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瘾不是精神病而是精神疾病

 文明世界拼图 2018-09-28

  争论:网瘾是否能算精神病

  观点:绝大多数网瘾算精神疾病

  “精神病,精神疾病,两个词就差一个字,但却是两层含义”,心理专家、浙江医院副院长于恩彦教授认为,如果将网瘾归为精神病,那很容易造成大家的误解。

  于恩彦教授介绍,大家常说的精神病是指一些重性精神疾病,例如精神分裂、偏执性精神病等,用医学解释来说,指患者丧失了现实检验能力,明显地不能正常处理某些现实问题,多伴有持久的幻觉、妄想。而精神疾病的概念等同于精神障碍,包含的范围则要广泛得多,既包括了常说的精神病,也包括了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所谓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是指那些轻性精神疾病,其特点是存在精神和认知的异常,但现实检验能力良好,一般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怎么理解?失眠、神经症就属于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是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而且那么多人有这个问题,当然不能把那些人全都归到“精神病”,那真的是打击一大片了。同样,如果说酒精上瘾,喝酒喝过头就算“精神病”,这个说法肯定不正确。

  搞清楚了精神病和精神疾病之间的差别,就可以来解释网瘾了。这么说吧,同样是沉迷网游不能自拔,有人玩起来不能自拔但还清楚是游戏,这属于轻性精神疾病的范畴。而有些人则以为自己是游戏中的角色,即便回到现实生活还经常幻想自己是英雄或怪兽,搞不清楚状态,以致产生了明显的幻觉或妄想,那就可能达到精神病的“境界”了。如果说网瘾是精神疾病的话,那么在心理门诊中,绝大多数网瘾患者都属于前者,因此,不能将他们称为精神病患者。

  争论:网瘾纳入精神疾病打击面太大?

  观点:是为了更规范治疗

  对于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有些人无法理解,他们表示网络成瘾固然是一种病态,但和打牌上瘾、购物上瘾一样,不需要明确诊断,即使诊断后需要治疗,精神疾病的帽子还是太大。

  有网友说:“《魔兽世界》我玩了将近6年,现在还在玩;我喜欢网购,基本每天都要上淘宝去转转;习惯于开机就打开QQ,如果这也算是精神疾病,那中国一下要增加不知道几亿的精神疾病患者”。19楼空间(www.19lou.com)网友“伊索比亚”也表示,网瘾患者大多是青少年,他们的心智还不够完善,如果将他们都视作精神疾病患者,很可能造成他们心理上难以驱散的阴影,甚至导致逆反心理。

  对此,省立同德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徐方忠博士认为,将网瘾纳入疾病,更多是为了规范治疗。网络成瘾与赌博、吸毒成瘾很类似,有成瘾的原因和影响,符合成瘾性疾病的概念。一般来说,因工作、生活需要而经常上网的不叫网络成瘾;那些对网络产生一种强烈需求、不上网就没法工作生活、一上网就产生愉悦心情的,才是网络成瘾。这已经属于一种病态。

  “人们失眠会知道要去看医生,同样,沉迷网络不能自拔更需要心理帮助”,徐方忠博士认为有关部门出台这个《标准》,一来是引起人们重视,意识到网瘾是种病,二来,规范网瘾的治疗标准。

  近日,不少网民都从各大媒体关注到了一条信息:由北京军区总医院制定的我国首个《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玩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疾病诊断范畴。

  “网瘾也成了精神病?”这个消息一出,立马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争议,不少网友发表言论认为将网瘾归为精神病言之过重,还有网友直接提问:“精神病人触犯法律可以免责,那么由网瘾引发犯罪是否也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呢?”对此,记者连线采访了《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的制定者之一——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陶然,以及浙江医院副院长于恩彦、省立同德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徐方忠博士等多位心理专家,还原一个事态的真实面目。

  【关注】相关阅读

  网瘾解释

  按照《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网络成瘾分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交易成瘾5类。《网络成瘾诊断标准》明确了网络成瘾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陶然介绍,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其后果可导致性格内向、自卑、与家人对抗及其他精神心理问题,出现心理障碍,部分患者还会导致社交恐惧症等。

