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可思议,透过德里看印度——人生必游地(叶平)

 叶老师YP 2018-09-27

“不可思议的印度”,正是印度国家旅游局的宣传语。印度共和国首都德里(Delhi)分为旧德里和新德里两部分,是印度第三大城市,也是我们印度游的最后一站。这个神秘而古老的都市,正好为印度的不可思议做一注脚。

德里国际机场

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为南亚第二繁忙的机场,出关大厅上方的墙上有一排莲花指造型的优美雕塑,每一个莲花指都有不同的寓意,突显了印度这个宗教国家的鲜明特色。

器材:NIKON COOLPIX S570

光圈:f/2.7 焦距:5mm ISO:800 

我们的帅哥导游,他给自己取的中国名字叫“自由”,热情、敬业地向中国游客“自由地推销”印度。结合他的介绍和我们后面的观察,描述印度最合适的形象词汇依然是“不可思议”。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4.0 快门:1/62 焦距:58mm ISO:640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印度河文明。然而,印度有无数个民族,从来就没有自己国家一部完整的文明史。几千年来,从最早的达罗毗荼人,到雅利安人、希腊人、摩羯陀人、贵霜人、突厥人、蒙古人,通过北部开伯尔山口源源不断地涌入并占领印度次大陆。直到近代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947年才独立建国。我们在印度旅游看到的古迹,多数是蒙古帖木儿建立的莫卧儿帝国遗存,新德里也不例外。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6.3 快门:1/165 焦距:60mm ISO:400 

在欧洲旅游期间,中国游客对景观分类总结出“宫保鸡丁”的四字箴言——宫(王宫)、堡(城堡)、基(基督教堂)、厅(市政厅、国会大厦)。以此方法,对照比较印度首都新德里,并结合已经走过的印度其他地区景点,从中发现其“不可思议”。

“宫”——印度门(及德里红堡皇宫)

在印度悠久的历史上,陆续有8个朝代在德里建都。最早的王朝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但目前展现人们眼前的是最后的两个朝代一南一北所建的两个都城,中间隔着一座德里门,并以著名的拉姆利拉广场为界,北边是莫卧尔王朝17-19世纪建都的以穆斯林建筑风格为主的老城,被称作老德里;南边则是由英国人建设并将此作为其帝国首都的一座带有欧式格调风格的新城,被称作新德里,也是今天印度国家首都所在地。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6.0 快门:1/512 焦距:24mm ISO:400 

印度门(the Indian Gate)即德里门,它的外形与法国巴黎的凯旋门相似,高48.7米,拱门高42米、宽21.3米,由红色砂岩和花岗岩建成。每逢重大节日的庆典活动都会在这里举行。印度门广场在印度的地位就相当于我们的天安门广场,绝对是国家的脸面。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4.0 快门:1/789 焦距:55mm ISO:400 

印度门是为了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第三次英阿战争中为英属印度而丧生的90000名不列颠印度军队士兵而建。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0.0 快门:1/256 焦距:47mm ISO:400 

虽然它与巴黎凯旋门有几分相似,只不过一个是给凯旋的士兵庆功,另一个是给战死的士兵黓哀,大体上反映了东西文化天生迥异的思维方式。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8.0 快门:1/333 焦距:96mm ISO:400 

旗帜下的无名战士纪念碑,叫做Amar Jawan Jyoti,意思是不朽战士之火焰。纪念碑是用黑色大理石做成的,其上立有一支步枪模型,步枪之上顶着战士的头盔。在碑的侧面用金色的字写着Amar Jawan两个大字,意即不朽的士兵。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3.0 快门:1/499 焦距:70mm ISO:400 

在印度门中正后部,也有一个火炬在静静燃烧的建筑物。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6.0 快门:1/512 焦距:24mm ISO:400 

印度门也是一个城市地标,新德里和旧德里的分界线,左面古城,右面新都。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249 焦距:24mm ISO:400 

现实与理想,传统与现代,贫穷与富裕被标注被放大,犹如两个贫富悬殊的邻居,住在同一块土地上。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9.0 快门:1/512 焦距:80mm ISO:400 

