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整合阅读教学探略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09-28

主题单元整合阅读教学是指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理念下,对教材的“再度开发”。是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系统,以单元主题为魂,秉持“以篇为范例,授之以渔”的原则,实施“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式的单元整合教学,通过对不同文体,同一主题文章的精读、略读,归纳出一般的阅读方法。三分之二的课堂上时间学习课本,余下的时间进行海量阅读,建立生动活泼、开放自由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全面的学生学习评价方式,让“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的大语文教育观,达到全部资源最优化的利用效果,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实现生本教育。

1

问题的提出

1.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语文教学系列化、整体化的实施策略。1936年 ,叶圣陶、夏丐尊二位先生编辑的供初中语文使用的教材《国文百八课》,使语文单元教学模式基本定型,此后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中,韩军的“新语文”, 朱永新的“新教育”,窦桂梅的“主题阅读”都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肯定和借鉴。尤其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首倡的“语文主题学习”自2006年实验以来,全国已有22个省市的5000多所学校在实施中。

2.当前初中语文现状的需要

随着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明晰化,“得阅读者得语文”的观点逐渐被许多语文专家和同仁所认同。但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并不是很理想,目前学生课业负担繁重,课外阅读并未落到实处,为此学生的文化视野狭隘,写作思维及语言运用捉襟见肘,继而影响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其精神家园的建构。

2

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语文主题单元整合阅读教学是新课标思想的一项教学实验工程,是整体教学与分块教学有机结合的行动实验。叶圣陶明确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把整本书做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主张。《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还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教学方法的基本内容

本教学法是以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内大量阅读为特征,是改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聚焦单元主题,对教材进行的“再度开发”,是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系统,以单元主题为魂,秉持“以篇为范例,授之以渔”的原则,实施“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式的单元整合教学,通过对不同文体,同一主题文章的学习,归纳出一般学习方法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三分之二的时间学习课本,余下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海量阅读。

在学习每本教材之前,首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全册书的内容,明确本册书的总目标,再根据单元主题制定单元目标,实现语文学习明晰化、序列化、层次化、系统化,使教学容量更大,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大的发掘。

每单元教学的操作流程依次为:单元导读课→单元预习课→整合精读课→整合略读课→拓展广读课→主题写作课→综合性学习课等七种前后紧密相连的课型进行教学,开发教学资源,增加学生课堂阅读量,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一)单元导读课:即单元整体感知。明确单元目标及学习方法,让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初步大概的了解,聚焦单元主题,整体设计,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浏览初读、整体感知每一篇文章,并用一句话概括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单元预习课:即解决单元作者、字词。学生利用网络、借助工具书,课前搜集整理有关作者的资料、注音释词。具体策略是:出示目标——自学、对学——小组交流补充——小组代表上黑板前展示——其他小组质疑纠错——当堂检测(当堂检测可以是组内、同桌、全班,可以是学生间,亦可是师生间。)。

(三)整合精读课: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文体知识对不同的文章进行阅读,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明确课时目标,力求使学生掌握同类文章的写作方法、同类知识的运用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一篇”带“多篇”。

1.记叙文“六步”阅读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阅读一切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绘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如:消息、通讯、特写、日记、游记、参观记、访问记、回忆录、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等等。其具体为六个步骤:①看标题,明类型。“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揣摩记叙类型”,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在写人、记事、绘景、状物中,到底以哪个为主。②抓要素,解内容。因为记叙文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六个要素。③理线索,分层次。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层次。④辨方法,理布局。即辨析所读文章采用的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无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⑤挖中心,会意义。目的是理解作品意义,这是记叙文在思想内容方面要达到的一个终极目标。⑥析手法,借写作。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记叙文的基本要求,目的是为自己的习作寻求借鉴。一般可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象征、烘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手法几个角度去考虑。

2.说明文“五步”阅读法。

其具体阅读步骤为:①抓住说明特征。阅读说明文,只有把握住文章所要说明的事物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对象。②弄清说明顺序。说明文都是由说明对象本身的特点出发来安排说明顺序的,所以不同的说明对象运用的说明顺序也不同。一般大体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事理顺序)。③把握说明结构。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递进式、连贯式。④区分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图表、列数字、作比较、作诠释、摹状貌、引用等,要结合具体的语句正确的分析说明方法的特点和作用。⑤体会说明语言。同其他文章相比,说明文更强调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尤其要注意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从写作对象上分为事物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从语言上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3.议论文“五步”阅读法。

这种阅读法适用于阅读一切以论述、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表达作者观点、主张为主要内容的各种类型的议论性文章。其具体阅读步骤为:①通读文章,掌握议论类型。尤其要吃透题目,掌握文章主要内容,明确文章是立论性的还是驳论性的议论方式。②理清思路,明确中心论点。这是议论文的灵魂,是阅读议论文时解开全文的钥匙。要注意辨析中心论点提出的方法,中心论点和分论点间的关系等。③精读文章,分析论据作用。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根据。任何论点,只有被充分的事实证明后,才有说服力,一般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④剖析结构,划出文章层次。剖析结构就能进一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议论文常见的结构类型有四种: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一般说来,几种论证结构式是综合使用的。⑤赏析论证方法,借鉴写作手法。论证方法灵活多样,而且多数是交错在一起使用的,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归谬法(引申法)、类比法等多种方法,使文章论证有力,富有说服力。

