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遠見的父母 正在教孩子用「複利思維」為人生投資!

 君君安安 2018-09-29

複利思維,才是一個孩子的人生實力。

股神巴菲特曾說:「人生就像滾雪球,關鍵是要找到足夠濕的雪,和足夠長的坡。」他堅持穩健投資,一生中99%的財富,都是他50歲之後獲得的。

李笑來當了7年的英語老師,堅持每天雷打不動看2個小時書。2016年他在得到上線了一個專欄,分享自己學到的知識,不到5個月時間賣出了105866份,營業額2000多萬。

經濟學家用一個公式表達複利效應:(1 r)n,R代表你正在做的事,N代表時間。

例如每天堅持跑步半小時,也許一天兩天,你的身體並沒有變得多麼強壯,三四十年之後,當很多同齡人已經疲弱不堪,但你還是能一口氣上六樓不用喘。

只要r為正,即你在做正確的事,時間就會為你帶來奇蹟。人生中做的每件事都像在投資,大多數人總想著一夜暴富,忽略低概率和高風險,追求「短時間、高回報」,卻不願腳踏實地堅持做最簡單的事。

所謂複利思維,其本質就是:做事情A,會導致結果B;而結果B,又會反過來加強A,不斷循環。

在家庭教育中,培養孩子的複利思維,也就是在培養孩子的目標意識、自律意識和判斷能力,最終讓孩子成為一個有遠見、敢行動、能堅持的人。

一、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

寫過心理學暢銷書《正能量》的心理學家理查德.威斯曼(Richard Wiseman)一直在研究人類的意志力。2007年,他跟蹤調查了3千個成年人的新年計劃成功率,發現最後只有12%的人成功實現了自己的目標。成功與失敗的區別,在於自律和堅持。

「一門四清北,五子皆才俊。」陝西農民吳治保,就是靠着這樣的自律培養出了5個高材生。5個孩子,4人考入清華、北大,最小的女兒也在準備考研。

夫妻倆言傳身教,為了供孩子上學起早貪黑,任勞任怨。每天早晨,聽到父母起床了,五兄妹也紛紛起床,在燈下背書。假期、周末他們都會抽出至少半天的時間和父母一起勞動。

談到父母,老四吳青峰說:「他們用行動讓我學會了堅強、堅持與堅定。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我始終不會放棄自己的夢想。」自律的家風,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孩子的自控能力還沒完全成熟,父母要制定合理的家庭規則,幫助孩子認識和管理時間。引導孩子逐漸從「他律」走向「自律」。

當孩子需要做一件事,但是存在主觀拖延現象時,父母可以讓孩子自己給出一個完成時間,告訴他完成任務後剩下的時間就可以自由支配。通過這樣的方法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良好的自律意識。

二、培養孩子的目標感

海清在微博上記錄下了她和兒子的對話。網友紛紛留言點讚:「確認過眼神,是個自律的霸道總裁。」

目標感是指在意識上時刻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而且在行動上全力以赴,朝它靠攏。

《小王子》的作者聖埃克絮佩裡說:「想讓一個人造船,不要讓他尋找木頭,而要讓他嚮往大海。」目標感可以讓孩子更加專注,更有熱情。

在成長過程中,孩子的安全感來自母親,而價值感、目標感、方向感則來自父親。爸爸是孩子最好的體驗學習導師,引導孩子的探索和嘗試慾望,陪伴孩子不斷試錯,可以培養起孩子的目標感。

三、幫助孩子找對方法

不管是對於孩子的成長、學習,還是對於日後走上職場,勤奮並不是成果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最重要的並不是「work hard」,而是「work smart」。

正確的學習方法可以極大地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勵他們更加熱愛學習。其實孩子的學習就像過河,科學的學習方法就好比橋和船,不解決橋和船的問題,孩子永遠都到不了河對岸。

掌握正確的方法,勝過無用的努力。當孩子在學習中遇到難題時,爸爸可以適時把自己如何做計劃、如何提高效率的方法教給他,這樣不僅能增進親子交流,也能讓孩子更加崇拜你。

劃重點

現象解析

◆人生是場投資,很多人幻想一夜暴富◆擁有複利思維,才能形成正循環◆正確的方法,勝過無用的努力

家長應對

◆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培養孩子的目標感◆幫助孩子找對方法、掌握門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