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水浒一个公道》人物篇之雷横朱仝(5)

 金色年华554 2018-09-29

晁盖取出三十两花银送与阮家三兄弟,道:“权表薄意,切勿推却。” 三阮那里肯受。吴用道:“朋友之意,不可相阻。” 三阮方才受了银两。先让三阮吃点甜头,他才会死心塌地的跟着干。吴用也很搞笑,反正不是自己的钱,就撺掇着接着。三阮相别了,自回石碣村去。晁盖留住公孙胜,刘唐在庄上。吴学究常来议事。关于这个吴用精心设计的案子,到底怎么样?我们就在杨志的系列里讲了,在这不赘述。


结果大家都知道,很幸运,虽然吴用的计策不咋地,晁盖一伙人还是夺了生辰纲。有人说吴用没有杀掉老都管一行人,留下了活口也是个漏洞。这个也有道理,如果不是谢都管的口供,何清也不会想起之前遇到的种种疑心事。不过吴用他们应该不会干,尽管他们杀人的时候不眨眼。因为他们只是想抢劫,不想杀人把事情闹大,当然了,光是抢劫事情已经够大了。而且都是无辜的人,少害人性命,也就是少造点孽,还是不要去苛责的好。


抢完了生辰纲,等老都管他们醒来,回去禀报梁中书,梁中书当然不能善罢甘休了,随即便唤书吏写了文书,当时差人星夜来济州投下;又写一封家书,着人也连夜上东京报与太师知道。蔡京更愤怒,随即押了一纸公文,着一个府干亲自赍了,星夜望济州来,着落府尹,立等捉拿这伙贼人,便要回报。济州的官员也够倒霉的,事先不通知我们保护,现在出了事又来找我们,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啊。没办法,人家官大,说是不破案,就把济州府尹发配到沙门岛。济州府尹也不是吃素的啊,他对手下的何涛施压。


书上写:府尹喝道:“胡说!“上不紧,则下慢!”我自进士出身,历任到这一郡诸侯,非同容易!今日,东京太师府差一干办来到这里,领太师台旨∶限十日内须要捕获各贼正身完备解京。若还违了限次,我非止罢官,必陷我投沙门岛走一遭!你是个缉捕使臣,倒不用心,以致祸及於我!先把你这厮迭配远恶军州,雁飞不到去处!”便唤过文笔匠来,去何涛脸上刺下“迭配州”字样,空着甚处州名,发落道:“何涛!你若获不得贼人,重罪决不饶恕!”

这一段话很长,说的很直白,我就不逐句分析了,我只提一句,何涛绝不是坏人,他不过是依法办事,如果遵纪守法,老实执法也算错的话,你这不是在骂包青天吗?而且何涛还因此押上了以后的生活,他也是非常的可怜啊。按道理说,晁盖一伙很可恶啊,抢劫完几个人分了,老百姓谁都没救济,连累着一干平凡的人一起受累,这和索马里海盗区别很大吗?就像现在出了事,抓几个临时工做替罪羊一样,何涛也是被当做炮灰的。


老实人何涛

何涛找人帮忙,谁都帮不了,没办法,愁眉苦脸的回家了。何涛的媳妇倒是《水浒》中描写的少有的贤妻良母型的,和林冲的娘子一样。何涛对弟弟何清其实还不错的,作为大哥,眼看弟弟经常赌钱,当然是要教训一番的。从头到尾的看下来,何涛都是那种中规中矩的本分人,这样的人就是社会上彻彻底底的善人,可惜碰到了晁盖一伙,有意无意中被万千读者当做了恶人,真的很可怜啊。相比之下,何清就是典型的势利小人,对于亲哥哥,不给钱还真能见死不救,全无人情味。


何清和何涛的对话很有意思。书上写:何清道:“却是甚么样人劫了?”阿嫂道:“阿叔,你又不醉。我方才说了。是七个贩枣子的客人打劫了去。”何清呵呵的大笑道:“原来恁地。既道是贩枣子的客人了,却闷怎地?何不差精细的人去捉?”在杨志的系列中,我说了吴用所定的,无用计策的四个弱点,或者说四个漏洞,在这就暴露了吴用所定的,无用计策的第五个漏洞。干这么大一票,只是这么简单的伪装,而且行事如此大胆,一点都不机密,一旦追究下来,很容易东窗事发的。结果,郓城县的晁盖,推着江州车(就是手推的独轮车),说是从濠州来贩枣子,这一个大破绽就被何清看出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