4.小说“四步”阅读法。

这是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也适用于阅读一般写人的比较复杂的记叙文。①理故事情节,弄清结构特点。即按照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一情节结构,通读全文,弄清情节线索及结构安排特点。②析人物形象,理解典型意义。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等方面分析人物;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③凭其三要素,把握小说主题。即根据小说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把握作品反映的社会本质,从而揭示小说主题。④赏写作特色,揣摩借鉴运用。是指从写作角度欣赏小说的创作手法,目的是为练习写复杂记叙文寻求写作借鉴。

5.散文“六步”阅读法。

这是根据散文特点来阅读一切以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为主的散文,包括杂文、小品、随笔、写景状物、游记、传记文学等。其具体步骤为: ①抓“文眼”。就是抓住表现或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文眼”是文章精要之所在,或揭示题旨,或点明写作缘起,依此可窥见作品的感情基调。②明“散聚”。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不要被散文材料“松散”的表象所迷惑,要抓住它的“神聚”实质,明白所有的材料都是为中心服务的,是为中心铺垫的。③得“神韵”。就是要欣赏散文的语言美、景物美、意境美、表现手法美。④重“感情”。就是留意所描绘的具体形象,着重体会所融之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⑤识“线索”。常见的线索有:思想感情的变化、时空的变化、某事物、某人物、见闻等等。阅读散文抓住线索,就能看出材料的内在联系。⑥扣“中心”。散文一般都不直接点明中心,往往是借助具体形象,通过联想,在具体形象中,寄托自己的感情。

6.文言古诗文“七步”阅读法。

学习文言古诗文,有助于继承祖国的传统文化,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增强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其具体阅读步骤为:①简介作者,了解背景。这是学习文言古诗文的基础。从作品的相关背景和作家的生平简历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句子的原意。②整体把握,感知内容。在文言文学习中,为避免枯燥,还应重视多角度,全方位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有所感知,并试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因为这是学生个性化的初步阅读体验,不必强求一致。③注重诵读,疏通文意。应紧紧抓住强化诵读这个环节,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理解力,通过诵读领悟,训练学生理解记忆,同时,加强诵读指导,提高诵读能力,才能较好的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进而理解重点句子,结合注释翻译文章。④掌握内容,划分结构。从文章所写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对文章信息进行提炼概括,对所述事件或说明的道理进行综合与推理,理清文章结构。⑤体味思想,把握感情。从作家的风格和语言特点中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感情,也可从文章的情理入手,透过一事、一言、一行去探究人物的思想品质,透过作者对人物、事件、情理的褒贬好恶,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还可体味诗词中的意象,借助想象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⑥抓关键句,领会主旨。从中心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结合个人的认知体验,阐发阅读体悟,分析概括,挖掘诗文主旨,汲取精神营养。⑦品味赏析,借鉴写作。文言古诗文的写作特点一般可从文章所用的修辞手法,语言句式,表现手法等方面去进行赏析。

(四)整合略读课:把与精读课文文体或内容相同相近的自读课文或课外文章,整合在一起,放手让学生去自学,旨在“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具体策略是:交代目标—自学课文—相互交流—矫正深化。

(五)拓展广读课:整个单元的课例学完之后,安排一节拓展广读课。其基本做法是:可以上成阅读指导课、阅读鉴赏课、阅读交流课等。在阅读内容上,可选择《课标》推荐的必读书目,也可选择文学名著、名篇时文、或同一主题的文章、诗词、或者学生喜闻乐见的新颖内容,或让学生走进阅览室津津有味地去阅读,做到阅读与积累、交流、欣赏、练笔的“四个结合”,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六)主题写作课:依据单元主题,以单元写作要求为主,结合本单元中每篇课文的特点,在读读、议议中感受不同体裁的表达特点,从各个侧面揣度、体会主题精神,借鉴其中的写作方法,用“我手写我心”,讲述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

(七)综合性学习课:以单元主题为内容,或提供有意义的话题,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提出建设性的建议,要求开展综合性学习,进行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诸如设计研究方案、进行访问调查、及时组合材料、开展成果展示,以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

教学评价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而学生这方面的需要更为强烈。首先,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对学生课堂表现以小组评价为主,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上课前在黑板上设计小组评价表,对于课堂学习中各个小组成员的学习表现进行加分,全班同学参与互评,记录评价过程,老师最后做终结性评价。其次,进行分层评价。面向全体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依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因性施教,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实施分层评价,促进评价主体多元化,把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相结合,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语文学习状态及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