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贩子频频得手,你还在混淆这些?

 昵称2530266 2018-09-28



首先看一段统计局的数据:

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2016年为12.9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2%。

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137万人,女性人口67871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1(女性为100)。


还有另一个数据提供给大家:

在公安部“团圆”平台上,我们获得了从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过去整整一年中国失踪儿童平台共发布失踪信息1317人,找回1274人,尚未找回43人,找回率96.74%




看似有些低的数据,可是这是关于儿童失踪,这些对于一个生命来说,丢失1个对于我们都是心痛的。

孩子,对于家庭,是一个希望。

对于祖国,是一个未来。

其实危险不只在相对不发达的乡村,在大城市这种现象依旧存在,但它不可怕,只要多了解多预防就可以避免。

关于丢失的数据,首先给大家辟一个谣,一开始把小C都蒙混过关了,网上传言“中国每年失踪儿童20万”,这是虚假的数据!我们上述关于失踪儿童的数据,是来源于公安部“团圆”系统的权威数据,大家可以完全放心。平时一定要关注正规的平台不要被网络消息蒙蔽。


除此之外小C还总结了几个关于儿童丢失误导性的言论:


01

不足24小时不可报警?


网上真实小案例:

河南辉县一个3岁男童被拐走,女嫌犯披肩黑发剪短并染成了白发,“改头换面”,像个老太太,还为男童换了一套女童装。好在家人第一时间报警,经过大量走访摸排,民警终于锁定嫌疑人身份,在嫌疑人返回居住地途中,将女嫌犯成功抓获,男童获救安然无恙。

在很多影视剧中都能看到儿童失踪超过24小时警察才能立案,于是家长们在孩子走失后,第一时间不是报警,而是发动七大姑八大姨漫无目的的“地毯式”搜寻。这样错过最佳侦查时机。孩子万一是被拐,以现在交通便利程度,24小时后,很可能孩子已经在千里之外了。

公安部从来没有儿童失踪24小时才能立案的说法,所以一旦发现儿童失踪,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02

孩子10多岁不必担心被拐卖?


△ 摘自网易新闻数据

根据数据研究通常最易走失的年龄在2-5周岁

之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易失踪, 是因为孩子到这时已有脱离家长监护的情况,但孩子年龄小,没有自我防范意识,一旦遇到危险无法进行自我保护。年龄越小,孩子的记忆越少,越能融入被拐家庭。因此,低年龄段的孩子,最易成为人贩子的目标。

除了瞄准低年龄段的孩子外,13-14周岁孩子的失踪率也比其他年龄段高。这时人贩子拐走儿童的目的已不是为了收养,而是做苦力、去乞讨甚至强迫被拐孩子参与违法犯罪。

因此无论是什么年龄段,只要还未成年,家长都不可大意,一定要让孩子有自我保护意识。


03

让孩子盲目背诵父母手机号


很多家长为了跟孩子强调安全意识,一味的让孩子背诵自己的手机号,一遍遍确认孩子是否可以倒背如流,但是没有意识到,当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孩子是慌乱的,11位的手机号很容易混淆,在了解家长手机号的之前,一定要跟孩子明确,记住110报警电话,公安民警会第一时间帮助孩子。


04

遭遇团队作案“明抢”无计可施?



网上真实小案例:

一位父亲跟孩子在街上玩,一个陌生女人想要把孩子抱走。正当他想奋力从人贩子手里,夺回孩子的时候,一旁的路人,突然全都涌向他,像是商量好的,可他们并不是来帮这位父亲的。他们是人贩子的同伙。这些人把画面中可怜求救的父亲扑倒在地,殴打他,并且大声地叫喊着:“抓坏人啦,坏人抢孩子啦!”他们轻松地把这个想要保护自己孩子的爸爸污蔑成了人贩子,最后这一帮可怕的人贩子,合力把这个小孩儿从他亲生父亲手里夺走,带上了一辆蓝色轿车,从此不知去向。只留下一个叫天天不应的男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被抢走

这场人贩子设的局,其实是他们的惯用伎俩

当我们的孩子被抢时,一定要大声叫喊让旁边的人都知道发动周围群众帮助拦截。并立即报警110,说明地点,车号


05

丢失万幸找回,一味的指责?


如果不幸中的万幸孩子找到,一定不要过分的指责

如果孩子是自己贪玩造成走失,回来后不要一味的责骂孩子,让孩子知道家长焦急的心情避免以后在出现这样的事情。如果一味的指责孩子,反而使孩子在下次出现类似的事情时不敢回家,从而酿成大错。

如果孩子是被人带走,回来后要先安抚孩子的情绪,而后要加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