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自太湖论坛项彩霞的《回忆儿时恩师(二)》 摘录

 执着不等于固执 2018-09-30
       下面这段话阐述了孩子不能有嫉妒心理。
​我想插入一段同学之间的竞争和我们内心的嫉妒。我因为从小既好强又自卑,嫉妒心很重,浪费了很多时间在不必要的竞争中,也因此伤害过许多亲密的朋友。我信耶稣以后才深深认识到“嫉妒”确实是一种罪,基本上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嫉妒”罪的影响和伤害。回头想想,我觉得如果是为了防止孩子们不思进取,同学间一定程度地你争我赶是好的,但是老师和家长要往更高的品格上去引导孩子,可以跟孩子说,要像谁一样努力,而不要笼统地说,谁谁谁比你强,因为一旦把对方当成对手了,就会因嫉妒而内耗。严格说来,我觉得上帝给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没必要拿别人做参照标准,只要让孩子有自己的学习目标,总结自己过去的学习和经验,而不拿身边的同学作比较标准。从现实来说,高考中孩子是与全国的考生站在一个竞技场上,身边的同学对他排名影响是千万分之一,但对他心情的影响则是百分之百。学习本来就非常忙碌紧张,如果还要跟身边的人比,就要常常关注别人,孩子难以控制自己心里的不安。其实学习跟生活是一样的,没必要跟别人比,自己努力前进就好了。我们跟身边的人其实是坐在同一条船上,我们一起努力,互相激励,互相帮助,会让我们这条船划得更快。中学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如果我们能跟老师和同学一起划起这艘人生的快艇,这就不仅是一艘艇,而变成了一架能够飞行的“空中客车”,这种体验就好像我们坐在飞机上,只需要注意看前面有没有危险,齐心协力地使飞机平稳地在高处飞行,这样,无论是往前看、回头望、向下瞰,一路都是美好的风景。这也正是我们除去内心的嫉妒、攀比之后的人生风景,但是我们靠自己做不到,需要受到引导。


​       最感恩高中语文老师李德明老师,因为在我低落的时候他总是鼓励我,使我在成绩一落千丈,压力重重的艰难道路上振作起来。他常常教导我们关注身边的情与景,要常常随笔。人生的时光不停留,写下来就留下了记忆,无论于人于己都是珍贵的教训、美好的回忆。

​    谢谢儿时的恩师们用知识和爱心浇灌我们的心田!祝愿所有的老师因栽种知识而享受知识的曼妙,因培养花朵而满溢花朵的芬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