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病例:咳嗽

 茂林之家 2018-09-29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病例

【咳嗽】


一、病历资料

1、现病史

患者,男性,65岁,因“反复咳嗽,咳痰5年,加重两周”就诊。患者5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痰量中等,白黏痰为主,时有黄脓痰,无发热胸痛,无喘息咯血,服用抗生素(左氧氟沙星)及止咳药可缓解。此后5年反复出现上述症状,多于冬春季发作,咳嗽以晨起明显,咳白色黏痰,时有痰量增多,痰液变稠或呈黄色,每年发作3~4个月。近2周来患者上述症状加重,咳嗽伴咳黄脓痰,痰量较多且不易咳出,无发热气喘,无胸痛咯血,无乏力消瘦,无明显呼吸困难。自服“甘草口服液”未见明显缓解,遂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本次发病来睡眠欠佳,食欲不振,未见明显体重减轻。

2、既往史

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哮喘病史,否认过敏性鼻炎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有吸烟史40年,20支/天。否认酗酒史。父亲有冠心病史,母亲有高血压病史,否认哮喘家族史。

3、体格检查

T 36.8℃,P65次/min,R18次/min,BP 120 mmHg/74 mmHg,神志清,精神略萎,口唇无发绀,无杵状指,颈静脉无充盈,胸廓正常,呼吸尚平稳,无“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散在细湿啰音,HR 65 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不肿。

4、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血常规:WBC 12X109/L,N78%。

X线胸片:双下肺纹理增粗、紊乱。

二、诊治经过

初步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诊治经过:全科医师详细询问了患者咳嗽咳痰症状表现,伴随症状,以及既往类似病情发作和诊治情况,结合胸片检查结果,初步考虑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同时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增高,以中性细胞为主,考虑细菌感染可能性大,予留取痰标本行细菌培养检查。根据患者既往用药经验暂予左氧氟沙星0.5g每日一次口服治疗,待痰培养结果后再针对性地调整抗生素的使用。考虑患者痰多且黏稠,不易咳出,暂不予强力镇咳药物止咳,予复方甘草口服液10ml每日三次,盐酸氨溴索30mg每日三次口服止咳化痰治疗。同时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督促其戒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一周后患者喷嗽明显缓解,喷获量较前明显减少,查体双下肺湿啰音显著减轻,复查血常规WBC 8.6X109/L,N68%,痰培养结果示肺炎克雷伯菌(十),莫西沙星敏感,继续予原方案巩固治疗一周后,患者症状体征缓解。

三、病例分析

1、病史特点

(1)男性,65岁,反复咳嗽,咳痰5年,加重两周。

(2)5年来反复出现咳嗽,咳痰,多于冬春季发作,咳嗽以晨起明显,咳白色黏痰,时有痰量增多。痰液变稠或呈黄色,每年发作3~4个月,服用抗生素(左氧氟沙星)治疗有效,近2周来思者上述症状加重,咳嗽伴咳黄脓痰,痰量较多且不易咳出,无发热气喘,无胸痛咯血,无乏力消瘦,无明显呼吸困难,自服“甘草口服液”未见明显缓解。

(3)既往有吸烟史40年,20支/天。否认酗酒史。否认哮喘病史。否认过敏性鼻炎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哮喘家族史。

(4)体格检查:T36.8℃,P65次/min,R 18次/min,BP 120 mmHg/74 mmHg,口唇无发绀,无杵状指,呼吸尚平稳,无“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散在细湿啰音,HR 65 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不肿。

(5)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血常规:WBC 12X109/L,N78%。X线胸片:双下肺纹理增粗,紊乱。

2、诊断与诊断依据

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诊断依据:患者男性,65岁,5年来反复出现咳嗽,咳痰,多于冬春季发作,咳嗽以晨起明显,咳白色黏痰,时有痰量增多,痰液变稠或呈黄色,每年发作3~4个月。既往无哮喘,鼻炎病史,有吸烟史40年,服用抗生素(左氧氟沙星)治疗有效。故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明确。近2周来患者上述症状加重,咳嗽伴咳黄脓痰,痰量较多且不易咳出,无发热气喘,无胸痛咯血,无乏力消瘦,无明显呼吸困难,查体口唇不绀,无杵状指,呼吸尚平稳,无“三凹征”,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散在细湿啰音,结合血常规WBC 12 X 109/L,N 78%;X片示双下肺纹理增粗,紊乱,考虑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且细菌感染可能性大。

3、鉴别诊断

(1)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仅以刺激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容易被油烟,灰尘冷空气等刺激因素诱发,无明显喘息,常有家族或个人过敏史,且抗生素治疗无效。上述情况与该患者病史不符,故予排除。

(2)支气管扩张:典型的支气管扩张表现为反复咳大量脓痰或咯血,X线胸片可表现为肺纹理粗乱或呈卷发状。该患者症状体征与上述情况不吻合,故不考虑此诊断。

(3)支气管肺癌:支气管肺癌患者多数有长期吸烟史,常有顽固性慢性咳嗽史,近期出现咳嗽性质改变,痰中带血等。可反复出现同一部位的阻塞性肺炎,且使用抗生素治疗后无法完全消退。患者发病情况与之并不相符,且X线胸片未提示相关改变,故予除外。

(4)肺结核:肺结核患者临床上常表现为慢性咳嗽,伴有低热,乏力,盗汗,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与该患者症状不吻合。且患者X线胸片未提示结核特征性改变,故可除外该诊断。

