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讯】速度围观,江油又一宝贝获全国大奖!

 lotus2189 2018-09-28


好消息,好消息!

江油又一宝贝获国家级奖项啦!


近日,由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等单位举办的首届中国雕刻技艺大赛在山西省大同市举行。四川省共有两个作品入围,荣获优秀奖。其中一个是江油市雾山石刻非遗传承人胡永洪的雾山石刻砚台《太白望月》。

太白望月

此砚是一方长方形砚台,长30厘米,宽16厘米,厚4厘米,重12斤,设计思想是山水砚,主题为“太白望月”。砚池为一个圆凹,意为月亮,也可作储墨用,一举两得。远处山峦为窦圌山。


此山正面为两峰,一大一小。山峰之间有一铁索相连,铁索上有飞人如履平地。近景右下角有一叶扁舟,诗仙李白傲立于船头,仰望着一轮明月,思念着故乡江油青莲。左角丘陵野径旁有一两间房屋,是李白所思念的家乡、儿时住过的房子和故土的一草一木。《太白望月》在众多的作品当中一举入围,荣获优秀奖,并被大同市美术馆收藏。

胡永洪今年43岁,从小喜欢美术,20多年前爱上雾山石刻。雾山石刻的石头取材于江油观雾山,颜色纯黑,不掺一丝杂质,石质坚硬、细腻、沉重,冰凉如玉。


雾山石刻


据文献记载,江油雾山石刻创于初唐。韦皋镇蜀亦取雾山石制砚,雾山石刻最早起源于汉代,当地居民采用雾山石作墓葬修建和装饰,到了唐初就有工匠将其石用于制作砚台等工艺品,唐宝应后为纪念诗人李白,始有“学士砚”之命名。


至清末民初,其工艺日臻完善,产品遍及全川,江油市文管所、李白纪念馆、三台县文管所、绵阳市文管所都收藏有清代刻制的雾山石工艺品,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当时的雾山石刻工艺已经达到较高艺术水准。



雾山石刻的另一大特色是,取石讲究。石头色泽纯正,纹理自然,叩之声音清脆悦耳。因为材质与工艺独特,这种砚台质地坚韧、光泽晶润、色彩绚丽、肌理致密,石材取自江油观雾山。雾山石刻因其色黑质坚、细润莹洁、手工独特而与广元白花石刻、灌县汉白玉小摆件并列为“四川三大石刻”。


雾山石刻工艺品材质都采用江油观雾山天然石材,目前所有产品都是纯手工雕刻制作,采用平、浮、圆、镂、线雕刻手法,具有齐、平、光、细、活之工艺效果。图案内容以花鸟鱼虫、人物山水、飞禽走兽、书法绘画为主,构思巧妙、造型优美、刻工精细。产品多为挂屏、屏风、砚台、镇纸、笔洗、笔筒、大型壁画等,“学士砚”石质色泽黝墨,温润如玉,哈气成雾,是雾山石刻工艺精品,在国内外一直享有盛名。


如今李白纪念馆有艺人专司制砚,精工雕刻,禽兽山水,花卉人物,深爱书画家喜藏。雾山石刻代表作品有大型浮雕“李白故里胜迹图”、“饮中八仙图”、“李白行吟图”,表现李白诗意和故里山水的“学士砚”、“龙须砚”、“李白诗意镇纸”、“屏风”等。雾山石刻工艺复杂、雕刻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加之相对较低的产量,必将使雾山石刻工艺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增值。



雾山石刻工艺品,因其制作工序复杂、艺术造型及雕刻工艺要求严谨,且产品均为纯手工制作,生产量不高,加上目前从事雾山石刻工艺的人员仅邓国军、彭耘、周敏三人,如不加以保护,到下一代势必濒临失传。周敏的师傅邓国军是省级传承人,也是制作“学士砚”的名家,他的作品已被300多位海内外人士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