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家长醒醒吧!你的孩子不适合学奥数 学了也上不了名校

 朱觉超 2018-09-27

作者:孙好人


近日,教育部明确要求竞赛产生的文件、证书、奖章显著位置,要标注教育部批准文号以及“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等字样。


这教育部继今年三月叫停高考竞赛加分后对抑制“奥数热”的又一次尝试。但实际上,在过去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尽管被官方屡次叫停,奥数在中国小孩的童年里依旧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奥数的诞生与在中国的演变


1934年,苏联举办了一次中学数学竞赛,命名为“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这是第一次有国家将数学学科与奥林匹克体育竞赛联系在一起。


图:1958年出版的《上海市1956-57年中学生数学竞赛习题汇编》


1956年,中国数学会指示下属各分会,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也举办中学生数学竞赛。这是中国“官办奥数”的开端。当时的教材内容,主要取自苏联历年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


受苏联影响,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也于上世纪50年代开展数学奥林匹克活动。1959年,由罗马尼亚牵头,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IMO)。


这个IMO,正是今年七月中国队连续四年错失冠军的IMO。


图:2018年IMO中国队队员,其中取得中国队第一成绩的陈伊一已被清华录取


1986年,中国开始正式组团参加奥数大赛,从1989年开始在奥数赛场上崭露头角,不断拿下团体冠军,“保二争一”开始成为常态,“中国人数学好”的都市传说也由此流传于世界各个角落。


但中国家长口中的“奥数”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指IMO,甚至他们可能都没听说过IMO;每周末送孩子上奥数培优班也并不是真的希望有一天能代表中国出征、斩获国际大奖。


奥数在中国还有一层更“中国特色”的功用:改变人生轨迹。


中国式奥数:从天才游戏到名校入场券


参加IMO的国家虽有上百个,但只有在中国,奥数才成为了一门“显学”。中国家长对奥数的热情,明显要远超其他国家的家长,这个苗头则要溯源到三十多年前。


1986年小升初的新规成为推动全民“奥数热”的第一把火,也成为中国家长神化奥数的关键点。


这一新规出台前,我国小升初是需要经过统一考试的,学校用分数选择自己的生源。但新修的《义务教育法》打破了这一规则,要求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依户籍所在地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于是“小升初”的依据由统考分数改为“免试就近入学”。


升学不再依据考试成绩,意味着把学生的能力与学校的质量割裂开来:一个“好苗子”家里没套学区房也不免沦落到三流初中,一所顶尖初中很可能只能招《义务教育法》来资质普通的学生。


图:南京某名校进行“小升初”电脑摇号,电脑随机从4480个报名学生选出2240名幸运儿名单,数千名家长一哄而上寻找自己孩子名字,现场挤成一团


望子成龙的家长和严控生源的学校显然不能接受这种随机分配的模式。在这种压力下,奥数竞赛就成了“小升初”考试的替代品。取消统考后北京一位中学校长曾直言:不让我们以竞赛成绩和考级作为入学参考,那参考什么呢?

择校、择生的“刚需”推动了“奥数热”。很快,各种奥数比赛、奥数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冒出来。


1991年中国举办了第一届小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报名人数仅四川省就达到40万人,最后不得不将全国名额限制在20万以内。


如果说在教育法改革之前,奥数还是专属少数天才者的游戏,而取消小升初这一政策则直接把大量资质一般的学生推进了奥数的洪流——他们别无选择。


奥数屡禁不止:谁中了“禁奥令”的圈套?


