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冻”要恰当 关键在于“动”

 第12区 2018-09-28

“秋冻”要恰当  关键在于“动”

文/刘姿含


“春捂秋冻”,是我国古人在长期生存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健身防病要诀,体现了顺应天时的医学观念,广泛深入民心。但秋冻也有讲究,不可错误理解,否则会适得其反。

秋冻因人要有度

75岁刘老太患有多年的“老慢支”,往年一入秋季,就早早的换上了暖衣,早晚都憋在屋里不敢出门。即便如此,犯病时的憋气胸闷、咳嗽,依然让她痛不欲生。今年夏日三伏天找一位老中医做了冬病夏治,医生劝她说,秋天时不要老憋在屋里,出去活动活动,适当冻一冻,有利于减轻症状。她照此遵行,自我感觉不错。前几天寒潮来袭,子女都劝她添加衣服,她执意不肯,依然是晨起一身短打扮,顶风外出活动。不料回家后就犯病,咳嗽,喘得透不过气。子女急忙把她送到医院,住院好几天才缓解。

秋凉了,许多老年人晨练时依旧只穿一件单薄的短袖衫,他们认为,越是衣服穿得少,越能收到好的锻炼效果,其实是一种误解。所谓“秋冻”是说秋季到来之后,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即增衣,而应循序渐进地添衣保暖,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忍受寒凉。也就是说,应该掌握好“冻”的度。

“秋冻”应看“天时”。当天气变化比较平缓时,少穿点衣服,使身体略感凉意,但不感觉寒冷为宜。若有强冷空气活动,气温急剧下降,依然要及时添衣御寒。同时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体质条件量力而行,不可急于求成。患有慢性病者要比正常人更早一些添衣,以免引起旧病复发。

相比于老年人,儿童更要把握好秋冻的度。秋天是冷热交替的季节,气温变化不定。如果稍冷一点就给孩子添加衣服,孩子活泼好动,极易出汗而把内衣浸湿,待安静下来时,风一吹就易感冒伤风。因此,秋凉之际,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最好不要过早地添加衣服。由于儿童自己难以觉察冷暖,家长可根据自己的感受适时掌握,当自己感觉有寒意时,就要给孩子添衣。添衣后要注意观察,如孩子活动后出汗,要及时更换内衣。

御寒锻炼在于“动” 

想利用秋冻养生保健的人,切忌只冻不动,应适当加强体育锻炼,比如散步、广播体操、打太极拳等,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能力,进而从根本上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因此,古人秋冻之意不仅是指缓慢添衣,更注重在寒凉中的外出活动锻炼。

秋天是锻炼孩子御寒能力的最好时段,通过对外界气温突然变化的逐渐适应,可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使自身抗病能力不断增强,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各种疾病的发生。加强“秋冻”锻炼,还能提高肌肉和关节活动的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流向四肢骨骼的血液也随之增加,对儿童生长发育有益。但家长也应该注意,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和气温变化灵活掌握,使其逐渐适应。

已入深秋莫再“冻”

民间词曰:“一场秋雨一层寒,阵阵秋雨,渐近冬年。”进入深秋后,气温变化大,温差、风速、大气压都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这种变化多端的天气会使人的皮肤、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也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严重时还会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甚至还会使血管脆裂发生中风,引起偏瘫,危及生命。所以,凡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在深秋季节不但不应该秋冻,相反还应该注意保暖,随着天气的变化及时增添衣服,以免旧病复发影响身体健康。一些身体调节功能较差的年老体衰者、正在生长发育的婴幼儿和一些老病号则不宜“秋冻”。 

另外,有支气管病、哮喘病、冠心病等病史的人也不宜“秋冻”。因为这种病人一旦着凉、感冒,就很容易旧病复发或使病情加重。


文章有用  请赞一个



(家庭医学 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国邮发代号:36-43 80-15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