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诊宜忌

 六合桂枝 2018-09-30

原创: 泰来 经方医论医案集 3月25日

问诊宜忌


   如何运用出生的年份和出生的日干和问病的日干支定位疾病昵?在(伤寒钤法)中是这样说的:逐年逐日是司天,前三后五顺排迁,却将地支分前后,支属阴阳仔细迁,

阳前阴后加人命,

数至司天见病源,

却将本命依前数,

轮至病日是其端。

例如:某男,四十六岁,戊寅生人,二零一七年农历八月十五日问病,甲子日,子午为少阴君火,子为阳支,前进三辰到丁卯,退一位冲寅上起本命,戊寅顺行到司天子上见戊子,行流为:上局小肠火,下局为肾水,证候为:恶寒无热,头及腰身酸痛,望其面色晦暗,白天欲闷,夜晚眠不安,咳嗽,咽痛,经常易感冒,舌淡灰苔薄,脉细而无力,归证为:少阴证天字号第一证,麻黄附子细辛汤,阳虚外感,治则:温肾壮阳,化阴解表,方剂:炮附子 50g  生麻黄10  北细辛6g  炙甘草12g  桂枝12g  淫羊霍12g 生姜30g 四剂,水放宽,附子先煎一小时后放入诸药煎熬半小时即可,每日分三次服用一剂,汗瘥是:土水甲己从来到,此日甲子,丁卯日夜出汗小愈,己巳彻底恢复健康。

——雨石

   说到这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对于急性病,忽发病,易发病,一般我们的病人都能清楚的记住自己的发病时间,但是对于慢性病以及难以多年治愈的顽固病,那个病人能记住自己的发病,包括家属也都记不清,哪么我们该怎么办昵?按照我自己多年经验和观点,我自己认为《伤寒钤法》本身就和《周易》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中医学本身就是从道医的象数学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医者,意也,意者即人的意念也,易云:"不动不变,动则变,动则占,占则验",所以,只要患病本人或者家属朋友在心中如果有人意念,那就可为自己或家人朋友问病了,哪么,医者就可以运用伤寒钤法的次序为其排列推算疾病的发病,行流,因果,汗瘥,以及归好用药了,用我们现代的普通还来讲,就是可以推算出疾病的病发于何经,传经与否,是直中或隔经而传,病的症状,病的轻重缓急,危险与否,是否能治,是生或死亡,疾病痊愈的时间,归号用药和方剂等等,这个让人们听起来十分的慌廖,但是所说的症状和结果往往会出人意料的,治疗的效果更是出奇的惊人,不过如果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为医者必须有高深的医德和多年对《伤寒论》的研究史,而且要熟通伤寒钤法的如何运用,更不能把古代的辩证的结果和现代医学的一些术语相互混肴运用,对于患病者或问病者来讲,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