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足踝工坊;文章作者:梁晓军 作者单位:西安市红会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 本文将就高弓足的概述、分类,体格检查、影像学评估、步态分析等临床评估进行阐述。 高弓足是指以足内侧纵弓异常增高为主要改变的足部畸形。
临床最为常见的是高弓内翻畸形或马蹄高弓内翻畸形,其特征是高弓伴有后足内翻及(或)后足马蹄畸形。 Nagai等[1]通过神经传导测定(NCS)或DNA检测报道,78%的高弓内翻足患者为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 -Marie-Tooth Disease,CMT)。 ▲ 图1 A,B,C 为高弓内翻足外观照片 高弓足目前并无统一的分类方法,临床常见的分类包括:病因学分类和根据畸形出现的主要部位分类。 高弓足按病因可分为神经肌肉性、先天性、 获得性及特发性几种类型。
其中,遗传性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Hereditarymotor sensory neuropathies,HMSN)最常见。而HMSN中,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 -Marie-Tooth Disease,CMT)最为常见。 其他病因包括脊髓灰质炎、脊髓小脑束变性、大脑麻痹、脊髓性肌萎缩、脊髓脊膜突出等[2]。 这些神经病变引起的疾病常可引起小腿与足内在肌的肌力不平衡,从而导致足的复合畸形。
高弓足根据畸形出现的主要部位可分为 : 前足高弓畸形、后足高弓畸形和复合高弓畸形。
临床评估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评估、步态分析等方面。 体格检查包括评估患者站姿、足踝部外形、足跟及足趾行走情况、足下垂程度、跖屈受限程度、足旋转程度、踝关节被动活动度(ROM)及腱反射,也包括下肢肌力、感觉、运动以及神经电生理特征评估。
该试验是评估高弓内翻足患者前后足关系及后足柔韧性的很好方法。 患者侧足跟及前足外侧站立于1.9cm (3/4英寸)的木块,将第1跖列放于木块边缘并使其自然下垂,检查者于患者后边观察后足内翻能否纠正。 如果可以,则说明后足具有一定的柔韧性,畸形可以通过矫形器或软组织手术来纠正;如果不能,则说明后足僵硬,须骨性手术治疗[6]。 另外,如果内翻为前足源性,则第1跖骨头应当碰到地面,而后足也应当变直。 ▲ 图2 A和B为同一患者的后侧外观:A.可见右足后足内翻,B.给予Coleman木块试验矫正后右足后足力线正常。 高弓足的影像学评估包括标准足踝部X线片、负重足正侧位片、Saltzman位片和双下肢全长片。Saltzman位主要用于评估后足力线情况。 对于需要行肌腱移位或软组织重建手术的患者,MRI检查可用于评估软组织情况。 ▲ 图3 A、B、C分别代表高弓足负重正位、Saltzman位和负重侧位X线片 其中,高弓足负重侧位片最有价值,评估内容包括:
▲ 图4 左图为足负重正位片:A为第1距骨-跖骨角,B为距骨-跟骨角;右图为足负重侧位片:A为第1距骨-跖骨角(Meary's角),B为距骨-跟骨角,C为跟骨倾斜角(Pitch角)。 ▲ 图5 左图为足负重侧位片:绿线表示舟骨高度;右图为Saltzman位:d(TCA)角表示后足力线。 通过步态分析,可对高弓足患者的具体化分析,完善治疗方案,改善预后。 Sylvia等[7]报道,在站立相晚期,踝关节跖屈力量明显减弱,步态周期较正常对照组延长(见图6)。 Christopher等[8]报道,在摆动相存在足下垂(87%)及旋后增加(69%)、小腿内旋(62%)、膝关节过伸(75%)和髋部外旋(81%),站立相及摆动相早期存在髋内收减小(81%)。 ▲ 图6 在站立相晚期,踝关节跖屈力量明显减弱,步态周期较正常对照组延长 参考文献 [1] Nagai MK, Chan G, Guille JT,et al. Prevalence of 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 in patients who have bilateral cavovarus feet [J]. J Pediatr Orthop, 2006, 4: 438-443. [2] 朱雯晴,俞光荣. 高弓足的手术治疗进展 [J].同 济 大 学 学 报 ( 医 学 版 ), 2010, 31(5):112-117. [3] Zaza A, Eric CR, Mena S,et al. Correction of cavovarus foot deformity in 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 [J]. J Pediatr Orthop, 2005, 3: 360-365. [4] Beals TC, Manoli A. The peek-a-boo heel sign in the evaluation of hindfoot varus [J]. Foot, 1996, 4: 205- 206. [5] Shy ME, Blake J, KrajewskiK, et al.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MT neuropathy score as a measure of disability [J]. Neurology, 2005, 7: 1209-1214. [6] Timothy CB, Florian N. 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 and the cavovarus foot [J]. Foot Ankle ClinN Am, 2008, 2: 259-274. [7] Sylvia O, Melany W, Kathy B, et al. Biomechanics of gait in 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 [J]. Gait&Posture, 2006, 2: 64- 66. [8] Christopher JN, Michael W, Rory OS, et 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ait in 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 typesI and II [J]. Gait&Posture, 2007, 1: 120-127. 作者简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