新德里城区街道宽畅幽静,绿树成荫,近百个使馆都集中的这个地区。老德里却混乱依旧,随处可见拥挤的小巷,破败的房屋,衣衫褴褛的路人。德里的1280万人口,一多半生活在老德里。然而,老德里和新德里现在已完全联在一起,印度老百姓说起首都时也通称“德里”,而非“新德里”。

德里红堡。德里旧城区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莫卧儿帝国的首都。自第五代皇帝沙贾汗皇帝时代开始,德里红堡(Red Fort)即为其皇宫。我们把它放在下面篇幅的“堡”中介绍。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256 焦距:60mm ISO:200 

“厅”——国会、总统府、甘地陵

新德里是一座典型的放射型城市,与法国巴黎相似,城市以姆拉斯广场为中心,街道成辐射状、蛛网式地伸向四面八方。宏伟的建筑群大多集中于市中心。

从印度门开始的一条宽阔而笔直的'国家大道',直通总统府。两侧是大片大片的草地,其间还有几个面积不小的水池。印度政府主要机构大都集中在这条绵延几公里的国家大道两旁。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999 焦距:82mm ISO:400 

总统府是一座气势雄宏的宫殿式建筑,坐西向东,采用红砂石建造,半球圆顶明显反映出莫卧儿王朝的遗风。面积约2万平方米,内有340个宫室、227根画柱、35个凉亭、37个喷泉、3000多米长的长廊。此外,还有一个长400米、宽180米的莫卧儿式样的庭院花园。

中央秘书处大楼(Central Secretariat Building, New Delhi),印度中央政府办公的地方。秘书处大楼中的内阁秘书处负责管理印度政府。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3.0 快门:1/333 焦距:24mm ISO:400 

中央秘书处建筑实际上是两个街区(北区和南块)对称的建筑,曾入选十大最美丽的国会大厦。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3.0 快门:1/331 焦距:24mm ISO:400 

国会大厦又称为桑榭·伯哈旺(sansad bhavan),一座现代化的建筑,位于总统府的东北面。采用圆盘形状,主体四周为白色大理石圆柱,建筑风格融合了印度传统风格与维多利亚时期的特点。内部墙上是一幅幅记载印度历史的壁画,充满了庄严神圣的气氛,格调十分高雅。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3.0 快门:1/333 焦距:32mm ISO:400 

位于新德里东郊朱木拿河畔,为印度国父“圣雄”甘地的陵墓。甘地陵的地位相当于当年我国南京的中山陵。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4.0 快门:1/333 焦距:24mm ISO:200 

圣雄甘地是印度的国父,他通过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为争取印度独立奋斗了毕生。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0.0 快门:1/199 焦距:24mm ISO:200 

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德里作晚祷时,被印度教极右分子开枪暗杀,终年79岁。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331 焦距:50mm ISO:200 

甘地陵只是一个象征性陵墓,里面并没有埋葬甘地的遗体。甘地被暗杀后,就在这里火化,他的骨灰分别撒在恒河和海洋中。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249 焦距:32mm ISO:200 

甘地陵没有任何装饰,极其普通、简朴。或许,这郁郁葱葱的青草地象征着圣雄甘地的精神不死!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4.0 快门:1/331 焦距:24mm ISO:200 

整个陵园呈凹形。在陵园正中,静卧着一座普通的正方形黑色大理石平台,墓后是盏长明灯,昼夜不熄,这是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精神的象征。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3.0 快门:1/333 焦距:24mm ISO:200 

陵墓正面刻有印度文:“嗨!罗摩!”这是甘地遇难倒地时喊出的最后两个字,罗摩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里的英雄,被认为是印度教中保护之神毗湿奴的化身。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499 焦距:93mm ISO:200 

我们看到与“宫”具有相同地位的建筑,有斋浦尔的城市宫殿,图中能够看到像蒙古包式的圆顶——莫卧儿帝国时期的建筑物。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4.0 快门:1/333 焦距:24mm ISO:400 

也有阿格拉的泰姬陵,同样是蒙古包式的大屋顶。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4.0 快门:1/333 焦距:24mm ISO:400 

