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驾驶者终会成熟,到时他们不会宽容“电动爹”

 洪澜 2018-09-30

文 | 郭墨墨

近日,一位车评人发表了对某款大热国产电动汽车的评测,给出了类似这样的评语:

“驾驶性方面的完成度低于目前市面上几乎一切车型。”

“到目前为止我开过的故障率最高的、故障出现频率最高、故障种类花样最多的车,没有之一。”

“是一台半成品。”

这样的说法不常见,毕竟就算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落后,但是到今天,有点名气的国产品牌想获此评价,也不太容易。

他更着重提出了该车存在的隐私问题,这让人震惊:

“全车带有多角度摄像头包含车外7个/车内3个,以及车内8个可以精准定位声源位置的隐藏式麦克风,且在行驶中可以随时将用户的定位、行驶轨迹数据上传。”

“它也时时刻刻在把我的隐私共享给中心,这包含我的车辆位置、行驶轨迹、随时无论车辆启动与否状态下的车内和车外图像,外加车内所有的谈话甚至精确定位到哪时哪刻哪位乘客说了哪句话等等这么的详细。”

发表评测的车评人“38号车评中心”一向以专业、中立和敢言著称,但这些充满形容词最高级的措辞和近乎一边倒的观点,在目前国内车评行业来说,也是非常罕见的。简直是一纸违反“广告法”的车评。

但从反馈看,评测并非妄言。一些该车用户在网上发来各种实际使用问题。

汽车之家创始人,该车厂商投资人之一的李想在微博说:

“虽然很多人看着会不爽,包括我自己,但确实值得每一个新造车企业的从业者一个字一个字的看。里面提的问题都很清楚,有能力解决的活下来,没能力解决的淘汰掉。消费者不会因为是电动车、新企业而产生丝毫的同情,消费者又不欠新企业的,情怀什么的鸟用也没有。”

实际上,关于电动汽车一直存在广泛争议,从消费者角度,问题主要集中在和燃油车比,电动车的性能低、用户体验差。

有人认为,电动汽车是未来的方向,当下的不完善可以通过发展来解决。认为民间和车评人对电动车的批评是短视的,也是苛刻的。

也有人反对,认为当下电动车的发展太多依靠非市场因素,而且电动车从业者还存在误导消费者问题。当前电动车用户体验之差,实际结果是人伺候车而不是车伺候人,是所谓“电动爹”。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一代中国汽车用户相比其他老牌汽车社会用户来说,缺少经验。过去5年,国内新增驾驶者年均超过2400万。

他们大部分是第一次买车用车,对于汽车的用户体验知之甚少,缺少比较,缺少标准。懵懂的消费者,再加上政策倾斜,这构成了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时代机遇。

在这样的时代机遇下,电动汽车能不能突破技术瓶颈,需要多久才能实现对燃油车的逆袭,这其实是个未知数。

有人会问,科技创新本就存在风险,难道不应该给予宽容吗?

当然应该给予宽容,但宽容是有前提的。能给予商品公正评价的归根结底应是市场。但是市场评价有时会失灵,比如政策因素,比如营销因素。这时候不能忘记了消费者利益这个评价出发点。为什么要以牺牲消费者利益的形式来宽容创新?当下电动汽车行业很多所谓创新大多是故事和噱头,对于消费者用车的核心利益毫无意义。但是基础的产品质量却问题频出。

更重要的是,科技创新不能建立在糟糕的价值观上。技术不能有害人之心。

隐私和安全问题是未来创新领域的生死门。企业不把隐私和安全当回事,甚至主动侵害消费者权益,将直接威胁产品和企业的生存。

电动汽车从业者应当清楚,用“用户不在乎”,“用户签过同意书”这些说辞是推卸不了责任的。

这一代中国驾驶者终会成熟,到时他们分分钟教你做人。

腾讯新闻-出品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