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的本质是降本提效

 wyk1014 2018-09-29

生活上、工作中,“管理”都是一个经常能听到的词。某人不懂该如何管理自己的生活,某领导不懂管理只会瞎指挥,某政府机构不懂管理导致社会秩序比较糟糕等等似乎都成为了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管理到底什么,管理又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我们该如何进行管理都似乎成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学过管理学的人都知道,管理是一门科学;它是有自成一套的理论基础和运作的方式方法,管理是有很多实用工具可以借鉴,管理也有不少模式可以直接套用。似乎只有学过“管理学”课程的人才能对“管理”一词做出准确的解答。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却涌出了很多非“管理学”专业毕业的人提出了很多实用的经验并用自身的经历加以了证明,比如华为任正非、比如红衣大炮周鸿祎等。而在国外很多小微企业,人数少但是市场份额占比足够大,他们的管理同样非常值得让人称赞,这样的事例在日本和德国非常普遍。那么抛开对“管理”一词本意的探讨,我们从“管理”的成效上来做评价;管理是否得当的考核却很简单,就在于它是否达成了降本提效的目的。

“降本”不仅是对企业日常运营非常重要,对于降低个人提升所产品的低效时间浪费也是非常关键。成本是每时每刻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事情,大到国家需要做的各种民生决策、小到家庭每天面临的财迷油盐酱醋茶,都是不得不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而管理的一大重要之处就在于能否优化这些成本。成本是无可避免,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来减少;成本不仅需要对有形事物进行计算,同样需要考量无形事物的影响。当我们在纠结要不要买一件超出心理价位的衣服而耗费几个h时,我们没有意识到这时间成本也许可以让我们通过其他途径赚回这些差价(甚至是超出这个范围);当企业在采购成本上根根计较、毫厘必争的时候,它没有考虑到制造环节会因赶订单的进度而付出多大的成本,同时隐藏了多少出错的风险。管理对于降本的意义就在于是否找出了这个总成本的构成,然后抽丝剥茧般地捋清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把不必要的部分精简,把关键的地方做适量提升;最终达到把总成本降低的效果。

“提效”是管理得当的另一个重要体现。管理除了要降低总成本,更加提升总效益。如果企业一味盲目的去控制成本,甚至牺牲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那么企业能够获取的收入同样会大幅缩水,甚至失去整个市场。成本和收益在买方和卖方市场有较大的差异;买方市场中,成本对收益的影响非常明显,在市场价格相对透明的情况下,谁控制的好成本谁才能获取更好的收益;而在卖方市场中,成本的作用相对较小,企业可以通过提高销售额来减轻高成本的影响。然而,在金融危机中,这两种情况就会等效。谁能够把总收益提升上去,谁才能够存活下来。而有效地管理就在于找出影响到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不利因素进行逐一排除,从而达到提升企业运营的效益。

管理对于普遍个人和企业而言,就在于它是否提升了我们的总效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