“堡”——德里红堡以及其他城市的各类城堡

德里红堡是仿照著名的阿格拉红堡设计建造,因整个建筑主体呈红褐色而得名,属于典型的莫卧儿风格的伊斯兰建筑。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3.0 快门:1/333 焦距:47mm ISO:400 

由于莫卧儿王朝是蒙古人建立的印度王朝,两边的塔楼同样类似于蒙古包,或者蒙古骑兵的帽盔。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331 焦距:105mm ISO:200 

红堡有护城河环绕,河里已经长满了青草。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128 焦距:28mm ISO:200 

这个气势宏伟的皇宫是17世纪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帝王沙贾汗建造的。长约915米,宽518米,因为它的城墙和内部是用红砂石砌成,所以也称为“红堡”。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128 焦距:24mm ISO:200 

今日的红堡尽管失去了昔日的华丽,拉合尔门的雄伟气势还在,巍巍的红色城墙还在,部分基本结构完好的宫殿似乎还可以窥探出昔日的辉煌气派。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82 焦距:24mm ISO:200 

雄伟的鹰隼站立在红堡前的大树丛中。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82 焦距:105mm ISO:200 

我们在印度看到类似的“堡”状建筑,首先是阿格拉红堡,同为沙贾汗时期建造。

其次是斋浦尔琥珀堡,莫卧儿时代由拉贾斯坦国王建造,也是蒙古风格的建筑。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6.0 快门:1/512 焦距:24mm ISO:400 

最后,占西的奥恰古堡,拉杰普特土邦的宫殿,为了迎接莫卧儿皇帝阿克巴大帝之子贾汉吉尔而建的蒙古城堡。这些所谓“堡”,与欧洲新天鹅堡类似的堡大相径庭。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256 焦距:32mm ISO:400 

“基”—— 贾玛清真寺、莲花庙、库杜布塔,以及其他城市各教派庙宇

印度是众多宗教的发祥地,全民信教的国度,多种宗教文化在这里和谐共处,几乎最出名的旅游胜地都是庙宇。然而,印度虽然是佛教发源地,但印度教(婆罗门教)却统治着全国,有82%、近10亿居民信奉。15-18世纪莫卧儿帝国统治期间,伊斯兰教曾被定为印度国教,现在仍有12%的居民信奉。此外,有2.3%的居民信奉基督教;1.9%的居民信奉锡克教;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而这个佛教诞生的国度,信奉佛教的人已寥寥无几(仅占0.8%)。

位于旧德里东北角的贾玛清真寺,是全印度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世界三大清真寺之一”。“贾玛”意为“星期五”,两支尖塔与白色的伊斯兰圆顶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南北两支高耸的宣礼塔,用红色沙石和白色大理石交错砌成,塔内有130级台阶。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249 焦距:24mm ISO:200 

清真寺建筑在一座岩石小山的高台上,距离地面大约有9米。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8.0 快门:1/197 焦距:40mm ISO:200 

贾玛清真寺由莫卧儿帝国沙贾汗皇帝组织庞大的工匠群建成,1650年动工,5000多名工人前后共建了6年时间,耗资100万卢比。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9.0 快门:1/128 焦距:24mm ISO:200 

它被称为“建筑奇迹”,全寺没有使用木料,地面、墙壁、顶棚都采用了精工细雕的白石,用铅灌封,十分坚固。

寺内正殿坐西向东,正中有一块洁白的大理石板,上面用黑色大理石镶嵌上“麦加”两字。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199 焦距:32mm ISO:200 

每到礼拜日,特别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穆斯林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朝拜,把清真寺门前挤得水泄不通。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8.0 快门:1/333 焦距:84mm ISO:200 

这里也许这里没有印度教寺庙那般色彩纷呈,但静默的祈祷人们会带来肃穆宗教的氛围。

走出寺庙的信众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249 焦距:24mm ISO:200 

喜欢印度的多数人都是因为这里种类繁多的宗教所带来的人文魅力,但宗教多就意味着国家的凝聚力差,难以管理,每年因为宗教纷争都能死亡五位数,于是政府就专门建造了一座巴哈伊教(大同教)莲花庙。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999 焦距:105mm ISO:400 

