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初应天是全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府城

 闻诗人 2018-09-28
      元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朱元璋率军攻占集庆(今南京),将其改名应天府。1368年9月13日明太祖朱元璋以应天为首都,建立明王朝。为充实首都的社会经济实力,自洪武中期起朱元璋从苏州、松江、嘉兴、湖州等富庶之地迁来大量富户,又在全国范围内征调工匠轮班到京师的官营厂局服役,为加强京师的防卫力量,驻扎了四十个卫的官军,到洪武末年,应天府的人口由朱元璋攻占集庆时的近10万,迅速增加到大约70万,成为当时全国人口最为繁夥的城市。

  明初大规模人口入迁应天

  十四世纪末,应天府成为大明朝的国都,应天府八个属县中的上元、江宁二县附郭,在此后的30年中,整个城市进行了大规模建设,不仅修建了雄伟的城墙,而且在政府的调控下补充了大批人口。据文献记载,朱元璋初入城时,应天的人口约为95000人左右。洪武四年(1371),应天府核实关厢,全城“军民官吏人户凡二万七千一百五十九”。据推算,此时应天城中军民官吏、驻守官兵以及国子监生总数将近39万人。洪武中后期,朱元璋下令以直隶与浙江地区的富户充实京师。对此,万历时顾起元记载:“高皇帝定鼎金陵,驱旧民置云南,乃于洪武十三等年,起取苏、浙等处上户四万五千余家,填实京师,壮丁发各监局充匠,余为编户,置都城之内外,名曰‘坊厢’。”明初大规模人口入迁在洪武十三年(1380)之后,共有两次。一是洪武二十四年(1391)徙5300户富民于京师,二为洪武二十八年(1395)移直隶苏州等十七府州及浙江等六布政司小民赴京,充仓脚夫。这也只是针对民籍人户而言。事实上,从洪武初年开始,还有大批直隶籍于各卫所、太医院、钦天监的移民家庭也陆续迁入应天,这一过程一直延续至永乐时期。从地缘构成上看,明初迁入人口也不仅来自于直隶与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山东等地区均为应天城提供移民。此外还有来自西域的“移民”,如金大车(字子有,1525年举人),“其先西域默伽国人也,太祖时以归义,授鸿胪寺卿,赐是姓,遂为金陵人”。

  移民人口大大超过了土著

  对于明代应天而言,洪武时期的都城建设不仅改变了城市的外观与构造,也改变了城市的人口结构,使移民人口大大超过了土著。如正德、嘉靖时期的“金陵三杰”顾璘(字华玉,1496年进士)、陈沂(字鲁南,1517年进士)、王韦(字钦佩,1505年进士),除顾璘为上元人外,陈沂祖先为“鄞人,国初籍太医院,遂家焉”,而王韦父王徽(字尚文,1460年进士)为“江浦人,锦衣卫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现象呈现上升趋势。万历《上元县志》中称:“我太祖开基,取天下豪右聚之京师,分隶诸司各卫,而所居者实县境也。今贤哲之生,殆倍于邑人。”如许穀(字仲贻,一字石城,1504~1586,1535年进士)原籍福建侯官,明初徙实京师,始占籍上元。和许榖有通家之好的姚淛(字元白),“先籍浙江之仁和,国初徙富户填实京师,公家在选格中,遂隶上元”。姚汝循(字叙卿,一字凤麓,1535~1597,1556年进士),“先世浙江永康人,国初徙实京师,为锦衣卫人”。刑一凤(字羽伯,一字雉山,1541年进士)为龙江卫籍。金陵名士盛时泰(字仲交),祖籍苏州长洲人,洪武二十四年(1391)以富民徙于上元。大名鼎鼎 的 应 天 状 元 焦 竑(字 弱 侯,1540~1620,1589年进士),其先“国初以武功隶籍旗手卫,为百夫长,遂家金陵”。顾起元之父顾国辅为“南京金吾右卫籍”。
  被强行迁入京师坊厢的人户分别落籍于上元、江宁二县。这一时期的坊厢以人户身份和职业划分,规模较大,其下又分图,如上元织锦坊分21图,十八坊分18图,十三坊7图,十二坊8图。因为图与理论上以110户为一个单元的坊厢相似,所以图也常被称为坊。这导致了对坊厢数的不同记载:如顾起元记明初江宁坊厢数为34,指的是被命名的大坊厢,而万历《江宁县志》中称明初坊厢142,显然指的是图的数量。经过几次“徙实京师”,应天人口在洪武中后期迅速增加。至洪武末年,应天的坊厢人户、京卫军士、文武官员、国子监生、在京服役的轮班匠以及应天府住坐匠的总和大约为70万人。

  永乐迁都后人口进入低谷期

  永乐迁都后,应天人口进入一个低谷期。很多材料表明,有将近一半的民匠户被迁往新都北京。正统二年(1437),应天府尹邝埜以“坊有十甲,甲有十户”的标准合并上元、江宁二县坊厢。合并后二县坊厢共79,其中属上元者44,属江宁者35。此后,应天的人口又逐渐上升,至明末,又成为东南一大都会。与明初相比,此时应天人口的构成又发生了新的变化。首先,是军人、官员的比例下降,外来商人、工匠与流动人口的比例上升。
  坊厢经常被理解为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然而就明代应天而言,坊厢作为一种基层社区在城市空间中的地理分布是不均衡的,而所谓“坊民”也只是城市人口中的一部分。这首先是因为地方政府编定坊厢的主要目的在于赋役征派,坊厢赋役针对的是城市编户齐民,所以坊厢不仅在空间上集中于人口密集的城中与城南,而且在社会构成上将大量的军户排除在外。而民户之中又只有上、江二县在籍人口要承担坊厢赋役,这又排除了众多未落籍的外来人户,并造成城市人口中土著与流移赋役义务的不均衡。当然,应天土著之中享有赋役优免的特权阶层也不会进入上、江二县坊厢人丁册,因此时人感叹,南都“居人虽军民相同,而诸凡供应,则悉取于民间之坊厢,故应天属县有八,在城则上元、江宁,征办独称繁剧”。应当注意的是,正统初年坊厢合并时,正值应天人口因为国都北迁而降至低谷期。然而尽管此后城市人口在不断增长,坊厢的数量却没有变化。以江宁为例,才正统至万历时期,坊厢数量一直维持在35,万历二十年(1592)户籍册上的坊厢户也只有3239户。也就是说,至十六世纪末,真正承担赋役义务的“坊民”已经缩减为城市人口中的极小部分。
  那么,明末应天城的人口数量究竟是多少?如果地方记载的坊厢户无法反映真实情况的话,字铺的统计数据或许可以提供一些线索。字铺是以一百户为单位的基层组织,以《千字文》编序,如“天字铺”、“地字铺”。五城兵马司于各字铺内佥点总甲、火夫,承担火甲之职。由于火甲之役涉及的是五城内常住人户,不分军民籍,也不限于上、江二县在籍户,因此,为佥编火甲而划分的字铺也覆盖了更多的城市人口。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行火甲改革时,曾对五城字铺进行编审,计军民铺669所(天字铺至吉字铺),人户67016户。当然,字铺的统计依然很不完全,许多无恒产的贱民及优免人户都未包含在内。 孔繁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