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落魄贵族的自白

 昵称60255031 2018-09-29

听说,阅读即是经历别人的生活;姑且信之,那么《马尔特札记》的阅读体验会让你同时同等地经历两个人的一生。许是因为我对里尔克本身的热爱,常跳脱与里尔克的真实与布里格的故事之间,又恰是这种跳脱,让我无法抽离故事里的绮思妙想。


故事本身平淡无奇,就像无风的洋面,一只海鸥掠过,不漾起一丝涟漪。布里格,没落的贵族,一生飘零,流落巴黎,境遇惨淡;生活在潮湿的暗室,不被任何人谈起,也没有资格被任何人遗忘,像一滴水消失于汪洋,觅无踪迹。唯一的慰藉在于他对阅读和写作的沉迷。在文字里,他寻到面对巨人的勇气;在文字里,他听到回忆自身的沉沉低吟。在文字里,他与里尔克融为一体。关于生与死的遐思;关于爱与恨的焦灼;关于生活和阅读的拉扯;关于孤独与疾病的怖惧;关于上帝和亡灵的玄想——“匮乏时代”最伟大诗人的幽灵钻进布里格的脑袋,撩拨、刺激着每一根敏感的神经,经由灵动的血液和翻腾的气息,从后者的笔尖缓缓流出了营养丰富文字,然后在交错的回忆和现实里找到了存在的自己。


或者,这并不是一个故事,只是许多记忆片段拼凑而成的生活的变奏。札记的文体,模仿着记忆最真实的模式。现实是缓慢而连续的,细致得难以描述;记忆是拣择和重组的现实,不倚赖空间的限制,不遵循时间的信条,跳脱、间断和不连续,构成记忆最本真的特质。每一个或可不见的角落,都是历史的藏身之所,记忆如同珈弗吞吐的气息,弥散在空气中每一颗微粒,携带着过往的因素;呼吸、游离、沉淀,最终在本质上塑造着当下的自己。


如布里格,生命像一颗浮起的橡实,颠簸在“怀疑和不确定的艰难之海”,循着连接古老和此在的历史书写的藤蔓,在彼岸的滩涂完成令人艳羡的发芽、生长。布里格如是,里尔克如是,我们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