莲花庙位于德里的东南部,是一座风格别致的建筑。它建成于1986年,为崇尚人类同源、世界同一的大同教的拥有。这是一个崭新的建筑,它不同于印度的任何一个寺庙,甚至一个相似点都没有。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4.0 快门:1/394 焦距:24mm ISO:400 

莲花庙的外貌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高34.27米,底坐直径74米,由三层花瓣组成,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4.0 快门:1/331 焦距:35mm ISO:400 

莲花庙的内部只是一个高大空阔的圣殿,既无神像,也无雕刻、壁画等装饰性物件。进庙的教徙以及参观的人也不需进行什么特殊的仪式,只要脱鞋进殿,走到大理石椅上就座,然后沉思默祷就行。

器材:NIKON COOLPIX S570

光圈:f/5.4 焦距:5mm ISO:80 

底座边上有9个连环的清水池,拱托着这巨大的“莲花”。

莲花庙的周围是一大片碧绿碧绿的草坪,点缀着一簇簇花木,还可以看到其他神庙的身影。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8.0 快门:1/512 焦距:105mm ISO:400 

德里红堡附近的耆那教寺庙。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197 焦距:50mm ISO:200 

我们在印度其他城市看到类似的“寺庙”的宗教建筑,有克久拉霍印度教神庙,以“性庙”闻名于世。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394 焦距:24mm ISO:400 

瓦拉纳西的鹿野苑佛塔,佛祖初转法轮之佛教圣地。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394 焦距:45mm ISO:400 

阿姆利则金庙是印度锡克教最大的一个寺庙,整座金庙的建造共耗费750公斤黄金,被誉为“锡克教圣冠上的宝石”。

我们尚未去过的阿姆利则金庙,位于印度和巴基斯坦边境。

德里的库杜布塔(Kutub Minar)印度著名的伊斯兰教建筑,坐落在新德里南郊。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3.0 快门:1/256 焦距:24mm ISO:400 

库杜布塔被称为“印度七大奇迹”之一,是印度游不得不去的地方。在一般情况下,它都被旅行社设定为“自费项目”。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0.0 快门:1/199 焦距:24mm ISO:400 

库杜布塔也是印度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交融相汇的建筑物。 最初是德里最后一个印度教统治者乔汉为其王后建造。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256 焦距:24mm ISO:400 

其后被穆斯林皇帝库杜布.丁伊巴克为纪念伊斯兰教击败印度教的胜利将其改建为伊斯兰风格。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0.0 快门:1/197 焦距:35mm ISO:400 

库杜布塔塔高75.56米,呈平顶圆锥体,底层高达29米,是印度最高的塔。塔呈赭红色,用红砂石砌成。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4.0 快门:1/333 焦距:24mm ISO:400 

全塔由精致的环形阳台及支撑它们的钟乳石圈分为5层,每层外形各不相同。第一层是24个交叠的三角形和半圆形柱子,第二层是半圆形,第三层是三角形,第四、五层主要用白色大理石建造,中间夹有红砂石。这两层是14-15世纪重建的。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0.0 快门:1/197 焦距:28mm ISO:400 

塔身上镌刻着古老阿林伯文的《古兰经》经文和各种花纹图案,每层的花纹各不相同,但都极为精巧。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5.6 快门:1/249 焦距:105mm ISO:400 

库特布塔高耸入云,欲与天公试比高。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394 焦距:40mm ISO:400 

在塔底层的大门上刻有一句名言:'谁在地上为真主修造清真寺,真主就在天国为他建造同样的寓所。'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7.1 快门:1/166 焦距:58mm ISO:400 

天国的寓所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7.1 快门:1/98 焦距:24mm ISO:400 

天国的寓所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6.3 快门:1/82 焦距:24mm ISO:400 

天国的寓所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5.6 快门:1/82 焦距:45mm ISO:400 

虽然库特布高塔保存完整,但下面的主殿及周围设施都被时间和战火给摧毁。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8.0 快门:1/128 焦距:32mm ISO:400 

