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壤监测工作不止是“挖坑”|观察

 昵称37581541 2018-09-29

导  读



8月28日,《环境与生活》杂志社记者来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土壤室,采访了土壤室主任夏新和她的同事们,听这些土壤监测工作者讲述了那些与“挖坑”有关的故事。


文/郑挺颖 崔悦

来源:《环境与生活》杂志微信公号(2018年9月27日)


从“零”储备到“全面”运行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土壤室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负责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的建设、管理和业务化运行。


土壤室主任夏新向《环境与生活》记者介绍,“全国土壤环境监测工作共经历了三次‘质’的飞跃,即‘七五’的科研专项、‘十一五’的重点专项工作和‘十三五’期间国家资金保障的例行监测。2014年底,原环境保护部参照水和气的网络建设和质量评价模式,并充分考虑土壤污染管理工作的发展需求,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壤点位布设工作,这就是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国家网包括三类点位,分别叫做背景点、基础点和风险监控点,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工作目标,背景点以评价全国土壤环境状况背景水平为目的,基础点以评价全国农用地土壤环境总体状况的变化趋势为目的,风险监控点以土壤环境风险管控为导向,重在风险监控和预警。”


夏主任认为,全国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不仅逐步形成了土壤环境监测的专业化队伍,发展了全国土壤环境监测能力,还真正实现了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从“零”储备到全面运行



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质量管理体系构架图


监测全国3万多个点位


目前,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已经形成且有了国家财政资金保障,那么接下来就是该如何具体实施的问题了。面对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区域差异,监测工作如何进行统筹规划?


夏新向记者解释:“我们依据全国统一管理、统一运行模式的思路,按照国家统一技术方案、统一监测方法、统一质量管理要求和统一评价方法的方式来实施。目前国家网共有38880个点位,对于基础点和背景点,监测工作每5年进行一轮全面监测,风险监控点暂定是两年进行一轮全面监测。两项工作加起来,一年要做一万多个点位的监测任务。”


夏新主任强调,土壤监测工作与水和大气不同,没有自动监测站和在线监测系统,每个样品都需要监测人员拿着GPS(全球定位系统)一个个点位去寻找、去取样,样品风干后要研磨成规定的粒度,一一过筛后,再进行土壤理化指标、重金属和有机物等多种目标物的分析测试。


面对如此庞大的工作量,而且要按照“国家事权,国家监测”的工作思路开展监测,保证数据质量,土壤室能完成这项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吗?夏主任笑着对记者说:“土壤室最初只有3个人,发展到现在有9个人了,但是,要完成整个国家网的监测任务,确实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为此,我们既制定了严格的工作规则,又广开思路、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来帮助我们完成任务。”


“十二字方针”严把质量关


环境监测工作是由不同的人员、在不同的地域、依靠各自的监测条件来完成的,如何保证监测质量呢?


对此,夏新主任解释:“为了保证质量,首先,我们努力建设相对完善的土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只有体系的规范化,才能保证监测工作有序开展。那么,怎样做到体系的规范化呢?就是‘十二字方针’,第一是‘建规则’,也就是说与监测相关的各项工作都要按照《国家环境监测网质量体系文件(土壤监测)》去执行,这样既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又符合总站的专业要求。第二是‘控过程’,例如在采样环节,2016年4月,我们在国家网的第一次监测过程中,就使用了土壤样品采集的手机终端,手机终端只有在采样人员到达目标点位的30米以内才能使用,这样既能避免未到达点位的采样行为,也能通过采样人员上传的现场照片来把控采样过程,同时,还能够客观证明采样行为的符合性,是一项一举多得的质量控制措施。第三是‘设监管’,‘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土壤监测工作也是如此,为了实现以外部质量监督促进内部质量管理的工作目标,我们针对土壤监测的采样、制样和多种技术手段的样品测试内容,建立了一整套质量监督表格,将关键技术环节和监督方式等都清楚地列出来,即保证监督检查工作的全面性和统一尺度,减少专家因个人基础和特长而引起的差异,也为被检查者提供了明确的学习资料。总站每年都制定覆盖每个省的、全面的监督检查计划,并形成有监督、有整改、有验证的工作程序。最后,还要有一个结果,这也就是最后一个环节‘有评价’——要对数据和过程予以评价,进行量化考核。”


从最开始的“建规则”,到最后的“有评价”,整个“控过程”中又经过了“网络监控、盲样测试、信息审核”等层层环节的严格质控,以保障土壤监测数据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为精准定位“上山下乡”


3万多个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如何进行合理布设?


