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岳阳楼绝妙诗词,这四位大诗人感怀不同事!他比李白写得好!

 陌觞629 2018-09-29
23:02

我们都知道岳阳楼是座千古名楼,它本身也很美,但它所拥有的这些美离不开它得天独厚的地势。正如大诗人李白对它的赞扬:“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岳阳楼在岳阳城西门之上,城门口就是洞庭湖,站在楼上矮墙边,仿佛洞庭湖就在脚下,而岳阳城的景色也是尽收眼底。

一、《岳阳楼记》背后的故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说起岳阳楼,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可能就是这篇由北宋诗人、政治家范仲淹写的包含了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记》。据说,现在去岳阳楼玩的话,游客还可凭完整背诵《岳阳楼记》全篇而免除门票。由此可见《岳阳楼记》之于岳阳楼的重要的宣传作用。

但你知道吗?有人发现,范仲淹这辈子压根就没去过岳阳楼!那么他又是怎样写出这名冠古今的文章的呢?据说,当年岳阳知府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后,给远在邓州(今延安)的范仲淹寄去一张岳阳楼的画,想让他帮忙写篇赞美的文章,以达到“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的目的。作为滕子京的好朋友,范仲淹当然是义不容辞。但他没有去过岳阳楼该怎么办呢?那就临画作文吧!所以,我们在初学这篇《岳阳楼记》的时候,会惊叹于作者的文笔以及他对洞庭湖的绝美描写,当然还有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带来的感动。但当我们再次细看此文时,却发现《岳阳楼记》全文446字,关于主角“岳阳楼”的着笔却只是寥寥42字。如此怪异的事儿,如今再联系范仲淹可能没去过岳阳楼这件事,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登斯楼也,有所感焉

除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还有其它一些关于岳阳楼的诗篇,这些诗篇可都是诗人们亲自去过岳阳楼后有感而发的,并不像范仲淹那样是临画作文。

(一)登斯楼也,则心旷神怡之李白

了解过“诗仙”李白的人大概会知道,除了宁死不弃的人间仙酿——之外,他还喜欢做另外一件事,即“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摘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此处的名山指的是各地风景,而不单指山。你说,他已经去过江西庐山了,爱好美景的他会漏掉江西的邻居湖南省的岳阳楼吗?当然不会。

有诗为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夏十二是李白的朋友,姓夏,在家排行十二。

此时的李白已经59岁。在此之前,他经历过了供奉翰林的辉煌、安史之乱的混乱以及为人幕僚的颠沛流离。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被流放夜郎,第二年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他也因此迎来了久违的自由。李白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因为突获自由,李白内心十分欣喜。千里江陵自然不可能只花一天的时间就能到,说成“一日还”,只不过是为了突出自己内心的轻松和愉快,因为内心轻松,所以感觉时间也过得很快。

在去江陵的路上,李白经过岳阳城,因为有朋友在岳阳做官,便下船拜访。滞留岳阳期间,李白应友人邀请同登岳阳楼。在岳阳楼上,李白趁月发思古之幽情,赋诗以抒怀,写下这首《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从而使岳阳楼增添了一抹迷人的色彩。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诗的首句写出了诗人登高临远所看到的辽阔景象。“尽”字写出了登上岳阳楼后极目远眺,岳阳城的景色一览无余的情状。“川迥洞庭开”紧承“尽”字,更为具体地展现了八百里洞庭湖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壮阔景象。句中“川迥”二字,是写更为辽远的长江。洞庭湖的北面与长江相连,人们站在岳阳楼上,隔着那壮阔的湖水,依稀之中可以看见那滚滚而来的长江。这两句的意境显得尤为阔大,给人一种雄浑豪放的感受,由此可见诗人炼词造句的功力。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此时正逢朝廷大赦,心情愉快,眼前的景物也仿佛感同身受到了诗人心中的喜悦。我们常说景语皆情语,大概就是这个意思。“雁引愁心去”,那远飞的大雁带走了诗人的忧愁。一个“引”字,赋予了大雁生命的活力,它就像是个有思想的人一样,能帮诗人带走那些愁思。“山衔好月来”,“山”指的是岳阳楼旁边的君山,“衔”字使用了拟人手法,让这山显得有生命力。“好月”也即大赦的好消息。这句诗与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的“两山排闼送青来”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诗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月亮缓缓从君山之巅升起的动态情景,也表明诗人李白很高兴能在自己厌烦这辗转流离的生活时听到朝廷大赦的好消息。他又可以做回那个恣意的任侠李白了!

