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huanwei 20180929 宝鸡大散关 概述 上诗《书愤》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年老的陆游退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在他即将走完人生的终点时,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凝成了“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一气势磅礴的千古佳句。 ■秦岭分开了气候,也分开了习性 大散关位于秦岭深处。秦岭深处还有多少这样的人文地理名胜,恐怕一时也难以说清。不妨让我们站在秦岭上,把目光投向岭南岭北,看看秦岭这一天然屏障两边是怎样各异的风景和民俗。 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岭。岭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岭北较为干燥,大陆性气候明显。其实秦岭分开的不光是气候,还有文化。 汉中人生活习惯像四川,爱吃大米和麻辣味,说话语速快。汉中女子也不同于关中的女子。关中女人少胭脂,蜀中女子好施黛。 虽说八百里秦川,但只属宝鸡的秦岭最有名。从宝鸡往南,蜿蜒的秦岭山路,相传是古代帝王、达官贵人游览太白山的主要通道,这也成了宝鸡通往四川的必由之路。沿路而上,在山顶,可以看见秦岭界碑。目前矗立在此最早的碑是民国时期所立。 以此界碑为线,通过山上植物仔细观察,可以看出秦岭气候带的特点。以秦岭为界,中国大地上的水也分了流向。岭南水往南走,叫嘉陵江。岭北水往北流,叫清姜河,流出10多公里后最后汇入渭河。 历代兵家争得秦岭便似乎赢了大半个中国。 从西汉到南宋,历时历代,演出了一幕幕的悲壮战歌。汉高祖刘邦由秦岭古道入关,便得汉家天下。可惜的是,蜀汉诸葛亮数次伐魏,但由于诸多的战事原因,未能如愿取得长安。 站在秦岭的界碑处,低头向下看,川陕公路呈“几”字型。在秦岭深处,史载这里是宋时名将吴玠、吴璘抗击金兵的战场———和尚塬古战场,那一场恶战,吴氏兄弟仅率数千宋军便击败金兵十万之众。 虽然马鸣声、战鼓声、厮杀声远去了,但壮士们留下的英名和以少胜多的辉煌,成了人们传诵的佳话。 部分景观照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自: qinhuanwei > 《旅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