土壤室业务主管陆泗进向《环境与生活》记者介绍:“在全国地域范围内合理布设土壤环境监测点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通过选择一些典型区域开展了大量研究,最终系统地提出了监测点位的布设方案,初步实现国家网的从无到有。在保证科学性与可行性、代表性和经济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稳定性和动态性的基础上,兼顾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和历史信息等因素,在统一的点位布设技术规则支撑下,逐步建立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点,这些点位需要覆盖全国的耕地、林地和草地等,以保证通过对这些点位的监测,能客观准确反映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整体状况、变化趋势和潜在风险。”


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具体是怎么定出来的呢?陆泗进继续介绍到,这些点位是根据全国各省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等资料,将我国陆域范围切割成大小不等的“网格”,通过空间分析技术,按照规定的方法在网格内选取最适宜的位置布上监测点位。到这里,艰苦的布点工作才刚开始,监测人员还要到每个点位去做现场勘验,以确保每个点位都实际落在最具代表性的位置上。这是非常辛苦和耗时的工作。这还没完,还需要经过国家组织的点位技术审核,审核专家们还要对每个做完现场勘察的点位一一核实,确定点位的经纬度等信息,才能最后予以确定。


陆泗进对记者说:“点位布设和现场核查工作必须亲历亲为,真可谓是‘上山下乡’。很多地方现场勘察的时间是在七八月份,高温酷暑天气,有的省份地表温度甚至达到摄氏60度,部分省份还遭遇强降雨袭击,我们还有一些点位在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之中,为了确保点位的精准性,我们的土壤环境监测人员在杂草丛生的草地、树林茂密的林地和农作物茂盛的耕地里精准找点,实属不易。”陆泗进最后说,只要国家网能建立起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徒步深入沙漠去取样


起精准找点的坎坷故事,土壤室的工程师封雪举了一个案例:“我们在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同事,去一个特殊的背景点位采样,该点位距离乌鲁木齐1600多公里,采样人员乘坐23小时的火车后、又马不停蹄地开车前往目的地,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他们到了一片沙漠地带,GPS显示点位位于离沙漠边缘4.5公里的地方,越野车翻过几座沙丘后便寸步难行。当时,距离采样点还有1.8公里,采样人员决定拿着工具,徒步前往采样地点。这一来一回,他们在沙漠里穿行了5个多小时,采样人员手捧这来之不易的‘样品’,视如珍宝。”


讲到这里,封雪笑着问记者,“你们在黑夜外出遇到一片墓地会害怕吗?但我们的采样人员有一次黑夜看到墓地却喜出望外。这事发生在江西,江西的7月酷热难耐,我们赣州市环境监测站的采样人员凌晨5点就出发向山里走,上山根本没有路,草甚至长得比人还高,一脚踏空滑入一个两米的深坑也是常有的事,采样人员摔了七八跤,所幸都有惊无险。等到他们采样结束时,已经是晚上7点半,天色昏暗,找不到下山的路,监测小队在山上摸黑走了两个小时,最终摸到上犹县公墓陵园才成功‘脱险’。采样工作人员说,他黑夜里看到陵墓时,非但没有感到害怕,反而觉得很欣慰——终于走出来了。”


人人都是“挖坑”专家


土壤环境监测是各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是土壤环境质量、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及突发性土壤污染事故的支撑性技术工作,如何减小监测过程中的偏差?对监测技术有什么要求?


土壤室工程师田志仁向记者介绍:“在土壤监测上,要达到数据是可比的,这不仅体现在‘建规则’层面上,从中间的执行,到最后的评价,都要求是可比的,大家必须在同一个尺度上开展工作,总站每年会组织全国的培训和监管。每年的培训各有特色,比如说今年监测的是背景点,就是教你怎么‘挖坑’,挖一个1.2米左右深的大坑。这个挖坑不是简单的挖土就可以了,这个坑要四角齐平,内壁光滑。这个光滑是要用锋利的刀具来一点点切割的,我们有一位监测人员,在挖坑时一不小心切断了自己的动脉血管,非常危险!”


田志仁回忆道:“当时,我们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的实际背景点位开展实训,两辆大巴把我们的采样人员拉到现场,由老师亲自讲课,讲土壤分层采样的知识。刚开始,大家都使蛮力,磨得手里的水泡一碰就破,经过一段日子的实训,大家才掌握了技巧,成了挖坑专家,挖得特别标准漂亮。”


为了确保土壤监测数据的“真、准、全”,土壤监测工作人员凭着高度的责任感,上山下乡,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全面提升了我国的土壤环境监测能力。


 如果觉得土壤观察干得不错,请给我们点个赞鼓励一下

特别推荐


土壤环境保护的好帮手——《环境土壤学》(第三版)上市|欢迎订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