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橡树 | 一声叹息:回望1898年深秋的六君子

 孺子雅舍 2018-09-29

现代美术作品中的戊戌六君子。


清醒的人,都在忙着糊口、赚钱、发大财。所以,也只有少许的记忆较好却又胡思乱想的人,自然才会糊涂。


在120年前的今天,是戊戌变法落幕的日子吧。


那天,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等6人,在北京被清廷杀了。后来,茶余饭后散步剔牙,人们也慢慢习惯了一面惋惜变法失败,一面愤愤不平为6人抱屈。


戊戌六君子故事越来越神奇地,也就流传下来。


相比日本的明治维新,满清先搞的洋务运动,后搞的戊戌变法,最让今天人们感慨。


日本在变法后脱亚入欧,跻身世界列强,而满清帝国两次变法,五彩缤纷着绽放,却又在凄凉仓惶中瞬间散去。


徒留一片光辉,撒向落寞的史书,再看时,原来满地还是凌乱、潦草的鸡毛。


通常,说起戊戌变法失败,最权威的理由就是封建体制太顽固,封建势力太强大。


沧海桑田,人们坚定对这场前世变法报以太大希望。所以,“出卖”戊戌君子们的袁世凯和擒杀戊戌君子们的慈禧,作为两大封建体制、势力的代言人,少不了被人唾骂。


市面上各种读本非常方便继续升华着戊戌君子们。这也是一种对历史的祭奠吧。


至今,胡同街坊,还有很多珍妃殉情、大刀王五等接地气的故事。佐证、点缀变法往事。


可怜,120年过去,戊戌变法依然被惋惜、惆怅、愤怒、谴责的情绪淹没,落在史河深处。



满清变法始于洋务运动。


在同治年间,被西方列强痛殴之后,满清帝国想到维新。于是,早于日本明治维新,帝国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师夷制夷、中体西用,是满清洋务运动的灵魂。


因为帝国尤其自信,所以,自上而下的洋务运动内核,不过是专注引进西洋人全套的“武器、铁道、电信等机械方面的东西”。


惨淡经营多年,有了武器、铁道、电信等机械方面的东西,看上油光满面的满清帝国在甲午战争对撞日本时,脸面胭脂还是掉落一地。


战败、赔款、割地。


洋务运动数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帝国君臣、朝野震惊、懵逼却也只能一片哗然。


甲午战争爆发本身就是帝党与后党的一场博弈。


战争失败自然让参战的后党淮系等实力派灰头土脸。


所以,主张对日开战的翁同龢等为了脱逃战败问责的干系,更需要一场新的动作化解危机。


于是,借着后党、淮系战败式微,皇帝与帝党们奋勇脚踩洋务运动,借变法强国之名,扶持康有为和强学会的朋友们,来了又一场全新改革。


这是帝党与后党的又一场博弈,又一场执政实验。


实验中,满清末期数以亿计的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满清臣民,再次当上后党与帝党一场“吐故纳新”试验的小白鼠。



戊戌变法开始了。


说是变法,戊戌变法无非是就着洋务运动的汤锅,换了吃客、筷子、油碟,再来一场残羹剩菜的欢宴。


改革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在古老华夏文明中,玩这样的套路混上圣君名臣的不是少数。


戊戌变法涉及的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学,废除科举,创办报刊训练新军等等,诸多内容,对比春秋时代管仲改革,也很难见得高明。


尤其变法公然提出,满清帝国要固结英、美、日本三国,成立四国合邦。如此变法,实在匪夷所思。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明治天皇率大臣誓祭典礼,颁发维新纲领《五条誓文》。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三、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四、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万机决于公论,以至庶民,各遂其志等等维新精神,这对满清皇帝、帝党、强学会等维新人士而言,如同鸟语。


相比日本明治维新,仅《五条誓文》,就可以让人认清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真相而对当年的满清帝国变法倍感失望。


戊戌变法时,帝国那些留学、了解欧美的精英们,多站队到洋务运动的后党队伍,与变法并无太多关系。


反而,帝党翁同龢为首,其余康有为、梁启超、文廷式、陈炽、丁立钧、张孝谦、沈曾植等人,几乎全部自幼在书塾研习程朱理学、心学的腐儒。


自古以来,腐儒之道,无非耳染目濡,在二十四史罗列的列祖列宗们的权斗、宫斗和变法里,寻找治国、牧民之术。


所以,现在非要把戊戌变法看成资产阶级改革,未免过于牵强



戊戌变法最大的受益人莫过康有为和梁启超。


变法夭折后,康有为和梁启超双双尿遁海外。


俩人浪迹天涯,海枯石烂却不忘遵光绪帝为天生圣人,为慈父。


梁启超东拼西凑,在沙俄体制与古罗马帝国体制各取精华,杂炒了一盘开明专制说。


开明专制一说,打开了跪成习惯的国人心扉。这对后来孙文们革命党拍手印喝血酒闹革命难说没有影响。


至于康有为,后半生自称帝师混在江湖,尽力鼓吹民主立宪万不能行于中国,声称对光绪忠义昭著。


有史可鉴,他常年于海外观火,无非在清末民国期间,每逢乱局添油加醋而已。


由一介书生著书立学,招揽门徒,康有为和梁启超行走近代史,享誉颇厚,终于大成,为现代中国思想宗师。


无疑,这是历史诡异的笑谈。


甲午战争之后,满清帝国维新呼声背后,隐约可见帝党与后党权斗。



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的另外一位旗帜人物。


戊戌变法前后,谭嗣同却是慨念横目,徒具深悲的心情。


谭嗣同憎恨满清入关杀戮,直言,成吉思汗之乱也,西国犹能言之,忽必烈之虐也,郑所南《心史》纪之


历来,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满清入关原罪,是满清帝国避而不谈的禁讳。


可是,作为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在谈及诸如蕹发之令,屠杀虏掠,谭嗣同恨恨不绝:


其残暴为何如矣


如此,谭嗣同参与满清帝国戊戌年自上而下的这场变法的动机,显得蹊跷。


最后,在冒险游说袁世凯“围园擒后”,谭嗣同不像是为光绪、帝党的说客,更像是劝袁世凯发起“革命起义”。


围园擒后”前夜,康有为弟弟康广仁涉嫌私入皇宫,犯宫闱大忌被收押。


近年史学界有说法,皮鞭闷棒之下,细皮嫩肉的康广仁挨打不过,立刻向政府坦白,老老实实地交代了谭嗣同夜访袁世凯详情。


几乎同时,可能正在梦游“登基”的袁世凯突然恍然大悟,立即汗流浃背也向慈禧太后举报了谭嗣同策反。


普遍革命这一口黑锅,由擅长文笔的康有为和他的追随者,扣在了袁世凯的背上。


多年后满清皇帝退位,袁世凯在中华民国总统任上宣誓登基称帝,想起戊戌年秋夜的谭嗣同,他必是感慨万千。



在1898年9月28日,该跑的跑了。帝党与后党的博弈也再告段落。


剩余的那些变法中的出卖者和被出卖者,革命者和投机者,清醒者和混沌者,终于也走上刑场。


手起刀落,鸦雀无声。


围观午门处决后人们悠悠闲闲散去,该吃吃,该喝喝,该撒尿的照样撒尿。


自满清入关杀戮反抗者,在康乾盛世禁锢思想者,不到三百年,擅长无忧无虑吃喝拉撒者,早已是满清帝国最具生存能力的人才、俊杰。


秋色黯淡,在1898年深秋,满清帝国有不少于四万万这样的同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