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汉荣:好书,心灵的粮食

 mxg818 2018-09-28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民间常用这句话来形容某家藏书多、某人学问深,用圣人来比拟爱书者,可见人们对书和读书人的推崇。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更极端的说法,我们常常理解为是鼓吹上智下愚,蔑视劳动者。我以为这是一种误读。我倒觉得这是在文化相对不普及、读书尚局限于士大夫阶层的古代,读书人渴望“圣贤书”尽快得到传播,渴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读书行列而发出的一种急切的吁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呼唤读书”,只不过嗓门略高了一点。也颇类似现今的广告,为了争取较多的受众和效益,难免把好话说得过头一些。读书的价值怎么说也是不过分的,至少是无害的。倘若谁说:“万般皆下品,唯有睡觉高”、“万般皆下品,唯有麻将高”、“万般皆下品,唯有混日子高”,我想,没有几个人会认同,因为它不是真理,也丝毫不包含对某种精神境界的追求和激情。

至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其用心也是劝人读书,境界却低多了,它把读书作为获得实利的敲门砖,不仅降低了书的精神品格,也丑化了读书人的形象,那样的读书人岂不是财迷、官迷、色迷?这类读书“广告”把读书作为一项投资买卖进行宣传,实在是对书的歪曲,杜撰者本人很可能也是一些境界不高、情调低俗的酸儒或俗儒。它令人想到当今一些充满市侩味道的奸商广告。

真正的读书人才会真正理解读书的意趣,也才会真正享用书,接受书对人生的浸润和照耀。“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古诗说出了读书的深味和真趣。书,保存着古往今来最优秀人物的智慧、才情和精神,读书,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与无限的历史和人类精神进行交流和对话,千万年的乳汁和阳光自书中涌出,灌注此刻的某一颗灵魂,诗书入胸,情怀湛然,气度高华。我们的古人是把读书作为“悟道”、“修行”、“养心”的途径和方式,作为熏陶情操、提升性灵的一种精神修炼。不是为求势利而读书,恰恰是为了去势利心而读书,是为了参悟天地精神、修养人生大道而读书,这样读书,才会读出真人、高士,读出大智慧,读出高格调。

书有层次,不入流的书不能算是书,印刷垃圾而已,在追名逐利的商业社会,在印刷越来越容易的今天,在人人可以上网发帖的互联网时代,这样的印刷垃圾和文字泡沫是越来越多了。即使入流的书,也有不同的品位,人生苦短,书海无边,我们只能尽量选那些不朽的经典、上乘的好书作为自己的精神口粮。书有层次,读书也有不同的层次:较低层次的读书是为求实用,中等层次的读书是为满足好奇心,较高层次的读书则是为了求得精神的升华和生命的充实。当然这三种层次也常常是兼而有之的。比如,为了防治感冒而读一本医书,或读菜谱以改善饮食,或读金融类书籍以了解货币战争的黑幕,了解资本的运作秘密,也藉此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想了解天文学的新进展而读一本有关恒星演化的天文书;更多的时候,为灵魂的需要而读书,为灵魂寻找源泉,为精神寻找通道,在喧嚣纷繁无序的生存之上,为生命寻找到一种内在的秩序和清洁的空间,这样,才能把那颗漂泊、慌乱的灵魂安顿下来,使之产生定力,增长智慧。可以说,最高境界的读书,就是“为灵魂寻找居所和粮食”。

我们和人交往,总是有选择的。势利的人以利益为选择的依据和归宿,他对人的选择其实是对利益的选择。真正的读书人对人的选择则是对心智和精神的选择,也就是对品位的选择。了解一个人的品位,一个最便捷也较可靠的方法是看他读什么书,看他的藏书,一般说来,爱读好书、善书的人,其心地和气质总是要脱俗一些,“书卷气”会洗刷掉世人易染的“市侩气”。读书的人除了生活在“当下”的世界,他的内心里还有另外一个更加深邃辽阔的精神世界,那是由古今中外的圣贤、哲人、艺术家构筑的无限丰富的“内宇宙”,他穿着现代的时装,呼吸着城市污染的空气,而他的神思却可以追溯远古,重返盛唐,看见陶渊明的悠然南山,听到李白在月光下的咏叹,感受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的苍凉心境,触到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的黄昏秋意……他不仅占有当下这一小段时间,他通过读书,可以和更久远的、已经流逝了的时间建立联系,把人类数千年数万年的生命时空纳入到个体的生命时空中,这样,他生命体验的密度、深度、高度和强度就无限地增加了,他在一生里度过了十次、百次、上千次人生。读书人常常给人以“出世”之感,他并非是辞别了此世,而是以此世的心胸接纳了“往世”的记忆和精神,并铸成深邃的情怀和目光,审视现世,参与人生,激浊扬清,弃黑守白。而不读书的人只囿于“当下”的现实利益的狭隘空间,心胸和眼界里尽是流行色,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都与他无关,街上流行什么,就追逐什么,他的心也变成了一条足音杂沓、烟尘四起的街道,堆满了当下的杂货和垃圾,独不见从远处和高处投来的永恒的精神亮光。

读书能益智,能养心,读书还有一个功能:解毒。尤其是商业社会,利欲滔滔,烟尘滚滚,文化也变成了逐利、消费的工具,大众传媒日益被商业控制,沦为促销机器,广告文化、消费文化以甜软的、媚俗的、妖艳的、煽情的调子,诱导欲望,刺激消费,这种所谓的消费文化以培养“购物狂”“消费狂”为目的,它遵循的是利润原则和享乐原则,它绝不关心或甚少关心灵魂和精神领域的事情,这种文化最终会把人塑造成没有灵魂只有本能欲望“消费机器”。因之,商业文化是带毒的文化,我们每日都在呼吸和吞吐这种文化,精神怎么不会被他污染和毒化?我们居所的空气混浊了,有空气净化器来对付;房间干燥了,有空气加湿器来调节。那么灵魂呢?精神呢?它们带了病毒怎么办?它们干燥、荒芜、龟裂了怎么办?没有一样高科技能解决灵魂的问题。

唯有书。好书是灵魂的解毒剂、滋补剂,是情感发育的维生素和蛋白质,是精神升华的飞行器和登天梯。是滋养心灵的粮食。

作者简介:

李汉荣,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汉中市作家协会主席。著有诗集《驶向星空》《母亲》《想象李白》,散文集《与天地精神往来》《家园与乡愁》《李汉荣散文选集》等。散文《山中访友》《外婆的手纹》,诗歌《生日》等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声明 : 选用图文如侵权,敬请联系处理】

【顾问】远洲

【投稿】403261280@qq.com(原创首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