联想到日后的美好生活,李白不禁感觉有些飘飘然。“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诗人本是在岳阳楼上躺着看月、饮酒,他却说自己躺着的地方是与云相接,并说自己是与天上的神仙一起对杯饮酒。其中的“连”字和“接”字是诗人的夸张之笔,意在夸说岳阳楼的高度。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待在岳阳楼上,虽喝了酒,晚风习习,也不免感觉有丝丝凉意侵体。这里依旧在写楼高。晚风吹来,带起衣袖,仿佛邀人起舞,又仿佛催人回家。收笔写得气韵生动,蕴藏着浓厚的生活情趣。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并能不露斧凿痕迹,显得自然浑成。此外,全诗还完整地写出了秋风明月下的浩荡无边的洞庭夜景,通过优美的意境描写,表达了诗人流放获释以后的喜悦心情。

(二)登斯楼也,则苦于待业之孟浩然

孟浩然,号鹿门处士,唐代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人称“孟襄阳”。

孟浩然年轻的时候一直在家里读书并侍奉家人,25岁到35岁之间,才辞亲远行,想要外出求功名。

后来孟浩然漫游长江流域,广交朋友,干谒(yè)公卿名流,以求做官的机会。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因为唐玄宗在洛阳,孟浩然便去往洛阳求仕,不料在洛阳待了三年之后,还是一无所获。40岁时,孟浩然来到了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却也只获得个名落孙山的结果。

虽然仕途不顺,孟浩然却结交了好几位知己。王维、张九龄等都与他相交。《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即是孟浩然写给当时身为唐朝丞相的张九龄,目的是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诗句开篇点明时间是八月,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涵”,有包含的意思。“虚”,指高空。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太清”指天空。“混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诗的三四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是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撼”,是摇动的意思。这一句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洞庭湖水波浪宽大的情状,仿佛湖水一波动,岳阳城也要随之晃动一样。

这一句与刘禹锡的《望洞庭》里的洞庭湖有着很大的差别。刘禹锡在《望洞庭》里写: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意思是洞庭湖的水色和秋天的月色交融在一起,显得是那么和谐。无风的湖面平静得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而在孟浩然这里,洞庭湖的湖水是不安分的,是动态的。其实景中藏情,湖水的不安分预示着诗人心中的蠢蠢欲动。所以,写完眼前景后,诗人就要开始倾诉心中蕴藏的深情了。

“欲济无舟楫”,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想要横渡,却苦于没有船只船桨,空有一腔热情。这里的“舟楫”并非指实际的船只船桨,而是指为官的门道,也指可以之引荐的人,即伯乐。“端居耻圣明”,身在圣明之世,却只能闲居在家,侍草弄花,服侍双亲,真是让人不禁生出羞耻之心。这一句意在暗示张九龄自己想要进入仕途,为官以报国爱民,而非重在写自己的羞耻之心。

然而即便有一颗想要做官的心,却未必会有这样的机遇,所以只能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两句是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只能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古代俗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是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述怀诗,也是一首干谒诗,但诗人写得很委婉。他一方面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一方面又想保持一点身份,未免自己太掉价,才写得这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其实孟浩然与陶渊明有共同之处,两人都曾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所以,虽然孟浩然说自己要做官,却也未曾特别努力。

据说,孟浩然曾在王维家里闲居的时候,唐玄宗突然来访,王维出去迎客,孟浩然却躲到了床底下。这是一个有着特别强的功利心的人该做的事吗?后来王维跟唐玄宗说起了自己的这位朋友,唐玄宗就说让孟浩然出来见客。为了考验孟浩然的才能,玄宗让孟浩然现场作一首诗。当孟浩然哆哆嗦嗦地说到“不才明主弃”之句的时候,唐玄宗不悦的打断道:“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随即拂袖而去。一个大好的自荐机会就这样被自己错过了。孟浩然心中该是懊恼的吧,但更多的还是庆幸,毕竟他心中还有一个庞德公。(汉末著名隐士,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

他曾在求职屡败回到鹿门山之后,写过一首《夜归鹿门歌》,在其中表明自己是跟庞德公一样的志向:“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其中的“幽人”是真有其人,还是指的诗人自己呢?我们也未可知。只是浮生半载,经历了多年的怀才不遇,再回到鹿门,来到庞德公栖隐之处,孟浩然心中应该比之前多了一份淡然吧。