与家长们义无反顾地拥抱奥数的热情相比,官方对待奥数的态度则显得相当排斥。


自1986年“小升初”入学方式改变后,奥数对中国学生的意义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比赛,它更多时候是通往名校的入场券。因此在1994年教委首次要求停办奥校的时候,搞奥数正搞得热火朝天的家长和学校们根本没空搭理,这个通知也就和后来的时有发出的“禁奥令”一样,被无视了。


图:“禁奥令”颁布后各种培优班依旧层出不穷


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就明确规定公办初中、小学禁办奥数班,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几个奥数大省市的教育部也纷纷出台政策,禁止举办各种形式的中小学奥数班。可以说从奥数在中国兴盛之后,各地乃至全国的“禁奥令”就从未断过。


但层出不穷的 “禁奥令”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家长们对奥数的决心,各地的奥数班还是该办办,奥赛还是该考考,奥数学得好的学生依旧是名校的追捧对象,那些在奥数和“禁奥”之间徘徊的家长成了最大“受害者”。


图:2015年6月27日,河南郑州,河南省实验中学,郑州市民办小升初考试举行


2009年10月,成都市教育部门发布五条“禁奥令”,措辞相当严厉:“在职教师校外有偿补课将被开除”、“招生看奥数,校长将被免职”等。但这项堪称“史上最强”的禁奥风暴并没有持续太久。


次年3月,成都的奥数竞赛如约而至,全市逾5000名小学生参赛。此后不久,成都6所中学的小升初考试吸引了上万名小学生参加。这场在教育局眼皮底下明目张胆进行的小升初考试惊醒了家长们:相信“禁奥令”的结果就是孩子没有学校可以读。


禁奥背后: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不适合学奥数


在全民“奥数热”和官方“禁奥”之间,貌似找不到平衡点。

家长和学校坚持搞奥数很好理解。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等生都是稀缺资源,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筛选机制的缺位使得奥数顺理成章地成为“民间升学考”。


但官方为什么禁奥呢?大概是因为绝大部分学生都不适合学奥数。


在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中国奥数队领队、主教练熊斌看来,只有5%的学生适合学习奥数。熊斌认为,只有在学校里数学学得相对比较扎实、学有余力,且又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才适合学奥数。


图:一间教室里,70多名小学生正在上课,用的是奥林匹克数学教材


事实上不仅专家这么觉得,调查显示,40.2%的受访者觉得身边大部分孩子不适合学奥数;6.9%的受访者认为基本都不合适。可以看到,接近一半的家长都对“全民奥数”持怀疑态度。


在学习奥数这件事上,其他IMO参赛国的态度跟中国有很大差别。在德国,参加IMO的大多数学生也不会把参赛与自身今后的职业发展相联系,即使在IMO中获奖,也不能为学生带来什么;在澳洲,大多数家长都是把奥数看做一种特长,把奥数班当作兴趣班,就跟音乐、钢琴、书法、足球是一样的。


奥数还魂:离“不学奥数”还有多远?


今年3月21日,教育部对今年高校招生做出部署,其中强调,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然而在取消了“奥数保送”、“奥数加分”后,奥数又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升学环节里。


2003年,教育部在高招中开始推行自主招生政策,通过自主招生的学生可以得到相应的高考降分政策。正所谓“多考一分,辉煌一生”,一下子少好几十分这种“捷径”自然也成为家长眼里不能错过的“香馍馍”。


图:2014年2月16日,天津南开大学考点,一名考生在进考场前查看复习材料


在2018年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90所高校名单里,九成以上的高校认可考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奥赛的成绩,理科类竞赛奖项依然是自主招生报考的主要条件。北大清华还几乎同时发出了奥赛生“召集令”,将录取具有奥数特长的学生组成“英才班”。


一位五年级孩子的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虽然目前中小学各大奥数杯赛处于叫停状态,但她依然会让孩子坚持上奥数辅导班:“从自主招生可以看出,高校对奥数成绩还是非常重视。我们希望这个特长能够为她将来参与高校选拔增加重要砝码。”


“禁奥令”一道道地下,“奥数禁不掉”的历史一次次上演,奥数在中国的意味早已不仅仅是数学这门学科或者一场竞赛,它身上寄托的是“上名校”的中国少年梦。


但名校梦该如何实现?是否只有奥数这一条独木桥?又成了另一个复杂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