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民政
到崭新的世界去做“伟大”的事情 社工曹文娇开展生命教育 2016年,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首次参与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简称“三区”计划),选派我和3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曹文娇、唐炜、肖水寒对口支援秀山县云隘村,开展扶贫社会工作服务。 刚到村里,我们就筹备走到村里去开展工作,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清晰的思路已在脑中演练了成百上千次。但走到村民家中后,语言障碍向我们泼来第一盆冷水。为顺利开展工作,我们下定决心解决语言障碍问题,学习当地方言,整天泡在语境中琢磨。 社工曹文娇开展课业辅导 只要做好需求评估,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服务方案。我们先后走访云隘村352户1682人,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全村有留守老人64人,其中18人子女、孙辈均不在家,还有一部分人身有残疾;124名留守儿童大部分监护人为爷爷奶奶,甚至还有独自居住现象,父母离异、特困儿童也不在少数…… 太阳照到的地方不只是黑和白,还有彩虹 社工王玉龙开展课业辅导 隔代教养普遍,消极信念滋生;亲情功能弱化,认知行为偏差;学校生活单调,兴趣激发障碍;社会阅历浅薄,安全意识薄弱……这些留守儿童的问题都是在走访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我们决定从留守儿童做起。 “六一”儿童节临近,我们决定依托当地村小,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庆祝活动。我们积极链接资源,安排自己的学生去教孩子们编排节目,从镇上整了一块红地毯,到县里借来了灯光音响,修建校舍的工人用钢管和木板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舞台,还为师生们租来了干净漂亮的演出服装…… 一切准备就绪。6月1日那天,一场前所未有、盛大精彩的演出在村小上演。孩子们站在台上的那一刻,“嘴角上扬,眼里有光,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快乐。”云隘小学校长拉着我的说:“因为你们的努力,我们老师上课感觉跟以前都不一样了,孩子们的精气神更足了。” 社工曹文娇开展送教下组活动 “太阳照到的地方不只是黑和白,还有七色的彩虹。”做社工,没有情怀走不远,尤其是深入基层的一线工作人员,虽然很苦,虽然很累,但看到孩子们的笑容,我们就觉得很快乐。 两年来,我们在云隘村播撒爱的种子,给留守儿童的家长分发“亲子沟通手册”,协助家长与孩子建立更好的沟通方式;开设安全小卫士、蓝韵朗诵社、墨堂书法社、梵星绘画社、乐儿合唱团、小精灵舞蹈团等活动,丰富孩子们的暑期课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成立亲情聊天室,让孩子们可以与在外务工的父母打视频电话,搭建亲情交流的彩虹桥;链接资源为学校捐赠图书,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挖掘本土资源,整合本土大学生、义工开展服务…… 同时,云隘村的“慈善超市”开张了,依托慈善超市,成立了云隘首支爱心志愿者队伍,建立了时间储蓄银行和慈善超市积分兑换制度;“山里红坝坝舞队”成立了,队员们已经多次参加各种公开演出,从开始需要社工手把手教到现在村民骨干自学自练,充分践行社工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 与村干部协力做好乡村治理,助推精准扶贫 社工王玉龙在杨柳山开展政策讲堂 刚到云隘村,居民乱倒垃圾、焚烧垃圾时有发生。为此,村支两委积极协调资源,为云隘村购买多个垃圾箱,每隔几户设有垃圾桶,每周会有专车运送垃圾到城里集中处理。我们主动承担居民卫生、环境保护宣传推广工作,组织村民志愿者到村主干道进行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沿途向村民讲解焚烧垃圾的危害,鼓励村民一起努力,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在社工与村民的齐心协力下,云隘村的环境卫生一天天变得好起来。 做好农村工作,就要协助村支两委贯彻社会政策。有些家庭不懂医疗政策,不愿意交医疗保险;有些家庭不了解扶贫、低保等政策,对贫困户和村干部的做法不满意。于是,我们组织开展农民夜校和政策讲堂,为村民讲解医疗政策、医保政策、扶贫政策。提高居民的认识,从而缓解干群紧张关系,有力地支持了乡村治理工作。 社工王玉龙在田间地头指导核桃冬管事宜 云隘村大力发展产业,村里组织贫困户种植500余亩核桃林、300余亩雪莲果,我们除了协助村支两委做好种苗发放,最重要的是做好后期的管理工作。 社工帮助村民售卖雪莲果 为此,我们制定产业管理计划,定期走访田间地头,考察山核桃和雪莲果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对于山核桃的管理,制定了核桃冬管计划和春管计划,将小组技巧运用到山核桃技能培训中去,入户讲解核桃管理技术。有些居民知识水平较低,理解力差,我们就把小组搬到田间地头去开展,听不懂就现场示范。 社工下组为村民讲解种植技术 在大家的努力下,今年春天,云隘村的山核桃终于结出了果实,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乡亲们走得更加自信,更加铿锵…… 作为社工,我们感到无比幸福,我们要继续用行动去影响别人,鼓励更多的人加入社工队伍,服务更多有需要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