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2万亿资金变局!银行理财可以拿来炒股了

 老骆驼4753 2018-09-28


理财新规落地!


9月28日,银保监会正式下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下称理财新规)。



在7月20日-8月19日期间,理财新规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经过一个月的征求意见,两个月的讨论,理财新规正式稿终于落地。只用了2个月左右的时间,这速度也是没得说了。


监管层人士指出: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稿并没有收紧的规定,所有的调整都是在符合资管新规基础上的合理调整,甚至更宽松一点,所以尽早发布,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


那发布这个理财新规的意义是什么?又有什么亮点?


理财新规是今年四月发布的资管新规的大背景下,在银行领域的具体细则。


此次的正式稿主要有下面几个亮点:


1、明确非保本理财产品为真正意义上的资管产品;保本理财产品按照结构性存款或者其他存款进行规范管理。


2、公募理财产品销售门槛由5万元降至1万元,私募理财产品购买门槛和资管新规保持一致。


3、明确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包括ABN)属于理财产品投资范围;


4、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将先广泛征求社会意见,随后择日正式发布。在理财子公司业务规则中,将依法合规、符合条件的私募投资基金纳入理财投资合作机构范围;


5、在流动性风险管理、压力测试和信息披露等方面,进一步区分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要求,与其他同类资管产品的监管标准保持一致;


6、在私募理财产品销售方面,借鉴国内外通行做法,引入不少于24小时的投资冷静期要求

  

而此次理财新规中最为人关注的内容应该就是,银行理财究竟能不能直接或间接投资证券市场?


简单的说,就是银行理财到底能不能拿来炒股?


虽然有关银行理财能否投资证券市场的细则文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还正在制订中,但是此次理财新规中明确表示:


在理财业务仍由银行内设部门开展的情况下,放开公募理财产品不能投资与股票相关公募基金的限制,允许公募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各类公募基金间接进入股市

  

也就是说,银行理财产品涉及证券市场将成为必然,只是时间的早晚和涉及的深度有差别而已。


那么,问题来了:


大家为什么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证券市场这么看重呢?


因为股市太差了!


A股将迎来大利好?


熟悉中国资本市场的人应该都知道,中国的A股完全是全球资本市场中的一股清流,它的运行原则好像只有一个,别人涨时我不涨,别人跌时我照跌


股市本应该是经济的晴雨表,但是A股在这个问题上就像扶不起的阿斗,十年之间,中国的GDP已经增长了一倍有余,房价更是上涨了数倍甚至十数倍,结果只有股市依然还在原地踏步,甚至是在倒退


股市要涨起来,后继资金的推动力是最重要的因素,比起“远水难解近渴”的各路外资,国内资金更有想像力。在这些资金里,近30万亿元的银行理财产品又是最受关注的。


而在这30万亿理财产品中,高达22万亿的非保本理财又是更为特殊的存在。



理财产品,尤其是非保本理财产品与银行定存不同,属于风险略高收益率也略高的品种。


目前各家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不超过2%,但一年期权益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以接近5%,信托类或者私人银行的产品基本是超过了5%。


此前银行是怎么运作这些理财产品呢?


靠表内的正规贷款业务来做理财产品是不现实的,息差没那么大要亏本,于是做表外当资金掮客,把理财产品的钱转手给信托或其它第三方机构,从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甚至民间借贷这些高风险高收益领域赚利差。


虽然这些都是比较灰色的游离于监管之外的领域,但由于银行有品牌信用背书,规模越做越大,现在已接近30万亿元。


但是问题在于,因为政策限制,这些追求高收益的钱却始终无法投资证券市场,最多只能打一打政策的擦边球。


最早理财产品大规模入市是为了打新股,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甚至名称都有“打新”字样;


此后,理财产品通过信托进入股市,典型就是券商伞形信托,就是加杠杆产品;


在上述情况被整顿以后,理财产品资金从股市撤出,大量进入房地产短期借款、互联网金融等领域。


以上种种,都没有理财产品资金直接投资股票的情况,都是打擦边球和层层嵌套。


而现在,信托类和渠道转手类已经被严格监管限制,理财产品如果只做权益类很难达到5%左右的收益,怎么办?


很简单,重新进入A股市场!


此前有观点认为,理财产品再怎么高风险喜好,也未必能经受A股的如此折磨,否则这些投资者为什么不买基金要买理财?


所以,他们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即使放开限制也不会进入股市


但是他们忘了一点,资管新规已经开始打破刚兑了,也就是说,这些理财产品,实质上已经允许亏损了(其实之前也允许,只是银行在偷偷刚兑)。


现在理财产品已经明确不保底不刚兑,即使它不买股票投资其它领域一样有很大的风险,况且其它哪些领域现在的理论潜在收益率比股市高?


所以说,一部分风险喜好高的理财产品肯定会想方设法地进入高收益市场,反正都有风险,两害相权取其轻。

  

事实上,日前另一份文件的出台,已经为银行理财产品进入证券市场扫清了一部分障碍:


近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修订后的《特殊机构及产品证券账户业务指南》,对资管产品开户要求按照近期的监管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特别是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开立证券账户的实质约束和申请开立中的便利化措施进行了安排,投资范围确定为:


仅用于参与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许可的投资范围,资金投向符合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对比之前“在贵公司开立的银行理财产品证券账户仅限于参与证券交易所标准化债券、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优先股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的表述,不难看出商业银行理财投资范围放宽,直接入市投资股票已经没有任何政策障碍


当然,民众对此反应也很强烈。


考虑到市场的反应,中登公司随后紧急澄清说,新修订业务指南不涉及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范围调整。这就意味银行理财与股市恐怕还要隔着几层纸。


但是此次理财新规的明确表态,则标志这几层纸,将最多只剩一张,甚至恐怕要直接捅破了。


这就意味着,那些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资金是一定会进入股市的。

  

带来的影响?


对A股的影响:


A股市场将真的会迎来一部分新韭菜,虽然A股的前途渺茫,但是目前来看还真的算是高风险高收益。


房地产高位滞涨,互联网金融和民间借贷问题重重,拿来买股票总不算是最差的选择。


说白了,反正横竖都赚不到钱,不如拿到股市赌一把,赚到钱了大家都开心,赚不到钱,投资人担着,反正已经打过招呼不保本了!


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


银行理财不保本真的不只是嘴上说说了,A股的个性恐怕你闭着眼睛也想的出来,再大的资金想从A股中盈利可能性几乎是微乎其微。


一旦银行将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股市,用膝盖恐怕也可以想到银行理财的收益会变成什么样子,恐怕很多产品会亏得底掉,但是在打破刚兑的情况下,银行是不用承担责任的


对投资者的影响:


真的不能再闭着眼睛买理财产品了,有很多朋友都很相信银行背书的理财产品,这个可以理解。


但是此次理财新规出台之后,一旦你买了银行的非保本理财,然后他们再把资金投向股市,你觉得自己有多大可能不会遭受损失呢?


还是那句话,打破刚兑的大背景下下,理财产品如果真的违约,银行是不用承担责任的,所有的损失都要你自己来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