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免费开放 里面有啥宝贝?

 蓬莱阁327 2018-09-30

舟山锣鼓、跳蚤舞、布袋木偶戏、“十里红妆”……9月30日,舟山市首家县区级“非遗馆”——定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免费对外试开放。

定海东管庙弄1号,这里原是朱占山故居的所在地。

原主人朱占山是“五世同堂”西大街朱家人,20多岁到武汉经商,任德商瑞记洋行总经理而致富,20世纪20年代建造了这座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古宅现存正楼、东西侧楼、后罩房等,建筑面积约1240平方米,其中5间门楼曾为庐山居照相馆、回生堂药店、日海军俱乐部等。由于古宅格局完整、保存较好、规模较大,是定海城区典型的民国风格建筑之一,对研究当地民居建筑沿革、定海老城区演变、社会人文历史都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因此2001年6月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点。

今年4月初,朱占山故居的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启动。修缮维持原有格局不变,将这座古宅转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生活民俗馆。希望古宅保护修缮并不仅仅是恢复一座宅子,更是要延续一段历史文化。

经过5个月施工,9月30日,定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终于要试开放了。里面到底长啥样?有什么宝贝?记者带您先睹为快。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定海区文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非遗馆”集中展示定海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列入各级名录的共计有66项(不含区级扩展名录),通过不同的形式对各项目进行了展示和介绍,全面反映定海非遗资源和保护情况。同时,这也是非遗宣传普及、传承保护的一个重要平台。

“非遗馆”的旁边是定海古城生活民俗馆,以省级非遗项目《海岛传统婚礼习俗》的“十里红妆”为主体内容,展示清代至民国时期舟山海岛大户人家日常居住及女儿出嫁时的各类家具、器皿、绣品、木雕、竹编及其他民俗用品,以实物反映古城居民生活习俗的各方面,大致包括:生育习俗、婚嫁习俗以及书房、中堂等居住习俗,具有非常浓厚的海岛民俗文化特色。

“通过这些藏品,不仅能够欣赏到先民精湛的传统制作手艺,更能感受到独特的舟山海岛传统婚俗文化。”该负责人表示,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增进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定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定海古城生活民俗馆,市民朋友可以看到各级非遗项目的影音、图片、文字资料,还有部分非遗实物。展示馆还会设置电子触摸屏,市民游览时可以随时查阅非遗项目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