羿是个武夫,最喜欢畋猎,不擅长治理。很快,太康的悲剧,在他身上重新演绎了。

后羿有个手下,叫作寒浞。寒浞祖先在寒一带,以此为氏,也称伯明氏。

他是妘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八姓之一。妘由于没有甲骨文发现,其本意很难确知。传说妘姓的祖先是祝融,祝融出身于姜姓,因此妘姓应该是姜姓的分支。

史书上记载,寒浞从小就坏得流脓,所以被伯明氏的君主赶出了门,后来被后羿收养。寒浞是一个王莽式的人物,小心翼翼地博取后羿的信任,招揽党羽。十九年后,寒浞权倾朝野,发动政变,杀死了后羿,并自立为后,国号为寒。

寒浞大肆屠杀有穷氏的人民,又担心夏朝复辟,就带着两个儿子攻击夏朝的同姓方国斟灌氏与斟鄩氏,杀死了躲在斟鄩氏的相——夏朝正式宣告覆灭。

不过当时相的妻子缗已经怀孕,逃到了去娘家有仍氏避难。不久之后缗生下了相的遗腹子少康。少有小的意思,少康就是小小康。

有仍氏属于风姓,是一个小国。前面介绍过风姓,风同凤,从图腾来看,和崇拜鸟的东夷关系密切。夏的建立者启出身于东夷,和东夷关系密切很正常。

少康长大以后,被任命为牧正,也就是管畜牧的官。为什么让他管畜牧呢?恐怕有仍国的主要经济就是畜牧业,对于他们来说,管畜牧师一个很重要的职位,可见非常看重少康。

然而少康是相儿子的消息却暴露了,寒浞派人来抓少康,少康慌忙逃到了有虞氏。

有虞氏就是之前的舜后裔,当年与禹斗个不亦乐乎,运命真是奇妙,百多年过去了,有虞氏成为了夏朝复辟的关键之一。

有虞氏君主招揽少康为女婿,还赐予了他良田,蓄谋复国。

寒代夏在当时非常不得人心,残夏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夏朝的老臣伯靡联络残存的斟灌氏和斟鄩氏人,投奔少康,对寒浞发动进攻。

少康分别击溃了寒浞两个儿子浇与戏的方国,剪去了寒浞的左右臂,再对寒浞发动了进攻。此时寒浞年老体衰,根本无力对抗少康,被抓住杀死,寒国就此覆灭。历史上,这一事件被称为“少康中兴”。

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历时百年,经历了三代人。少康清晰地看到,尽管夏的先人与东夷关系密切,但是夏的主要敌人还是东夷,无论后羿还是寒促,都是出身东夷。因此在此之后,夏的主要针对对象就是东夷了。

少康去世以后,即位的是他儿子杼。杼,又作予,本意是投掷的矛,传说就是他发明了矛。杼在少康中兴的时候出过很大的力,他继承了少康的战略思路,继续打击东夷。传说予发明了兽皮战甲,使得夏对东夷诸侯的作战有了很大的威慑。

《国语·鲁语》评价杼:“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就是说杼继承了禹的事业,非常伟大。

杼以后是槐即位,槐在位期间,先后征服了居住于泗水、淮水之间的九个东夷方国、扩展了夏朝的势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