  针对网瘾的治疗主要以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为主。专家表示,网络成瘾是可以治疗的,一般治疗时间为3个月左右,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通过治疗摆脱网瘾。

  网瘾数字

  据最新统计,我国网民超过一亿。在大约4000万未成年网民中,网瘾少年占10%左右,也就是说,我国目前有将近400万网瘾少年。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在作关于检查《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提到的数据。这也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官方的网瘾报告。

  青少年上网大多以玩游戏和聊天为主,网络成瘾、网络受骗、网络犯罪等问题日益突出。因为上网,全国的青少年犯罪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网瘾自测

  浙江医院副院长于恩彦提供了一份网络成瘾自测表:

  1.你是否对网络过于关注(如下网后还关注它)?

  2.你是否感觉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

  3.你是否难以减少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

  4.你是否对家人或朋友遮掩自己对网络的着迷程度?

  5.你是否将上网作为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如紧张、抑郁、无助)的方法?

  6.当你准备下线或停止使用网络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烦躁不安,无所适从?

  7.你是否由于上网影响了自己的工作状态或朋友关系?

  8.你是否常常为上网花很多钱?

  9.你上网时间是否经常比预期的要长?是否下网时觉得心情不好,一上网就会来劲?

  结论:答一个“是”得1分,看你的总分有多少?

  A、总分5分以下:网瘾不大

  B、总分≥5分:你的网瘾很大

  C、总分≥8分:诊断网络成瘾。

  争论:网瘾犯罪是否可以免责

  观点:逃不过精神鉴定专家的火眼

  最近,四川一青年因沉迷网络将父亲给他做生意的5万元全用来购买了网络游戏装备,他感到无颜面对父母,竟荒唐地选择毒杀父母。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恰巧《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刚刚公布,他马上向法院申请,请求对他沉迷网络毒杀父母时是否患精神病及刑事责任能力进行鉴定。据悉,这是全国首份此类申请。

  这个话题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人争论:如果是网瘾犯罪,那岂不是可以逃脱法律制裁?这个说法到了精神鉴定专家那里,就变得很简单。浙江医院副院长于恩彦介绍,目前我国《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简单理解,想要无罪,一是罪犯有精神病,二是犯罪时由于精神病的原因导致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两个因素缺一不可,这都由精神鉴定专家把关。既然绝大多数网瘾属于轻性精神疾病,而不是精神病,那么首要条件就不成立。

  例如,四川沉迷网络毒杀父母案,如果这名嫌疑人是因为愧疚而杀人,那么从精神鉴定层面来说,跟怀恨杀人没区别,逃不过法律制裁。如果嫌疑人在作案时产生幻觉以为父母是怪兽,要对付自己,那就是精神病,这样的人则不具备刑事能力。

  深入采访连线陶然:

  个别报道有失公正误导读者

  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陶然作为《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及发布者之一,在此次网络争议中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有些网友在看了网络转载的文章后,对他提出一些异议。对此,本报记者电话采访了陶然主任,他表示,个别媒介为制造“眼球风暴”而片面夸大,没有正确传达他的本意。

  陶然指出,事实上他在发布《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时,提到的概念就是“网络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疾病范畴”,并非个别媒介所渲染的“纳入精神病”。“精神病在老百姓口中就是疯子,网络成瘾不可能与之画上等号”,陶然说,将网瘾纳入精神疾病范畴是有医学依据的。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一些心理与行为方面障碍表现,就可以归入到精神疾病的范畴,从这个层面来说,网瘾背后必然存在心理问题,那么将之归为精神疾病也就有据可查。

  陶然表示,大家也没必要避讳“精神疾病”这个词,医学上将抑郁症、焦虑症、失眠都归为精神疾病,甚至连超重和肥胖都与精神疾病有关,总没有人说胖子就是疯子吧?同样道理,网瘾也绝非精神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