(5)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该病的临床表现与慢性支气管炎类似,X线胸片检查常无明显改变或仅有肺纹理增多,且支气管激发试验常为阴性,因此十分容易误诊。必要时可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右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加(≥3%)即可诊断。

(6)特发性肺纤维化:该病患者起病多缓慢,开始时仅表现为咳嗽,咳痰,偶有气短,晚期可出现缺氧和发绀,逐步进展为呼吸困难。查体可于胸部下后侧闻及高调的爆裂音(Velcro 啰音),可见杵状指址,血气分析提示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可正常。必要可行胸部CT帮助诊断。

(7)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除了上述疾病以外,慢性咽炎,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以及某些心血管疾病同样也会引起慢性咳嗽症状,且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在诊断时不应忽视,必要时可行相应检查或转至相关专科进一步明确诊断(详见要点与讨论部分)。

四、处理方案及基本原则

1、控制感染

感染因素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患者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为主,考虑存在细菌感染可能。痰培养及药敏检测结果是合理选用抗生素的重要依据,但培养耗时较长,一股需要一周时间。故在留取痰标本送检的同时,可先行依据本社区常见病原菌经验性选用抗生素进行及时的治疗。本例患者予左氧氟沙星0.5g qd 口服治疗一周后,痰培养结果提示肺炎克雷伯菌(十),莫西沙星敏感,且患者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表明治疗有效,故维持原抗感染治疗方案。

2、对症治疗

急性咳嗽原则上以镇咳祛痰等对症治疗为主。本例患者痰多且黏稠,不易咳出,故不应使用强力镇咳药物。予复方甘草口服液10ml tid po 止咳,同时予盐酸氨溴索30 mg tid po 稀释痰液。

3、健康教育

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最为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具有多种损伤效应。本例患者有40年吸烟史,平均20支/天,应对其加强教育,阐明吸烟危害,帮助其早日戒烟。同时待患者症状控制后,应鼓励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4、转诊及社区随访

本病例中患者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明确,且经治疗后很快好转,因此无需转诊治疗。我们在接诊咳嗽患者时,如若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转诊给专科医生:

(1)诊断不明确或治疗效果欠佳的严重咳嗽。

(2)症状明显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者。

(3)出现新的体征或原有体征加重者,如发绀,外周水肿等。

(4)慢性咳嗽怀疑为结核病者。

(5)胸片发现肺内占位需进一步检查者。

(6)有严重基础疾病需住院治疗者。

(7)拟诊为后鼻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咳嗽变异型哮喘等需要进一步检查和专科治疗的疾病。

咳嗽尤其是慢性咳嗽患者的社区随访,应根据不同疾病组织本社区患者及其家属。开办学习班,俱乐部等,以多种形式集中进行系统的教育。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宣传相关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知识,也可组织居民观看相关影音资料,阅读有关科普图书或文章等。让社区居民了解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特别是吸烟的危害以及大气污染,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的作用。帮助居民成立戒烟互助小组和健身锻炼小组,督促吸烟者尽快戒烟并坚持下去。同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期增强体质,有效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机会。

五、要点与讨论

咳嗽是一种反射性防御动作,其作用是可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气道内异物,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根据其临床特点,咳嗽可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常见于感冒和急性气管文气管炎,根据其病史即可诊断。亚急性咳嗽常发生王呼吸道感染的恢复期,由炎症反应的持续存在和刺激所导致,常呈自限性。具体表现为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症状消失后,仍有刺激性干咳迁延不愈,伴或不伴有咳少量白色黏液痰。而慢性咳嗽的病因则相对较为复杂:诊断相对不易,需结合息者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综合判断,有时甚至还需采用实验性治疗手段以明确病因。

在对患者进行问诊时,全科医生需关注的要点包括性别,年龄,有无前期呼吸道感染,咳嗽的临床表现(发作时段,持续时间,咳嗽的性质等,如有咳痰需询问咳痰的量,性状和特点),伴随症状(见表17-1)、既往史、过敏史、可吸人颗粒及放化学物质接触史,吸烟史等。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如果正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且服药时间与咳嗽发病时间相吻合,则须考虑药物不良反应导致咳嗽的可能性。应予更换降压药物后,观察咳嗽是否好转。对于肺部X线摄片,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阴性的慢性咳嗽患者,尤其是既往治疗效果欠佳者,应警惕咳嗽变异性哮喘或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的可能。 可分别行肺功能测定+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诱导痰细胞学检查以鉴别。同时,除了呼吸系统疾病以外,还有一些诸如后鼻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等疾病也会引起慢性咳嗽。若怀疑此类疾病,进一步行鼻窦摄片、鼻咽镜或食管pH测定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见图17-1)。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病例:咳嗽


在治疗方面,急性,亚急性咳嗽以对症治疗为主。咳嗽剧烈者可使用镇咳剂,而痰多不易咳出者应使用祛痰药物,且不宜使用强力镇咳剂以免妨碍痰液排出。若合并细菌感染则应及时选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慢性咳嗽,除了积极对症治疗以外,还应根据不同病因进行对因治疗。如需相关专科检查或治疗手段,应及时转诊至相应专科医生处进一步诊治,待诊断明确或病因去除后可再转回全科医师处巩固治疗或随访。

六、思考题

1、哪些情况下应将咳嗽患者转诊给专科医生?

2、慢性咳嗽有哪些常见的病因?

3、咳嗽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七、推荐阅读文献

1、万学红,卢雪峰,刘成玉.诊断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5-17.

2、葛均波,徐永健,梅长林.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21.

3、祝墡珠,王维民,杨业洲.全科医生临床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1-87.

来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科示范案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