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音乐中的十大“日出”之音

 阿里山图书馆 2018-09-29
        

在音乐的表达中,很少有像日出这样壮美的时刻,作曲家用尽心力以交响乐来呈现日常生活中我们习以为常的场景,而最后创作出的作品也让我们心生敬畏。在“日出”之音中,声音的强弱渐次变化是表现日出的关键,太阳慢慢露出地平线,音量也逐渐提高,当然也可借助其他效果,最终目的便是表达出新一天开启时那种安宁的感觉。那么在古典音乐中,又有哪些曲目表现出了最佳的“日出”场景呢?

1 莫里斯·拉威尔:《达夫尼斯和克洛埃》
拉威尔的芭蕾舞剧《达夫尼斯和克洛埃》中对日出的表达最能引起听众共鸣。这首曲子让人仿佛置身爱情海,看阳光洒在海面上,海鸟在头顶盘旋滑翔,任凭清爽的木管音乐带你穿梭在波光粼粼的海浪间。拉威尔还在曲子中加入了无词合唱,将日出的美妙场面推向高潮。

2 理查·施特劳斯:《阿尔卑斯山交响曲》
想象一下,你站在阿尔卑斯山山脚下,天色尚暗,忽然第一缕阳光从群山间泻下,山峰的轮廓渐渐清晰,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施特劳斯在这首曲子带听众进行一整天的登山之旅,其中日出的场景便是美妙旅程的开始。这是古典音乐中最为恢宏的日出场景。

小知识:1981年,由柏林爱乐乐团演奏,赫伯特·冯·卡拉扬执棒录制的《阿尔卑斯山交响曲》唱片是这首曲子的首张试压CD碟片。

3 克洛德·德彪西:《大海》
《大海》的第一乐章名为《海上的黎明至中午》,对此德彪西的同事埃里克·萨蒂打趣道:“我最喜欢10:45时那一段。”曲子的开头轻起,稍带试探的竖琴和略为谨慎的小号声响起,背景伴以抖弓演奏的弦乐,描绘出晨光在柔和的海浪上波动的场景。

4 本杰明·布里顿:《彼得·格赖姆斯》
本杰明·布里顿在流亡美国期间读到了乔治·克雷布的诗作《自治镇》,深受震撼,对其中有关渔夫彼得·格赖姆斯的叙述印象尤为深刻。1942年,布里顿重返故乡英国萨福克郡,在《自治镇》的基础上创作了自己最成功的歌剧。剧中序幕的审判场景结束后,第一幕便是黎明。高昂的弦乐与阳光一同破云而出,冷峻的铜管乐器则描绘出阴郁的海面与萨福克郡灰蒙蒙的天空。

5 爱德华·格里格:《培尔·金特》中的《晨曲》
确切说来,这首曲子从日出开始,描绘了整个早晨。《培尔·金特》是爱德华·格里格为易卜生同名戏剧所作的配乐,戏剧讲述的是主人公培尔·金特从挪威到北非沙漠的冒险之旅。双簧管和长笛的旋律描绘出阳光、峡湾和鸟儿的呢喃,但易卜生戏剧的背景会让你对这个场景有不一样的理解:“黎明,一丛棕榈树和金合欢树间,培尔·金特折了一根树枝在手中,爬在一棵树上,试图抵御一群猿猴的攻击,保护自己。”(第四幕,第四场)

6 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莫斯科河上的黎明》
穆索尔斯基的歌剧《霍万兴那》讲述的是17世纪末俄罗斯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不过歌剧的序曲《莫斯科河上的黎明》描绘的倒是美丽的日出,双簧管和单簧管模仿的公鸡啼鸣不时打断背景中的俄国民歌,形成一首变奏曲。曲子中的长笛渐强,取代弦乐成为主旋律,营造平静的感觉,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有穆索尔斯基另一部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的影子。

7 弗雷德里克·戴留斯:《佛罗里达》组曲中的《破晓》
这首曲子虽名为《佛罗里达》组曲,但却是英国作曲家弗雷德里克·戴留斯在德国莱比锡所作,是他被莱比锡音乐与戏剧学院录取后创作的第一首交响乐作品。1884年,22岁的戴留斯曾在美国的“阳光之州”佛罗里达州经营橘林。正是那段时光给了他创作该曲的灵感,也让他决心走上音乐之路。据说那是一个温暖的夏日,戴留斯坐在阳台上,看着阳光下微微反光的橘子树,听着园子里工人唱的传统歌曲,忽然顿悟了。组曲的第一乐章《破晓》描绘了种植园里明快的色彩:郁郁葱葱的绿叶、光滑圆润的橘子和湛蓝的天空。

8 奥托里诺·雷斯皮基:《罗马的喷泉》
雷斯皮基的这首交响诗与他的《罗马的松树》相似,描绘了不同时间段罗马四个不同的地点。曲子开头很轻柔,第一缕阳光露出地平线时,双簧管之音涓涓流淌在朱利亚峡谷喷泉中。罗马平静的黎明,木管乐器向着天空盘旋舒展,与《罗马的松树》第一部分中博尔盖塞别墅嘈杂的噪声截然不同。

9 彼得罗·马斯卡尼:《伊丽斯》
《伊丽斯》的故事发生在日本,在很多方面都比《蝴蝶夫人》超前。故事的女主角伊丽斯被求爱失败的浪子拐骗卖入妓院,被父亲认为是自甘堕落,最后投水而死。马斯卡尼华丽创作了一首合唱的“日出”曲——《太阳的赞美诗》,在歌剧结尾唱响。曲子配器和冲击力像极了马勒的风格。

10 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和无数电视剧场面在理查·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面前都黯然失色,因为其中有最壮丽的日出之音。这首交响诗取材于尼采的同名著作,最有名的部分是铜管声部的华彩号角。作品首演时,施特劳斯称之为“全曲形式上最突出、最有趣、最完美、最独特之处”。 

                         (姚秋昕编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