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思考的本质,以及由此推知的重要学习方法:记录

 三木丸 2018-09-27

深度思考的本质,以及由此推知的重要学习方法:记录

本文作者:公众号《第一个5年》(wgy7732185)

一、深度思考的本质

深度思考的本质就是逻辑大规模的展开,这个过程就像集成度每18个月左右翻一倍的集成电路。

人脑智能的本质其实就是足够多的神经元组成网络的结果,这个网络遵循着指数增加、网络效应、量变引发质变等等。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静下心长时间盯着天花板上的图形观察,不需要你刻意思考,只要时间足够长、足够投入,天花板上原本凌乱的图形就会开始组合出各种有意义的形象,大象、人头、狮子、仙鹤等等,这是大脑在自动连接的缘故,据说,笛卡尔就是这样发明直角坐标系的。

牛顿曾说,他之所以能够对有些问题想得比大多数人深入,原因很简单,就是大多数人一天要想很多事情,而他只想一件事。

二、深度思考的重要性


深度思考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因为,人生的很多困局是比较复杂的,这些困局需要调动比较深入的智能才能搞明白,当一个人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时,很多困局就永远无法破除,只需要一个困局没有搞定,人就可能被锁死在某个死循环里。

例如,今天我们可能会后悔10年前没有认出某个近在眼前的机会,因而错失机会,10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是可能后悔今天没有识别出某个近在眼前足以改变命运的机会。

10年前,我们面对不确定性,今天,我们还是会面临类似10年前的不确定性,10年后,我们依然会面临今天面临的不确定性。

人生的很多东西就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会以相似的面貌一再出现,当我们没有智慧和原则去识别这些结构性困局时,我们就会受困于这样的结构性困局,而识别结构性困局的基础就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是在玩同样的游戏,有人20多岁就能把这些游戏玩得很好,有人60岁了还困在局里不自知。

结构性困局,除了上述“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困局外,还有一系列基于自身缺陷和人类认知盲点的结构性困局,这些困局因为涉及到否定自己,所以更难发现和破除。

是否能玩好这些一再出现的游戏,关键在于深度思考的能力,因为生活中很多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就像一道复杂的数学题,你凭直觉一下子看明白。

三、深度思考的条件


要让逻辑大规模地展开,至少需要满足以下这些条件:

1、长时间把注意力和思维活动投放到一件事上。

例如:针对某个主题持续性地思考、写作、交流。

2、之前思考的结果和过程可积累、可追溯,让相关概念能够大规模地展示出来,解放大脑记忆力不足的缺陷。

当一个工程复杂度达到一定量级后,人想要完成这样庞大且紧密的工作,就需要之前的工作成果是可积累、可追溯、可修改的。

例如:124*342=?,如果用心算是比较有难度的,但用上草稿纸就非常简单。

例如,程序员编写几万行的大程序,他不可能像编写几十行的简单程度一样,仅仅在头脑中就完成了,如果他不能写下来,面对如此复杂的工程,他是不可能完成的。

例如,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大部头小说,单单在头脑中构思,也是难以完成的。

四、超级重要,但大多数人会忽略的学习方法:记录


实现深度思考,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写下来,因为很多复杂的问题,我们需要长时间的反复思考才能想明白,这个过程就像程序员编程、小说家写小说、数学家演算数学题一样。

当自己认为某个主题非常重要的时候,不要让那个它停留在浅显的概念层面,而是把这个主题用专栏的形式固定下来持续思考、持续写作。

例如,如果你觉得“深度思考”这个点很重要,那就把这个点作为一个专栏,然后持续对这个专栏进行思考、写作、学习、交流……

我推荐用公众号,或有道云笔记,而不要用纸质笔记本,因为前者修改迭代起来效率更高、更方便。

选择用公众号写作的方式来落实深度思考是很高效的事情,原因如下:

1、写作是让非线性的大脑思维用线性的文字表达的过程,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思维训练。

自以为想清楚的东西,很多时候一写才发现其实根本没有想清楚,写作还是一种很好的检查方式。

2、公众号可以放在手机里,就像一个顾问和朋友一样,在心智上随时提醒自己、不断提醒自己,这种提醒的次数一旦足够多,深度思考的概念就会进入潜意识,而潜意识的力量是表意识的10000倍以上。

3、用写作倒逼自己去相关领域进行学习,掌握更多更好的概念。

4、公众号的文章是可以对写过的文章随时更新,这一点比用纸质的笔记本来写作和思考效率要高10倍-50倍.

也就是说,用公众号1年能做到的思考深度,你用纸质笔记本可能10年也未必能做到。

5、相关文章越写越多,这会自然呈现出自己对这个主题的宏观框架,并且还能直观地发现这个宏观框架的缺陷和亮点。

这种形式还能形成一种激励效应,体验到进步感,让自己越写越愉快,越愉快越写,越写越思考,越思考越深。

不要小看选择合适工具的重要性,很多人之所有无法进行深度思考,可能就是因为一些细微的差别导致没有达到深度思考所需要的条件,比如所用的工具或方式效率天然不够高、局限性比较大。

我有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一旦感觉某个概念或主题很重要,那么我就会把这个主题用公众号等方式固化下来,然后针对这个主题进行大量的学习、思考、交流和写作,公众号《第一个5年》中的各个栏目就是这样一点点迭代出来的。

我们知道,很多流传下来的话,都是有深意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样的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