(三)登斯楼也,则感极而悲之杜甫

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杜甫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吃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今湖北荆州)一路漂泊,来到岳阳。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chè),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首句先表情。终于登上期待已久的岳阳楼,诗人心中应该是充满兴奋的,但是一个“昔”字和一个“今”字,看似平常,其中包含的是多少年回不去的时光!天地变,国家变,人也变了。也许诗人是在青春洋溢之时对岳阳城心生向往,却要等到老弱病残之际才能一睹洞庭风光,其中辛酸,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是在写“洞庭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白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到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坼”字用的很好,有动态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开。后一句里的“乾坤”指的就是天地,包括天地万物。“乾坤日夜浮”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随着洞庭湖水上下浮动漂游。“浮”字也有动态感,使人想到整个苍穹犹如被湖水托住的一个半球,而万物的运动,都是湖水晃动的结果。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一是写水面的宽阔,二是写水蕴含的力量。

这两句是在写景,但不能看成是纯写景,景中渗透着诗人的胸怀,其中透露着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目前的处境。“无一字”是指没有一点消息。战乱频仍,诗人无从得知亲人朋友的消息,他们是活着?还是已经离去?与此同时,因为战争的关系,消息传递途径被中断,诗人无法了解到朝廷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孤舟”是指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杜甫此时的生活其实比他在四川时候的生活还要凄惨,当时虽是“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摘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但至少还有朋友的接济,还有可栖身的茅草屋,到了如今,却只能如雨打浮萍一般在一叶小舟上度过余年。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戎马”,就是战马、兵马,指战争。“关山北”,指打仗的地方。从诗人来说,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戎马关山北”,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致使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凭轩涕泗流”是说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这两句是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诗人自身实景。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

同时“戎马关山北”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还是国家的不安宁。这就更可以说明了第二联绝非仅仅是写景。第三联也决不只是写自己的孤苦无依。“凭轩涕泗流” 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将国家时局与自己孤苦处境进行对照后,感到无可奈何、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虽是“老年多病独登台”(摘自《登高》),却仍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摘自《春望》),奢望着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摘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其人,不愧“诗圣”二字!

三、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游客们今日去岳阳楼,看到那完好无缺的高楼,也会心生感慨:幸好这千年之楼还在呀!他们会感谢滕子京为后人留下这样一座高楼。但其实,此楼非滕子京建造,而是唐朝宰相张说所建,滕子京只是重修岳阳楼。只不过因为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流传甚广,因而后人误以为岳阳楼是滕子京所建。同时,现在留存的这座岳阳楼也不是唐朝时的岳阳楼。中国现代文学家汪曾祺在他的散文《岳阳楼记》里写到:

这座楼烧掉了几次。据《巴陵县志》载:岳阳楼在明崇祯十二年毁于火,推官陶宗孔重建。清顺治十四年又毁于火,康熙二十二年由知府李遇时、知县赵士珩捐资重建。康熙二十七年又毁于火,直到乾隆五年由总督班第集资修复。因此范记所云“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已不可见。现在楼上刻在檀木屏上的《岳阳楼记》系张照所书,楼里的大部分楹联是到处写字的“道州何绍基”写的,张、何皆乾隆间人。但是人们还相信这是滕子京修的那座楼,因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实在太深入人心了。也很可能,后来两次修复,都还保存了滕楼的旧样。九百多年前的规模格局,至今犹能得其仿佛,斯可贵矣。

——汪曾祺《岳阳楼记》

所以,现在的岳阳楼,它并不是年代久远的老人,而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新生命。但岳阳楼确实是“三大名楼”里唯一的木质结构建筑了。

虽然很遗憾,岳阳楼没能保住原始样貌,但因它而来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里蕴藏的爱国情怀,以及那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里暗怀的淡然品格依旧影响着后人。

当游客登上岳阳楼,站在矮墙边,极目远眺时,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诗人留存在这里的深情,并为之感动。

以上就是第四期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悉心聆听!登斯楼也,或有去国怀乡,满目萧然之感,或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之情。在感受过千年名楼的风采,了解了老年李白突获自由的欣喜、老年杜甫漂如浮萍的哀愁以及孟浩然略微矜持的求职之心后,我们将开启新一轮的旅程。下一期我们将前往湖北省武汉市,去领略一下“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的气派,顺便看看它是不是那个让人“更上一层楼”的楼。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