从库杜布塔可以眺望到新德里和旧德里及亚穆纳河的秀丽景色。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8.0 快门:1/512 焦距:105mm ISO:400 

在古老的塔前沉思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0.0 快门:1/197 焦距:24mm ISO:400 

世俗德里——不可思议

透过德里看印度。印度有自己的色彩、节奏和秩序,在这片土地上,一切都显得那么浓烈。然而,在多数人眼里,这里人口众多,基础设施落后、卫生状况糟糕、交通混乱不堪,以脏、乱、差闻名于世……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3.0 快门:1/333 焦距:35mm ISO:400 

新德里的一大景观是“三脚鸡”的士,主要交通工具是国人似曾相识的三轮车。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7.1 快门:1/394 焦距:105mm ISO:200 

在新德里的新区也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我们没有去,只好在网上下载这幅图)。

现代购物中心和超市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256 焦距:24mm ISO:400 

大型农贸市场

小商品琳琅满目

德里老城更多的却是这样的街道;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124 焦距:24mm ISO:200 

这样的商圈;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3.0 快门:1/249 焦距:32mm ISO:400 

这样的商铺;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128 焦距:24mm ISO:200 

这样的旅社。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7.1 快门:1/99 焦距:24mm ISO:400 

在贾玛清真寺顶拍摄的旧德里街区

器材:SONY HDR-XR100E

光圈:f/4.0 焦距:3mm 

德里普通的民居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5.0 快门:1/64 焦距:40mm ISO:400 

学校的学生正在放学。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49 焦距:24mm ISO:200 

搭乘校车回家。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166 焦距:45mm ISO:200 

当然,街头也能看到奔驰而过的现代校车。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7.1 快门:1/99 焦距:24mm ISO:200 

“人”——人物特写

印度人口众多,据联合国人口司估计,印度人口数量将在2025年超过中国而晋升为第一人口大国。

印度被称为“人种博物馆”,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在这片土地上和谐相处。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0.0 快门:1/199 焦距:35mm ISO:400 

或许因为全民信教,印度人很平和、知足。做事情不紧不慢,吃饭喝茶对他们来说是更重要的事。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7.1 快门:1/99 焦距:28mm ISO:400 

印度教依然保留着种姓制度。根据这一制度,人被分为四个等级,且生来就决定。四个种姓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即使到今天,在印度中小城市和农村,种姓制度造成的等级观念仍然盛行。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5.0 快门:1/199 焦距:105mm ISO:400 

婆罗门即僧侣,地位最高,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7.1 快门:1/197 焦距:67mm ISO:400 

刹帝利即武士、王公、贵族等,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8.0 快门:1/499 焦距:105mm ISO:400 

吠舍即商人,从事商业贸易;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7.1 快门:1/99 焦距:24mm ISO:400 

首陀罗即农民,地位最低,从事农业和各种体力及手工业劳动等。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种姓又派生出许多等级。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7.1 快门:1/166 焦距:65mm ISO:400 

从学生也可以看到人的贫富差异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99 焦距:24mm ISO:200 

不同的孩子乘坐不同的校车。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11.0 快门:1/124 焦距:28mm ISO:200 

四个等级之外,还有一个甚至没有自己种姓名称的达利特,又称为贱民或不可接触者,他们被认为天生受到污染,只能从事不“洁净”的工作。这里就是他们的居住区。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5.6 快门:1/99 焦距:40mm ISO:400 

绝大部分为农村贫雇农和城市清洁工、苦力等。新德里的“不可接触者”只能在户外做饭。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4.0 快门:1/49 焦距:99mm ISO:800 

孩子们也只能在露天睡觉。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4.0 快门:1/62 焦距:70mm ISO:800 

这一切,真的令人不可思议。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6.3 快门:1/82 焦距:24mm ISO:400 

只好在德里机场大厅里沉思默想,静静地等待返回中国。

器材:Canon Canon EOS 40D

光圈:f/5.0 快门:1/49 焦距:24mm ISO:1600 

不可思议的印度:游览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